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3-06-23 13:56黄晓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宫缩丁三醇宫素

黄晓琴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成都 610107)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黄晓琴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成都 610107)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所发生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 30例,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及时给予缩宫素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应在此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药物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后 2h 出血量和产后 24h 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减少以及临床疗效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临床

为进一步筛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佳治疗药物,积极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全面改善和提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本研究特对我院妇产科所发生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药物治疗,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所发生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0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8.46±4.13)岁,孕周30~42周,平均(38.35±1.27)周。本次临床研究病例均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并全面排除存在哮喘、胃溃疡、胎盘残留以及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无传染病和精神类疾病史,且无内科合并症和前列腺素禁忌证。其中初产患者21例,经产患者9例;自然分娩患者11例,阴道助产患者6例,剖宫产患者13例。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患者15例和对照组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及时给予缩宫素的药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当产妇分娩后立即行肌内注射20U缩宫素注射液,并将20U缩宫素注射液加入到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溶液中行静脉滴注。而研究组患者则应在此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药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皮肤仔细消毒处理后于脐下3横指腹壁,针刺至患者宫体,当回抽无回血时将药物注入子宫肌层,如疗效不理想,可于0.25~3h内重复应用,但总用药量应控制在2mg以内。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经药物治疗后患者15min内子宫明显收缩,阴道出血显著减少;②有效:经再次药物治疗后患者30min内子宫收缩好转,阴道出血减少;③无效:经多次药物重复治疗后患者仍显示子宫收缩不良,且继续出血。本次研究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计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χ—±s)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例,%)

3 讨 论

产后出血始终是妇产科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宫缩乏力则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几乎占据了整个产后出血总数的90%[2]。临床上一般采用缩宫素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一部分顽固性产后出血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进而使患者不得不采用动脉结扎或者栓塞等方法行后续治疗,严重者甚至行子宫切除手术,在某种程度上给患者的生理和精神等方面均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困扰[3]。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全面降低分娩期产妇死亡重要举措。

缩宫素在注入体内后会迅速被灭活或消除,故属于半衰期较短的一类子宫收缩类药物。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大部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较差,进而导致症状反复且疗效欠佳[4]。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前列腺素 PGF2的衍生物,其中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5]。其肌内注射该药物后能够有效刺激妊娠子宫肌层强效而持久的收缩,充分达到了正常足月妊娠末期的分娩收缩效果,从而使妊娠产物顺利排出,与此同时,产后使用该药物也可通过子宫肌肉的收缩而在胎盘部位最大限度发挥止血作用[6]。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入体内后会迅速融入血液循环,可在15s后便达到最高血药浓度,故对宫缩乏力性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独到的疗效[7]。本研究结果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减少以及临床疗效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刘东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8-169.

[2]李芬.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54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99-200.

[3]黄国伟,陈英.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10):1078-1079.

[4]邓小艳,谢纲,刘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南药学,2012,10(2): 149-151.

[5]胡敏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121-122.

[6]段晓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2):84-85.

[7]李彤.卡前列氨丁三醇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8(1):44-45.

R714.46+1

:B

:1671-8194(2013)03-0090-02

猜你喜欢
宫缩丁三醇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