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化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2013-08-15 00:50陈向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常州园区校企

陈向平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近年来,江苏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迅速发展,“资源共享、集群发展”的常州模式已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园区现有高职院校5 所,本科院校1 所,科研机构360 余家,创新型企业1000 多家,在校大学生八万余人,面向全国26 个省市招生[1]。其专业设置基本涵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工学结合为主线、课程建设为重点、实训教学环节为突破、双师型队伍建设为保障、产学研合作为延伸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起“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的园区教育、科技、和社会共享的公共教育、技术和服务大平台,并建成了装备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工业中心,拥有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模具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0 多个实训基地。园区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了众多的“应用型”技术工人。随着国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高职教育新一轮竞争日趋激烈。从近期的发展调研情况来看,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在应对新形势下新挑战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制约着各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对此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

1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化发展中的问题

1)园区集群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历史、体制和政策的原因,高职园区各办学主体对实施“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联盟战略积极性很高,但实质性推进却很难。在联盟战略中,政府扮演主导角色,承担着宏观规划、协调管理的责任,但由于高职园区各办学主体归口不一,建设思路不一,自身资金投入有限,政府扶持力度不均,企业合作机会各异;再加上各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周期和管理模式各不相同等问题,园区现有的共享集聚效应大都停留在物理空间的集聚层面,对合作、共建、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的联盟战略中的核心建设项目,园区各办学主体更多地依赖政府的投入与政策扶持,学校自身参与投入的热情并不高,共享与分工协作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如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由于地方财政投放到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资金都有定额,能够支持的实训基地装备水平、所能承受的运作消耗也是有限的。所以有的院校获得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很难满足自身专业建设需求,不能建成能够满足共享需求的实训基地;而有的院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实训基地,却又只限于本校学生使用,利用率非常低,造成了设备闲置和资金的极大浪费;再加上入驻园区的各院校在办学层次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本校优质资源产权(教育产权)的保护,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共享协作与管理机制。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针对教育园区的资源共享的具体制度。因没有相应的制度政策作为依据与保障,园区内各高职院校仍旧各自为政、各自发展。目前意义的共享,更多地依赖政府部门的组织发动,且多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次。如图书信息资源、选修课程、部分公共实训平台等方面的有限共享等。共享的载体和内容也都比较单一,处在资源共享的探索与实践的起步阶段,离集群整体协同效应的产生有着较大的差距[2]。

2)园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推进。尽管园区五所高职院校过去在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而言,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的办学体制、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园区“一核八园”(“一核”即科教资源集中区,“八园”即创意、生物医药、光伏和新能源车辆、风电、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和功能新材料等八大新兴产业专题园区)的战略布局,与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与专业发展方向差距较大。仅仅只是实现了”物理层面的集聚”,实质上学校还是学校,企业还是企业;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的对接,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提供智力保障与人力资源支撑更多地停留在规划与口号之中;校企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与分享培养成果也停留在松散、浅表性合作的层面。比如常州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区各院校设置的相关专业共有12 个,但都是传统的材料类专业,如高分子材料、水泥材料等专业;而风电、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光伏和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园区几乎无相应的专业设置。与此相反,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园区5 所高职院校都有开设,财经大类专业2010年招生人数达到6051 人。占2010年各专业招生人数的11%[3]。这种错位,不仅影响到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力,而且校企合作也因为目标不一致,从源头上失去了“志同道合”的联合基础。学校只顾自身传统专业、优势专业搞专业建设,企业因“道不同”也只能顾及自身利益,校企合作难以进一步深入。

3)园区各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个地区的教育之所以具有特色,不在于它在一般的制度或观念上同国家的整体教育部署相协调,而在于这个地区独有的地理、人文、社会诸条件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制约[3]。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曾在资源共享、集约发展、内外开放,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就业以及整合资源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形成颇具特色的“常州模式”[1],但是近几年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并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能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标杆意义的亮点项目不多。虽然园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各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园区各院校对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的能力却很弱,各个学校的办学功能比较单一,针对需求设专业,针对行业定标准,针对岗位练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交流与做法都比较传统被动。同时,各个学校往往依赖政府的计划手段和行政管理来实现协调发展,而学校自身的主动性、探索性都不够,“等、要、靠”的观念与作风,成为制约各校体制机制创新、提开社会服务能力的一大瓶颈。目前园区虽有一所国家示范院校、一所骨干建设院校,园区也被列为江苏、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试点示范区,但近年来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水平、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影响力与贡献度等方面,特色并不明显,创新项目甚少,辐射力不大,缺少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那样能为全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进行引领的“高峰”院校。与当初初建高职教育园区时的辉煌相比,目前园区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发展水平、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关注。

4)园区职业教育的平台有待进一步做大。花较少的钱建立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让园区内高校共享,曾是常州科教城的一大创举。特别是由省、市、高校三方共同参与建设的公共实训大平台——现代工业中心,总面积6.2 万平方米,总投资2.5 亿元,拥有数控技术、动漫等14 个实训基地,基地年均接受园区内外学生实训近五万人次,教育装备的使用率达75%,实训基地整体建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1]。但面对常州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有的实训基地、资源平台已跟不上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与常州重点发展产业相匹配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建设急需加强,园区工业中心、实训基地建设的共享集约化、综合化程度、有效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来看,5 所高职院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686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7 %,而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更是缺失。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归根到底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职教能力的师资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更是离不开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实践经历等平台的建设。园区集群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院校的资源共享和协作问题,虽然已在名师互聘、学分互认、共享实训基地等方面有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但共享的程度不高,协作性不强。各个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大都各自为战,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还是在教育教学研究上,都缺乏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协作,也难以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可以说,资源平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园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提升的效率。

2 加快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明确高职园区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应紧紧抓住常州建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集群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围绕“五校集聚,走错位式发展之路;资源共享,走集约发展之路;工学结合,走内涵发展之路;经科教联动,走创新创业之路”的建设方向,切实有效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集群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按照“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开放共享为灵魂,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保障”的总体安排,实施“专业集群工程、名师集聚工程、教育质量工程,共享平台工程,机制创新工程”。要充分发挥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加强宏观引导,统筹规划园区各个项目的建设,层层落实责任,尤其是要加强评估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各个建设项目能够按照建设方案的要求落实到位。

2)成立高职园区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园区现有校企“物理集聚”的良好基础,由政府牵头,成立包括园区管委会、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研究咨询机构及学生家长等社会各方成员参加的区域性的园区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打破部门、区域、行业和院校类型等壁垒,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包括制定校企合作支持政策,行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等,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紧密。同时要集中优势教育资源,避免重复性建设,提高集群化办学水平。

3)建立校企专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保障。双师型教师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学校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或推动专职教师下企业锻炼,还只是学校单方面的探索,并且这些探索还受到现有人事制度的制约,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建议园区试点推行相关人事制度创新,推进校企专业人才双向流动,建立灵活的工程师流动机制,吸引企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专任教师队伍中,学校的专任教师流动到企业的项目建设之中,双方互换互聘,这既可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又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4)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结构,使园区专业结构布局更加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面对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园区应创造条件,定期公布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预测与信息发布。可由园区管委会牵头,联合组织由行业企业、相关协会和各高职院校教学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论证工作,开展专业标准的建设工作,制定有公信力的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高职教育体制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专业建设布局更加合理,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与适应度更高,职业培训课程能够涉及社会所需的每一个职业领域。

5)探索建立多元文凭体系,尝试构筑职业教育立交桥。园区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各种资源和条件,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与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鉴定工作统一起来,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赢得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谋求社会的强大支持。探索建立多元文凭体系,推行生产性教学项目转换学分管理制度,建立职业证书与毕业证书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以实际成效在社会上树立“从业资质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同时,可尝试建立园区共享型专业大类职业资格标准,利用园区内中职、高职、社会行业组织、企业单位的多层次组合功能,推进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构建起中职与高职、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等各层次技能型人才、职前与职后教育、普通教育与远程继续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立体型、“大职教”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园区中高职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校企招生与招工的有效对接。

6)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多功能教学资源库。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和开放性,除了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外,更应重视资源的整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在产权,但求实用。建立和形成一大批“理念认同、功能互补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共性需求突出的教学资源库,在园区集群化建设中极具实践意义。可借鉴园区现代工业中心建设的经验,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管理、督促作用和行业的专业指导、资源整合、组织协调职能,积极利用企业的技术、装备、人才、信息等优势,以学校为依托,按照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建设一批专业群综合型、区域共享型、科技产业园型等特色型实训基地。同时建设一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能满足专业共性需求,能为高职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服务、职业资格考试服务多功能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进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是常州教育事业的一张名片,是常州经济发展、提升形象、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常州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把提升高职园区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发展的重要议程,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4]。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最密切,服务最贴切,贡献最直接,它与企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紧密相关。归根结底,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社会发展事业。政府有职责明确高职教育发展的方针,进行规模调控,定位引导,并建立健全财政拨款等政策,扶持高职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高职院校则要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放办学,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发展高职教育。企业则要从社会责任、发展需求等角度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本地区、本行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政校企联动,经科教共赢”的“常州模式”在新形势下具有久经不衰的竞争实力。

[1]申琳.一座大学城的独特风景——常州科教城发展纪实[N].人民日报,2009-06-11:13.

[2]李萌,曹叔亮.协同效应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9):117-118.

[3]张彤.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6-70.

[4]杨治华.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3.

猜你喜欢
常州园区校企
常州的早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