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探析

2013-08-15 00:5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校园

王 华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0 引言

面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严峻现实,世界各国本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负责的态度,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我国政府也积极响应和落实各项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高校作为经济社会的组成部分,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建设低碳校园中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节能减排方面应当走在节能低耗、低碳发展的前面。高校后勤管理应当以节能低耗、低碳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理念,从文化层面上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在管理工作层面上要以节能低耗为目标,践行低碳校园建设,把节能低耗作为高校后勤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和指导思想,这对建设资源节约型低碳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的意义

1)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的内涵。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策略。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注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1]。因此,高校节能低耗减排、建设低碳校园是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具体要求。低碳校园建设,就是指高校通过节能低耗,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在建设和运营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环保的社会活动中,这是各高校后勤管理所认同的。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的内涵,就是以低碳发展为原则,在办学发展过程中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为目标,以低碳节能为指导思想,以绿色环保为宗旨,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地球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高校后勤管理在建设低碳校园中要重视和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和教育,践行低碳理念,让广大师生员工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活,在节能低耗的同时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让低碳校园理念真正融入到每个师生员工中去,内化成为个人行为,积极配合低碳校园环保活动,为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的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建设一个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校园。

2)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的意义。节能低耗是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后勤管理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消耗量剧增,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已经非常严重。高校应责无旁贷地履行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的低碳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又是加强自身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科学管理的新要求。高校后勤是学校资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是节能低耗建设低碳校园的重要单位,节能低耗不仅是后勤管理自身的需要,也是低碳社会对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因此,高校后勤日常管理中要降低成本、运营高效、核算精准、减少损耗,杜绝资源浪费,并且后勤节能低耗管理要落实到人,工作内容要落实到点,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全员的节能低耗意识,形成建设低碳校园的大局意识和构建低碳社会的全局意识。

2 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中的问题

1)高校管理存在着高能耗的现象。我国高校在能源消耗中存在着设计的缺陷,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高校发展中未能充分考虑到节能低耗和低碳设计的理念,存在着很多高能耗现象,例如:校园用电、用水浪费现象较多;学校硬件发展中求大而全,设计中求美而不实用;教职工上下班一人一车的现象等,这些都是高能耗的表现。

2)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体制不完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剧增,学校的资源、能源消耗也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并没有跟上发展的需要,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节能低耗管理的激励政策,;还有部分高校后勤管理跟不上,节能低耗责任制度不明确,节能低耗技术缺乏推广应用等;在节能低耗的管理环节上还存在较多的节能漏洞,存在着节能低耗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以致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的效果并不好。

3)高校后勤没有充分重视节能低耗技术的开发应用。高校本身应具备节能低耗技术开发的优势,但在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没能很好发挥自身的优势,而是在节能低耗技术的开发应用上相对滞后。因此,高校在低碳校园的建设中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特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现实生产力。

4)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队伍不健全。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管理队伍普遍被认为是高校管理队伍中的“第二梯队”,其地位难以受到重视。特别是后勤管理队伍构成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不太合理。从节能降耗的要求来看,既需要一批管理经验丰富的实践型人才,也需要配备相应专业的科技型专门人才,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已成为高校后勤节能降耗实施难的不利因素之一。

5)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监督检查不到位。从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监督检查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而言,监督检查人员往往是分管领导与后勤保障管理相关人员,是“自家人”查“自家人”,并没有聘请专业性很强的科技人员或是邀请节能低耗的参与对象(如师生代表等),这样不仅专业性难以保障,还可能出现拉不下脸面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后勤节能低耗工作的监督检查不到位,效果难以保证。

3 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途径选择

1)注重低碳理念的宣传和低碳生活倡导。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工作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的认识,把节能低耗理念贯彻落实到学校后勤工作的全过程。学校应当开展以节能低耗,低碳校园建设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植树活动、节约一度电活动、节水日活动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代传媒技术,通过网络、校报、微信等大力宣传普及低碳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在学校形成人人讲低碳、生活要低碳、低碳校园建设从我做起的节能低耗氛围。

2)注重节能低耗的贯彻实施。高校在后勤节能低耗管理中应充分重视和加强节能低耗的实施。许多高校在前期建设发展中对考虑节能低碳的设计较少,应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的情况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和实施低碳校园建设,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原有的高耗能设计,减少碳排量,整合和优化学校功能区域的布局,尽最大可能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低碳生活的便利条件。高校要在学校发展规划中考虑到低碳发展与整改的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和改进目标,在学校用电、用水等方面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高校真正做到低碳办公、低碳生活,使我国高校发展成为一个节能低耗、出行低碳的低碳校园[2]。

3)注重管理机制与制度的完善。高校在后期节能低耗管理中应注重节能低耗管理机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制度是后勤节能低耗管理的保障和基础。在制定节能低耗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结合高校后勤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制度的执行落实到人;建立起长效的节能低耗管理机制与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上到学校领导的考核,下到具体操作的考评,使高校后勤节能低耗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奖惩制度与各个部门经济利益挂钩,形成浪费有罚、节约有奖的低碳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

4)注重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中,要注重后勤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节能低耗的思想认识。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根据后勤队伍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按照《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针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岗位实际,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以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为主,把节能低耗理念贯穿于每个后勤管理人员思想与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内化成为节能低耗的实际行动,推动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后勤节能低耗管理过程中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评典型、亮特色”、“岗位练兵”、“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节能低耗管理氛围,形成高校后勤管理全员节能低耗工作的良好局面[3]。

5)注重节能低耗监督检查。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涉及餐饮、水、电、卫生保健、学生住宿等,对这些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既要有后勤自身和学校内部的监督,更要有相关行业部门的监督。高校后勤应建立节能低耗监督指导委员会,由学校的总务、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还可以聘请教师、学生代表参加,负责对后勤节能低耗管理实施情况的监督,对节能低耗工作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并向后勤管理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和分析报告。与此同时,后勤节能低耗管理还需要接受外界的监督。在学校内外共同监督下,不断提高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工作的水平。

4 结束语

节能降耗是当今社会发展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低碳校园建设的主要承担者,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需要注重低碳理念的宣传和低碳生活倡导,注重节能低耗的贯彻实施,注重管理机制与制度的完善,注重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1]毛宝海,刘广连,吴刚.高校水电节能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28-29.

[2]李晓明,展云,鲁武霞.节能管理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探索,2010(6):83-85.

[3]李建新.高校在节能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发挥作用[J].宁波节能,2010(2):14.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校园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