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导向

2013-08-15 00:45张佩旭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理念院校

张佩旭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进而为其实现健康自我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的重要责任。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感召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无论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还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革,已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新教学理念。现阶段,我国社会正面临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因此,为了适应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取向上也应凸显和谐的思想。基于此,本文对和谐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阐述,对和谐理念引导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现与社会发展态势的同步与相融,进而获取最大的社会价值,彰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这对于实现和谐理念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和谐理念的社会价值

和谐是事物内部的构成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与作用的促进下所形成的相互间的接纳、包容、支撑与统一,是一种理想化状态的表现形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和谐代表着社会发展秩序的合理、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一种消除了霸权暴政的统治意识,象征着国与国之间、各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助与平等,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和谐理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彰显出巨大的社会价值。相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和谐理念的价值体现尤为重要。目前,在和谐理念的引导与促进下,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一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的战略决策,其目的在于提高我国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水平,对社会环境进行有效合理的优化,使得广大民众在切实享有民主权利的基础上,规范自身行为意识,彰显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弘扬正义、凸显公平,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安定有序的健康发展。在此战略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和谐作为一种引导理念,其社会价值具体体现为:首先,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取向做出明确的指定,使得我国社会的发展更具目的性与实效性;其次,改善社会发展环境,强化广大民众的幸福体验,推动我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再次,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体系的完善,有效地增强国力,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进而在维护与推进人类社会实现和平共荣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最后,规范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行为,有利于实现统筹式的发展,进而实现强国富民的伟大目标。

二、和谐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氛围的优化

教学氛围是指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在教学理念引导下,由教学行为主体的相关行为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教学氛围是教学活动的精神环境,能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过于强调教师对教学活动过程的专制性掌控,使得教学氛围的营造凸显强制性特征,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培养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感召下,将和谐思想有机地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凸显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促使教学氛围趋于平和与活跃,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充分的尊重,因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推动高职院校人文体育教学的发展

和谐与人文化教育具有同质性,其核心思想在于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的新形势下,以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强调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内容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已经确立,这种新型教学目标的主要特征在于强调人的作用与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和谐理念的导向作用,能够对教学目标体系的完善形成积极的维护与充实,使得“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更为有效的彰显,进而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人文化转变。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引导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终身体育思想的主要途径。作为社会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的形势保持同步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追求与营造和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式。受此影响,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和谐也必将成为核心元素。营造蕴含和谐理念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有利于凸显体育的本真含义,给予学生全新的体育内涵,加深学生对于体育本质的理解与认知,进而为学生创设与提供“生态园”模式的体育文化环境。这不仅能够对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完善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四)维护与保障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式,是现阶段实现人类和平发展、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它所彰显出的和谐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终身体育思想是对体育社会价值与内涵最具代表性的诠释,是当今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最优模式。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导下,体育能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相伴人的一生,对人的健康水平起到促进与维护的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终身体育思想是对和谐理念的传承与升华。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和谐理念的引导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其体育学习自主意识的生成,形成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加深对体育运动丰富而深邃内涵的理解。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维护与保障作用。

三、和谐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导向途径

(一)以儒家思想的传播与融入为基本途径,构建凸显“和”理念的教学环境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精华,它所蕴含的“仁和”思想,在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仁和”的实质在于强调通过仁政的实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和”这一内涵的解析与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的“仁和”理念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引导,能使得“和”元素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得以有效的渗透,进而形成融合、覆盖的态势,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凸显和谐特征的体育教学环境,同时,更是和谐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的重要途径。

(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人文化元素的融入

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其关键的环节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对教师的执教态度、理念以及行为方式的凸显。在强调对“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构建的新形势下,运用和谐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引导与规范,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能够有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人文化元素的引入,摒弃传统的强制性教学思想,进而实现对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营造,从而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平等、互动、和谐与健康的良好态势。

(三)加强体育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迎合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自身素质能力的高低将对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于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相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而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以及和谐思想的感召下,应积极自主地加强对自身素质能力体系的创新与重组,加强对人文化元素的引入,增强对儒家思想深邃内涵的理解,提高对和谐理念的认知水平,使得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行为与社会发展的态势有机融合,进而全面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保持有机的适应性与满足性。这对于构建和谐思想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1]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吴曲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志刚.试论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6,(15)

[4]许嘉璐.弘扬儒学精华发展先进文化——在“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探索与争鸣,2005,(1)

[5]周勇,郑尚武.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格塑造价值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2010,3,(2)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理念院校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