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2013-07-17 09:47张晓萌李建臣首都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北京10019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13期
关键词:后备体制竞技

张晓萌 李建臣(首都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北京 100191)

前言: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影响较大,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并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经久不衰的源泉,各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均与后备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由于基本国情的不同,体制与机制不同的国家对于后备人才培养的策略也不同,最终对人才的开发率不同。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络检索中国知网有关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20篇论文,了解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体制与机制及所涉及的问题为本文提供依据。

1.2、专家访谈法

调查访问有关专家、学者和体育工作者,了解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及制度状况进而对本文的研究得出有力支持。

1.3、比较分析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将中、日、美、俄四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与体制进行了逻辑分解并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美、日、俄罗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见表1)

2.1.1、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异同

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体育发达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在下功夫。由表1得知,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和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很多不同,日本采用的“一贯性指导系统”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日本一个岛国跻身于体育发达国家之列,避免了人才的浪费;美国的培养模式以学校为中心,使得大学生运动员成为美国竞技体育的主体,俄罗斯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使其处在体育强国之列,而中国以举国体制为主体,家庭式逐渐升温的培养模式体系,尽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习兴趣、选择体育项目为指导思想,但是培养目标主要以高水平专业运动队为主,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各国的相同之处是都在重视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延续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不同之处在于人才的利用率有着天然之别。

表1:中、日、美、俄四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与体制

2.1.2、政府职能的异同

政府的职能——指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它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发挥的作用。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政府的职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由表1可知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政府不直接介入竞技体育的管理,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中国、日本的亚洲国家政府有在若干程度上干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这与美洲国家有大大的不同,作为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讲在政府主导下建起了各级各类业余体校,国家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单一投入,各级体委对体校进行管理,运用行政手段进行体育人才的调配,达到了行政式培养的政府宏观调控,但是这种形式已经不再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的发展。

2.1.3、培养主体与人才概况的异同

在表1中可知在培养主体与人才概况中,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整个国家的运动竞技体育体制把学校视为培养奥运冠军的摇篮,将小学-中学-大学的训练体制作为基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的代表依托的是儿童、青少年运动学校;日本则是从儿童可是所有的青少年,中国是从学校等选出具备潜力的人输送到业余体校进行专业化培养,尽管各国都重视了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培养主体还是差异,导致有些具有天赋的竞技人才没有得到开发,这种情况出现最严重的是中国。

2.1.4、各级竞赛制度的异同

由表1可知,各大洲各体育强国的各级竞赛制度是具有差异性的,在美国,政府不参与竞技制度机制组织的,是由中学体育部和运动俱乐部负责校内外的各种竞技比赛活动;日本是由地方和体育协会组织安排;这两个国家与中国不同,而俄罗斯和中国给一定程度上有相同点,即政府参与组织,但是在中国基本上完全由政府出资组织安排,有一定的局限性。

2.1.5、培养体制的特点的异同

政府与社会相结合、体教结合、科学培养己经成为各竞技体育强国培养后备人才的总趋势。在表1中各国培养体制的特点上来看,美国的培养体制是最完善的,保证了后备人才的人才质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俄罗斯和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要经过系统的训练,集中管理和训练体制,而中国体教分离,不仅造成学训的分离而且还埋没了很多人才。

3、结论与建议

3.1、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完全由政府操办,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单一,各级各类体校的经费要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有些地方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进行竞技体育活动,以至于不能发现体育竞技人才,致使一些具有体育天赋的人才因没有挖掘而被埋没。建议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举国体制的基础上,科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3.2、我国竞技体育政府与社会结合少,并且不注重基层教练和团体的积极性,是使得训练质量不高,建议政府多与社会组织结合,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激励基层教练和团体的积极性,推选出优秀的竞技人才,为国家服务。

3.3、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分离,大大的降低了体育选材面,建议借鉴国外多元化的“体教结合”模式,以学校为载体,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不仅横向上联合,并且纵向上链接。

[1]安雅然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理论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7.

[2]董聪敏.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对比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4.

[3]熊炎,杜鹃明,王涛.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6(30).

[4]马志和,徐宏伟,赵鸽尔.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3).

[5]田利军.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12.23(3).

[6]曲国洋.日本竞技体育体制研究,2011.6.3.

[7]侯海波,李桂华,宋守训,王跃新,常利华.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8.29(4).

猜你喜欢
后备体制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竞技精神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