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探析

2013-08-15 00:50朱丹丹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朱丹丹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88)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就业教育,且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以职业能力培养或者岗位需要为导向,按照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导向,按照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1]。英语能力作为职业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大量的调查来看,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反映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1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职英语教育近些年来一直在改革,但总体来看这些改革力度尚显不足,从教材、师资、学情到教学内容比重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此外各二级学院或系部的改革发展,也影响到公共英语课程的合理安排。

1)英语教材缺乏职业关联且内容滞后。首先,高职院校目前主流使用的英语教材与职业英语关联较少。大部分教材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主要是学习和生活中的实用英语,职场中的实用英语比较缺乏。由于教材编写者主要是高校的英语教师与学者,缺乏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顾问,使得教材中只是个别内容与职业英语偶有关联,教育与指导性不够。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若英语教学缺乏合适的与将来职业有关的实用英语教材,自然难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此外,现在不少高职院校教材使用有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一本英语教材多年反复使用,内容不及时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时代。当今社会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词语与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所以教材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经常更新,否则就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今后的实际涉外业务中,无法派上用场。

2)高职英语教师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验。高职英语教师基本都是英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的,他们所熟悉的是英语专业学院式的教学方法,喜欢讲解单词并分析复杂句式,深谙英语语法与句型结构,但这些并不是职业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有企业甚至指出,由于教师本身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在教学中一味强调语法与课文分析,使得有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实际涉外业务中,电话与客户沟通都不擅长。因为对企业工作环境较陌生,教师在教学中也就难以把握哪些内容是将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从而给学生补充扩展并重点加强训练,而哪些是不需要的。由于教师对职业环境较陌生,教学时就无法游刃有余地针对未来职业方向进行讲解与举例分析,学生自然也无法提高有益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英语能力。

3)班级学生数量多,基础差异大。一直以来高职班级学生数量都是呈饱和状态,通常每个班级人数在50人上下。倘若是理论课,这样的人数尚可接受。但对于英语这样需要练习的课程,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就会无暇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从而影响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目前高职生源在地域上呈扩大化的趋势,各地区英语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水平差别较大,学生在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上也风格各异。在这样的生源背景下,英语教师试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是不切实际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4)口语与写作教学未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从教材的编写到授课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师的教学侧重点都偏重于阅读,口语与写作的教学极其有限。但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伴随着翻译软件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外文阅读不再是一个难题。一般专业性的文章如果是英译中,借助于翻译软件或网络工具,可以翻译出大致内容。但倘若是在用英语介绍公司或是接待外商这类临场发挥型场合时,则只能由工作人员当场去完成,没法借助外力,这就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语言输出能力,即口语和写作的能力。听力与阅读属于语言输入的范畴,不需要提供信息,只要准确接受对方提供的信息就行了,相对容易些[3]。而说话与写作属于语言输出的范畴,承载着一定的信息量,要求具备语言的综合素质,因此输出比起输入更难以掌握,需要大量的训练。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输出能力的教学不被重视,这与实际需求不符。

5)英语公共课课时减少造成学生英语学习时间不足。调查发现如今江苏省内的不少高职院校由二级学院或系部独立安排事务,包括课程计划,即二级管理。在此背景下,专业课更受重视,而英语课程不断受到压缩,英语课程学时不断减少。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类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具有不练习就生疏遗忘的特点。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紧张而又繁重,若没有足够的英语课时安排,一般学生通常不会主动自学英语。所以当高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需要使用英语时,就会出现语言生疏的问题。

1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1)合理选用或自编职业类高职英语教材并经常更新。目前已有多套职业英语类高职教材面市,且细分了不同行业,很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掌握专业英语很有帮助,有利于行业衔接。高职院校可以选用这些职业针对性更强的英语教材,这样,学生学得更有兴趣,也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英语教师、专业院系教师及企业专家顾问联合编写校本公共英语教材,量身订制的教材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师生在英语教学上的需求,也符合将来学生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的英语能力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用哪种教材,都应经常更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2)安排英语教师到企业学习,并与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4]。英语教师若不去企业实践,就会导致英语教学缺乏专业性与深度,也缺少实际案例的支持,英语教学就无法与职业接轨。在具体操作上,可分批次利用寒暑假安排有关教师去企业涉外部门进行工作实习或考察,也可安排有关英语教师去旁听各系的专业课,参加一些实践课程,了解专业内容与情况,多向专业课教师进行咨询与学习,加强对职业英语教学的把握。此外,英语教学可尝试由公共英语教师(语言教师)和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教师合作的教学模式。公共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词汇量、语法知识及教学方法上比专业教师更占优势,而专业教师则在专业理论与实践、专业术语等方面具有优势,由他们双方共同承担专业英语教学可取长补短,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5]。

3)开展分层次小班化教学。针对班级人数众多且基础水平差异大这一情况,分层次小班化教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高职学校通常一个班级学生在英语学习状态上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入学水平较高,对英语较有兴趣,英语学习习惯较好,每周课外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为7至12个小时,对于英语教师全英文授课也较能理解和接受,有强烈地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愿望;第二种是学生入学水平一般,对英语学习满足于学校规定的内容,每周课外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为3个小时左右,课堂上仅能接受常用英语,其余讲解希望教师用中文授课,并不打算考四级,学习目标是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顺利毕业;第三种是学生高考英语成绩较低,对英语不感兴趣,每周课外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仅为半个小时甚至更少,对英语学习得过且过,目标是侥幸及格。故而把全体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设置教学计划与目标,教师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难度的材料和语言,分别授课与考核,是较为合理的一个划分安排。

4)重视口语和写作教学,且中外教搭配教学。英语课堂应当将学生较难掌握的口语与写作作为教学和训练的重点,而听力与阅读材料可布置给学生课外自主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真正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口语和写作的教学上,还应充分利用外教来进行教学。中国英语教师虽专业出身,在用英语说话或写文章时,尽管能做到语法正确,但可能会表达不地道不自然。这时只有来自英语国家的外教才能做到语言既符合规范又自然地道。所以在教授输出性的口语和写作课程上,应尽量中外教搭配教学。一般高职院校外教资源有限,通常只有一两名外教,但若每班一个月能安排两堂外教口语及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输出能力也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

5)二年级开设各类型英语选修课并辅以涉外英语讲座。为帮助学生在没有设置英语课程的学期继续学习英语,可研究开发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且对其将来工作从事涉外业务有帮助的选修课程,供二、三年级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强化、各主要行业精编英语、涉外礼仪、涉外企业文化及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这些英语选修课能让学生在高年级未开设英语必修课的情况下继续英语的学习,从容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并有助于学生将来在工作中遇到相关涉外事务时进行合理应对。此外还可开设英美文学及英语原版影视赏析等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讲座,普及英语文化知识,加强学生人文素养。

3 结束语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走到现阶段,应勇于破除一些固有的理念和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实用性和实践性为改革依据,从英语教材、课程安排、师资力量、班级划分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大改革力度,突破创新,为公共英语课程开拓出一条顺利对接职业方向的希望之路。

[1]赵维良.高职高专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6.

[2]李珏.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与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5-57.

[3]李昌烈.我们为什么学不好英语[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23.

[4]张燕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行业英语的教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89-92.

[5]张增玲.高校专门用途英语合作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35):118-120.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