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因素

2013-08-15 00:5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标准

杨 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 300222)

0 引言

高职教育发展中,应注重以人为本,建立较全面的客观评价体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为根本宗旨,达到全面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1]。优质的职业教育是以其质量的发展为核心的,而教学质量则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职业教育能够长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而找出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就是关键,只有掌握影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因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1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分析

1)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的内涵是随着宏观环境和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呈现动态性的[2],那么,相应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是要呈动态性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依据。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简称教学评价,它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就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水平和达成度。

2)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一个被评价的系统通常由若干要素构成,反映这些要素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的项目被称为评价指标。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和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3]。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有学者认为可从三方面加以界定[4]:一是教学素质标准,它体现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师内化的身心状态,这种状态对教学工作而言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学态度与专业态度的体现,决定了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工作效能。二是教学技能标准,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和表现出的施教能力和技术。三是教学效果标准,是教学活动结果的直接反映。评价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劣应该以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业绩为标准。还有的学者认为可从教学投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教学输出质量及监控体系四个方面来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2]。教学投入质量标准包括教师队伍评价标准、财务保证标准、管理制度标准、生源质量标准、教学基础设施评价标准等;教学运行质量标准包括教学设计质量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风与学风评价标准、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教学输出质量标准包括社会接受程度评价标准、就业水平评价标准、职业稳定性与环境变迁适应性评价标准、信息反馈评价标准等。上述两种观点颇有代表性,将两者有效结合可为良好选择。因此,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性因素,即教师教学素质标准,学生生源质量标准以及信息反馈评价标准。

2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影响因素

1)评价主体的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不同的评价主体,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微观角度看,学校内部评价可以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行评价等诸多类型。从宏观角度可以分为职业院校本身、评估专家组、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这五个评估主体。同时对不同的评估主体要有适合自身的不同参与方式。如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参加专家组或者通过问卷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5]。不同的评价主体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应是有所区别的,那么相应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也应该是不一样。因此,在各评价主体之间的共性方面,可以设置同等的指标体系,在特殊性方面可以建立弹性的指标,以此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及指标。

2)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制定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人或教育部的领导者的认识影响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指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按其评价对象来说主要是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职业院校具有区别于普通院校的特色,因此,对不同类型职业院校的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不同的。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受益者都要选择代表参与到职业教育评价中来,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制定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指标符合实际需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中职、高职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否应该一样?同一所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以及指标体系是否也应该有所区别?都是值得探讨的。因此,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是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也都会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3)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有内部、也有外部的,如地域的影响就是外部因素之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的制定是否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再如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在制定标准时也应考虑到。从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来说主要是为就业、转业以及在职岗位业务进修等做准备的。从其课程的特点来说主要是要以活动课程为主,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并以实践教学课程为主。从其教学任务来说主要包括三方面:职业技术、技能训练及职业道德。从其劳动、学习的性质来说主要是体脑结合,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动要具有运用性、重复性。从其教育结果来说主要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些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应该以此为基准。

3 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1)评价标准以及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多种因素。学校的类型、培养目标以及领导人所坚持的价值取向等,这些都会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指标的构建[6]。根据以往评价标准的建构实践,大多是依据普通学校而引入到职业学校的,这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是否有不合适宜之处尚有待商榷。对此笔者认为,一级指标应在保持应有的几个评价方面的基础上,再增加有关职业院校的相关特色评价。二级指标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修改,保留培养人所需要的一般性评价,增加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或教师等方面的评价,同时也可以采用权重的方式等。

2)在制定具体标准以及指标时应考虑其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以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为主,与普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以及指标有所区别,如重视技能性评价或者增加其在评价方面上的权重等。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它更应具有针对性,在制定标准以及指标的时候要有权重的不同,普通学校应在知识方面增加权重,而职业院校应在知识的应用上以及实践上增加权重,以体现职业教育在教学质量上的特殊性,在职业院校理论知识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

3)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保障制度。建立教学评价质量保障方面要提高人们的意识,以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指标的完善要有后续的保障制度,以有助于评价标准以及指标的提高,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2006年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目标体系确立至2008年质量保障信息系统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仅限于政策理论方向上的完善。时至今日,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体制与现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尚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4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相关措施

1)职业教育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内部的相关措施。首先,教师作为教学评价的主导,需要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素质标准、教学技能标准以及教学反馈标准等,教师责无旁贷的要参与到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当中[7]。因此,选拔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人员之一,是十分必要的。在制定不同专业的评价标准时要有本专业的专家人员参与,同时也要请外专业的优秀教师参加,以合理地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其次,学生既作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获益者,同时也是走入社会后验证学校教学效果的直接实践者,那么,学生步入社会后将其经验教训及时反馈给学校,这应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体现。为此,可以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以及政策保障,凡及时反馈信息者给予一定的优惠,并予以相应的法律保护,从而激发人们为教育服务的热心并促进教育的发展。

2)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外部的相关措施。首先,制定标准的主要人员要多元化,鼓励多方参与,包括家长、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等,但要以职业教育教学中有权威性的人员为主要代表。制定并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仅要从实际出发,还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最好是可以起到预测的作用,不至于滞后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弹性指标,在增加教学弹性标准的同时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和政策规定,这会大大提高制定和完善标准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资源合理分配,而不是实行“马太福音”的政策,即多者愈多,少者愈少。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还要考虑东中部资源的分布以及南北地方职业教育的差异,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薄弱的地区给与扶持,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地区给予政策保障,并提供其经验教训让多方来学习。

5 结束语

任何事物的完善都是内外因相结合的结果,内部主导外部辅助才能更好地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要完善弹性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国家应主要起宏观引导作用,如完善相关法律保障、政策保障等;同时规定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以保障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各职业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时可留有一定的空白之处,让不同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等进行自我反馈,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弹性评价。

[1]荀玉森.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12):24-26.

[2]张国春.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认识[J].教育论坛,2004(7):8-11.

[3]陈建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实施问题浅析[J].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72.

[4]吴倩,滕刚,任侃侠.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J].职业教育研究,2007(5):18-19.

[5]王永林,王战军.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主体构成[J].实践探索,2011(3):73-76.

[6]蒋必彪,等.试论高校教学质量长效监控机制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34.

[7]龚方红,等.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8-90.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标准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