食用菌菇渣饲养大麦虫配方研究

2013-05-15 12:56赖腾强张世彬
海峡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麸皮大麦食用菌

谢 娜 张 平 赖腾强 张世彬

食用菌菇渣饲养大麦虫配方研究

谢 娜 张 平 赖腾强 张世彬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量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的菇渣需要处理,该试验利用菇渣为原料,研究菇渣饲养大麦虫的可行性配方。通过试验得出:用菇渣饲养大麦虫是可行的,配方1对大麦虫的饲养效果显著。

菇渣 大麦虫 配方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普及,其种植面积在迅速扩大,品种亦在不断增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然而,随着食用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食用菌采摘后下脚料的大量积累,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食用菌生产的原材料是经粉碎的桔杆、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等[1]。食用菌采收后,就会产生大量的菇渣废料,并长期堆积在场地周围,经风吹日晒雨淋,自然发酵发臭,孳生有害病菌,久而久之,污染大气与水源,对生态环境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2]。在有些地方,由于农民缺乏相应知识,误将菇渣废料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以节约用肥投资,这样做不但不能提高作物产量,反而由于菇渣在田间发酵,会灼烧作物根系和幼苗,加之菇渣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和病菌,也会对作物造成一定危害[3]。施用时,将菇渣四处撒散,会对环境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即使一些菇渣被农民运回到田间堆放,使其自然堆沤腐化,经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再行施用,亦会由于部分菇渣发酵腐化不完全而在田间二次发酵,伤及作物根苗。为消除菇渣废料对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以达到食用菌种植效用的发挥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在食用菌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除臭、杀虫、灭菌剂,对其作无害化处理并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属一项利国利民之举[4]。本研究将探讨菇渣用于饲养大麦虫的可行性。大麦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虫科昆虫。幼虫长70~80毫米,虫体宽5~6毫米,单条虫重1.3~1.5克。是其黄粉虫或黑粉虫的体长、体重、体宽的三四倍[5]。大麦虫是我国近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的,或称超级面包虫[6]。大麦虫的幼虫含粗蛋白质51%,脂肪含量29%,还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高,它可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6]。用于饲养蛙、鳖、蝎子、蟆蛤、蛇、优质鱼、观赏鸟、药用兽、珍贵毛皮动物和稀有畜禽等[7]。菇渣中含有很多的有机物,用菇渣饲养大麦虫,可降低大麦虫的养殖成本,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环保、社会三大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在本试验中,严格控制实验所需的温度等条件,保证实验在所需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首先实验室要求能够防鼠、防鸟,防各种以昆虫为食的动物。大麦虫是一种负趋光性昆虫,用窗帘将窗户遮挡住、使室内的光线较暗以利于大麦虫的生长,在实验室内放一个架子,把培养大麦虫的饲养瓶放在架子上,每天保证通风。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中将大麦虫分为10组,用不同配比的菇渣饲养料对大麦虫进行养殖,每种饲料配方做3个重复。具体饲养配方参照表1。饲养料以菇渣、麸皮、玉米粉作为主要成分, 原料在60℃的烘箱中烘干,按配方称取相应原料, 混匀。

表1 大麦虫的饲料配方

饲养方法:将刚孵化不超过24 h 的大麦虫幼虫用移入培养瓶中, 以不同配方饲料饲养, 每个配方3个培养瓶,每个培养瓶培养3只大麦虫,饲料10 g, 3 d更换1次饲料, 并清理虫粪。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加些青草饲料,以免幼虫因湿度不够而自相残杀。每天早上8 点观察大麦虫幼虫生长情况,30 d后每10 d从各处理中随机抽取3头称幼虫体重,并记录。饲养条件为25℃,培养湿度为30%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饲养配方对大麦虫生长的影响

不同饲养配方下大麦虫的生长量如表2所示。

表2 30d不同饲养配方下大麦虫的生长量

2.2 数据分析

根据DPS数据处理软件统计结果见表3、表4。

表3 方差分析表

表4 显著水平分析表

由表3可得,处理间的P值为0.0002,小于0.01,说明不同的饲料配方对大麦虫的生长有明显区别。由表4可知,处理1差异显著,可得配方1对大麦虫的生长有1%极显著水平的促进作用。

3 小结

本实验是对利用菇渣养殖大麦虫进行的初步研究。通过对大麦虫细致精心的喂养和观察,以及饲料和虫体情况定期称重得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本试验利用菇渣、玉米芯、麸皮饲养大麦虫,大麦虫能够以上述的物质为食,并且生长和发育都较好。

(2)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饲料的湿度是影响大麦虫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加有麸皮的饲料养殖的大麦虫,出现较多的死虫,因为麸皮容易变干,水分比较少。

(3)用菇渣养殖大麦虫对大麦虫的生长有1%极显著水平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用菇渣来养殖大麦虫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 王艳荣,张海棠,何云.玉米芯菌糠的营养价值分析[J]. 安微农业科学,2008,36(16):6716-6724.

[2] 陈永生,平英华.菌糠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J].食用菌,1991(4):41-42.

[3] 张传溪,胡萃.昆虫资源利用及产业化的问题与展望[J].昆虫知识,2000,37(2):89-96.

[4] 雷雪芹,徐延生. 菌糠饲料及其在养殖业的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1993(4):41-42.

[5] 许齐爱,彭伟录,李小玺, 等. 经济昆虫黄粉虫与大麦虫研究进展[J]. 安微农学通报,2008,14(24): 158-160.

[6] 吴福中,林华峰,刘志红, 等. 中国黄粉虫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8):72-75.

[7] 常正西.养殖业.昆虫养殖新秀——大麦虫[EB/OL]. http://www.farmer.com. cn/wlb/xmb/xm4/200605220241.htm

[8] 孙秦青,原少峰. 菌糠饲料的研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4):30-31.

[9] 齐飞.利用生活垃圾养殖大麦虫六龄幼虫的研究[EB/OL].http://www.doc88. com/p-988344308587.html

猜你喜欢
麸皮大麦食用菌
我的大麦哥哥
麸皮掺假咋识别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麸皮价格为何再次上涨?
大麦若叶青汁
五种小麦麸皮烷基酚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初步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