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多视角研究

2013-08-15 00:45焱,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法评估测试

胡 焱,白 雪

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本文将分析影响该教学法顺利实施的因素,并提供一些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一、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影响因素

新课程大纲提出在国内中小学推行任务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然而,从社会、政府、学校到教师、学生,多种因素造成此教学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大班教学、课堂的语码转换、课时限制以及对跨文化教育的忽视等因素对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外,现有研究表明,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测试体系、教师素质、教师培训以及教学资源四个方面。

1.测试体系。为推进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小学的测试体系进行了改革,废除初中升学考试,用形成性评估替代传统应试教学的终结性评估方式。这减轻了小学英语教师的不少教学压力(Wang,2002)。在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一项问卷调查中,广东省214名小学英语教师大多认为考试造成的压力不是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Lee,2009)。

相比小学测试体系,中学的测试体系没有明显的改革,高中和大学升学考试仍然存在(Song,2009),一成不变的评估体系使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两难境地。为响应推广任务型教学法的号召,同时为满足家长、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把任务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Zheng&Adamson,2003)。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持抵制情绪。一位中学教师甚至抱怨到,如果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变,任何教学改革都是枉然(Li&Baldauf,2011)。以上所述表明,旧的测试体系仍然是中学英语教师推行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阻碍因素。

小学教师承受来自考试的压力较小,能相对自由地施行任务型教学法。但是,在Deng和Carless(2009)的研究中,广东省某地方重点小学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组织统一的期末考试,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由于师生长期适应传统教学法,教师偏爱用“比较保险“的传统教学法来帮助学生获得满意分数。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测试体系的影响还广泛存在于中小学。整个测试体系的发展似乎与旨在推行任务型教学法的新课程教学大纲不相符合。

2.教师素质。如何成功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对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国内专业水平合格的师资力量不足。此外,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水平差距在拉大(Hu,2003),城市学校往往占有经济和地理优势,能吸引更多合格的教师,而由于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农村学校只能招聘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任教,这样就加大了英语教师队伍中不合格教师的比例。不合格教师对教学法的认识有限甚至错误,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去尝试新的教学法,对任务型教学采取抵制态度。

3.教师培训。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教师素质,如开发岗前和在岗培训课程,创办教师培训卫星频道,资助交换教师项目,支持中小学与师范院校创建联合学位项目。但是教师培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需要培训的教师队伍庞大。据保守估计,大约有3000000小学教师需要接受岗前和在岗培训(Wang,2002);第二,低薪教师忙于生计,无心参加培训;第三,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无力接受培训;第四,一些在职培训项目缺乏实用性、实效性;最后,农村教师缺乏培训机会(Hu,2003)。所有这些因素都抑制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妨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推行。

4.教学资源。为确保2001年新课程大纲的顺利实施,政府鼓励地方与国际出版商联合开发本土化教学资料。一位朗曼出版社的作者认为联合出版教材是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融合,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合格的教师或者经验缺乏的教师错误理解该教学法(Zheng&Adamson,2003)。另外,为了适应当地教学的需要,课本本土化会破坏教学资源的真实性。语言学家Nunan明确指出,执行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把真实文章引入学习环境中”(2003:1)。在中国,真实教学材料能为学生创造机会浸入目的语环境,以弥补课外目的语输入的不足。如果英语教师太过依赖缺乏真实性的教材,任务型教学法就难以在交际性教学活动中实现。除此之外,在教学时限内讲授过多教学内容,讲授过多难词、新词,频繁更换教材,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衔接性差等问题,都会导致任务型教学实施的困难。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英语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Butler指出,“交际能力必须在合适的语境中获得。”(2011:43)把在一个语境中早已行之有效的教学法移植到另一个语境中并非易事,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或者减少问题的发生。

二、解决途径

推行任务型教学需要全社会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的共同努力。有些措施,比如改革现有的测试体系、增加财政投入、招聘合格教师需要由政府或学校来完成。就教师层面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可采用弱式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不少研究认为此教学模式胜于强式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强式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甚高,相对而言,弱式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只要求教师作一些局部改进(Ellis,2003);其次,可借鉴香港学校的经验,引入 3P(即 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与任务型教学融合的模式(Carless,2009)再次,对于经验缺乏的教师,可以利用five-category continuum(Littlewood,2007)作为测量和调整课堂活动交际性的工具。

2.改革评估手段。传统的应试性考试文化根深蒂固,期望一夜之间改革测试体系非现实之举,但如果没有正确的评估手段,教师往往感觉无力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可以借鉴香港的校内评估手段(school-based assessment),把学生的任务型行为评估融合到学生的总评成绩中;也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评估手段,如组内评估和组间评估结合、生生评估和教师评估结合,以应对不同的教学情景。

3.提高教师素质。教师个人提高自我意识,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如政府资助的培训项目,校内培训活动,或到师范院校接受继续教育等。教师对自我提高持积极态度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利用真实语言材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真实语言材料,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常见的真实语言材料来自于印刷品和多媒体,如原版英文报纸、杂志,英文电视节目、电影。因特网也是非常有用的资料库,它的优点在于不时更新、视觉刺激、互动性强、方便获取、语料丰富。

综上所述,把西方的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到中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现有研究显示,诸多阻碍来自于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未来的研究应该拓展到学习者本身,包括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期望值等。只有不断思考分析,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才能改善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施行的教学效果。

[1]Butler,Y.G.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cative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31):36-57.

[2]Carless,D.Issues in teachers’re-interpretation of a task-based innovation in primary schools[J].TESOL Quarterly,2004,(38):639-662.

[3]Carless,D.Revisiting the TBLT versus P-P-P debate:Voices from Hong Kong [J].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9,(19):49-66.

[4]Deng,C.R.,&Carless,D.The communicativeness of activities in a task-based innovation in Guangdong,China[J].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9,(19):113-134.

[5]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2003).

猜你喜欢
教学法评估测试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幽默大测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