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趋向的探讨

2013-08-15 00:49文丨杜建民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平民化新闻节目新闻媒体

文丨杜建民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趋向的探讨

文丨杜建民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相比较之前的传统新闻媒介传播方式,21世纪的媒体电视新闻有了很大的进步,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涉及的社会群体也更加广泛。因此,有人提出了“新闻平民化”的概念,指的是那些贴近生活,表现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一种电视新闻传播现象。

电视新闻; 平民化; 精英表达; 新闻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心思想;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互联网的高度发展,百姓也十分关注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衍生了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并以多种方式迅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以前人们对传统电视新闻的理解只局限于刻板的广播电台和新闻报纸还有一些较为简单的杂志,信息量少且更新速度较慢,人们并不能在第一时间阅读到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人们对新闻节目的最初认识可能只是最为人所知的新闻节目——每天晚上七点整的新闻联播,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非常狭窄,并且自我意识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那时的电视新闻属于灌输式、宣教式传播;也因当时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人们获取的电视新闻信息非常有限。

1 我国电视新闻行业的现状

我国大部份主要还是以普通农民群众为消费群体,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互联网的出现,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不断强大,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人们的选择性增多,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电视新闻的发展不得不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到21世纪,中国电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比任何时候都注重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尊重大众的审美趣味,即便是在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的新闻节目里也毫不例外.在早晨、午间、晚间段的非主流新闻里,电视人在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各出奇招:主持人的播报方式由播到说,新闻内容由主流事件的"硬性"到大众趣味的"软性",传播态度由庄重严肃到轻松亲切,传播语言由书面语的典雅到口语的大白话……新闻的价值观由此变得丰富多元,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的一种新样式。出现了许多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电视节目。中国的电视媒体终于跨出了一大步。电视新闻平民化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政治上的平民主义意识形态、经济上的电视新闻改革、思想上的人本主义思潮等,都构建了这一新闻现象产生的社会语境。当下的中国电视新闻还正处于平民趋向的过程中,更多的还只是样式的平民化,实质上却是精英思想的表达。我们期待的真正的“平民化”还有待于新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社会语境的改变。我国现在还是属于往“平民化”的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学习的,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电视新闻“平民化”是适合中国发展状态的。

2 电视新闻“平民化”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我们就会被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所吸引。现在的民众都十分享受这种可以做多种选择的情况,那么,我们就要抓住大众普遍的这种心理,借着新兴媒体渠道以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电视新闻“平民化”加快步伐;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2.1 是否符合当下受众心理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这句话不仅可以运用在国家和党的发展战略中,也可以用到电视新闻“平民化”发展中来。都会一样受用,因为现在基层人民群众反映出的是最基本、最真实的声音,而且在我国,大部分都是以基层群众为基础,其反响相当重要,电视新闻“平民化”就是要表现普通人生存状态的一种现象。纵观如今的许多电视广播节目,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而开设的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频道。比如说,像现在正当红的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就是一档为当代青年男女所出现的情感困扰而出现的一个节目,也就是随着非诚勿扰的走红,之后的许多家卫视也不断推出了许多像这样的相亲节目,一时间,相亲节目在各大卫视上泛滥,也造成了新的舆论焦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2.2 寻求合法合理的表达渠道

丰富的新闻媒体资源在带给人们娱乐方便的同时,我们是否在这一片较好声中发现所谓的平民新闻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打着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旗号而却报道这一些与其毫不相关、甚至是没有职业道德的假性新闻。还有一些新闻为了博取版面而扭曲事实、为了赚取收视率而揭人隐私,电视新闻在如今显得有些太过商业化,不能够带给人们完全正确的新闻事实真相。只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择手段,误导群众的判断,从而使去其失去应有的功能,使其充满的是一股浓浓的商业气息。最具典型的莫过于港台地区泛滥的“狗仔队”现象,这份算是比较特殊的职业却能在现今发展起来,许多八卦周刊的报道严重失实,就因为某些周刊杂志并不遵守其本分,歪曲事实真相,损害他人或企业的利益,是为自己博取眼球、版面而被告上法庭。既影响了自身的声誉又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得不偿失。这些都是教训,这与新闻工作者、信息的传播者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就要求那些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者要树立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以专业的态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报道和传播第一手最新资讯,当然,新闻报道必须要具有真实性。

3 中国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未来发展之路

微观经营机制的调整和改革带来了电视媒介经营意识的凸现。多家电视台纷纷做出了整改,结合试下新形势,市场调节节目资源配置在电视台已基本确立。从微观经营到企业化管理,再到产业化经营,从统包统办到“财政断奶”、自负盈亏,“放权让利”式的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下,电视媒介看似顺利的发展前景,其实生存于计划与市场的夹缝之中。中国的电视媒体在当代社会下面临的是一个竞争发展激烈的媒体坏境。我国的新闻媒体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媒体数量正以其快速的势头增长,竞争到了残酷的程度。全国有近万家媒体:约2000家报纸,约2000家电台,约3000家电视台,约3000家生活时尚、新闻财经类杂志。据1999年对六大城市电视观众的调查显示,城市观众与电视、报纸、广播三大媒体接触的平均值是:经常看电视为96%,经常看报为78%,经常听广播为36%;这些数据就是事实。在发达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在一些省会城市新闻媒体的普及率更为惊人。如果再不摆正姿态,制作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新闻节目,那就只有等着被这快速发展的媒体行业淘汰了;我们要清楚,电视新闻“平民化”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懂得在这一潮流下找到真正属于并且适合自己的一条政策方向,不要让时代给淘汰,新闻媒体就是应该不断创新。

总而言之,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其实归根结底,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化”。当你去向任何一个新闻媒体工作者提问,什么是电视新闻“平民化”?如何把电视新闻做到基层人民群众当中去?我想,应该不会有几个人答得上来,光说不做,是现在许多行业的一个通病,只有以实际行动才能够证明我们所研究和探索出来的道路是否正确,适不适合我们继续走下去,在实践的同时,要记住,走“平民化”路线是现在新闻媒体发展的核心,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1] 樊辉.平民新闻与新闻的平民化[J].东南传播,2005(11).

[2] 周茂君.我闭传媒产业经营政策及其影响[J].新闻与传播,2001(3).

[3] 周立顺.媒介为弱势群体代言的缺失[J].中国报道,2011.10

(河南平顶山广播电视台,河南平顶山 467500)

10.19483/j.cnki.11-4653/n.2013.06.180

猜你喜欢
平民化新闻节目新闻媒体
雪中放牧新风景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苏轼的平民化人格与其晚年书法的朴拙美
解读受众视域下网络剧的发展路径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