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致脑梗死患者的病灶特点分析

2013-08-15 00:47李金英鞠东升刘祥玉赵春哲周艳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供血区分水岭颈动脉

李金英,靳 颖,鞠东升,刘祥玉,赵春哲,周艳波

近年来,颈内动脉颅外段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EICA)狭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文献报道EICA狭窄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占20% ~30%,狭窄>70%的患者卒中发生率更高[1]。本研究对我院40例EICA严重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指导临床检查,及时准确地采取防治策略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EICA严重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有脑血管病的症状和体征,年龄49~81岁,平均62岁;其中男29例,女11例;高血压36例,糖尿病31例,心脏病7例,吸烟27例,饮酒18例。

1.2 血管检查 使用3.0 T磁共振机,所有患者发病后24h内均行颅脑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所有患者发病后1周内均行颅内非造影剂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颈部造影剂磁共振血管成像 (CE-MRA)。全部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1.3 指标判定 根据颅脑MRI显示梗死灶的部位和大小,将梗死灶分为: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分水岭区梗死、皮层支动脉供血区梗死和大面积梗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70%~99%定义为重度狭窄。

2 结果

2.1 梗死灶分布 40例患者中,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13例,占32.5%,其中小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病灶直径<2cm)3例,大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病灶直径>2cm)4例,大、小穿支动脉供血区同时梗死6例;分水岭区梗死22例 (皮质下分水岭区14例,皮质分水岭区3例,皮质下分水岭区及皮质分水岭区5例),占50.0%;皮层支动脉供血区梗死3例,占7.5%;大面积梗死2例,占5.0%。

2.2 颈内动脉狭窄情况 左侧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重度狭窄18例,右侧ICA重度狭窄15例,双侧ICA重度狭窄7例。显示溃疡斑块者11例。CE-MRA与DSA结果基本一致。

2.3 Willis环情况 根据颅脑MRA和DSA观察结果:Willis环完整者 5例,占 2.5%;Willis环不完整者 35例,占87.5%,其中前循环不完整10例、后循环不完整7例、前后循环均不完整18例。

3 讨论

EICA严重狭窄可以引起严重的血管病事件,它所致的脑梗死病灶位于狭窄血管同侧,主要表现为穿支动脉梗死和分水岭梗死,本组分别占32.5%和55.0%。导致穿支动脉梗死的机制是EICA严重狭窄段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凹凸不平,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容易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附壁血栓,当栓子脱落后进入颅内,堵塞血管形成脑栓塞;当不稳定斑块内出血坏死形成溃疡后,附壁血栓突然扩大容易破裂,栓子脱落进入颅内形成脑栓塞[2]。分水岭梗死的机制主要是EICA严重狭窄致脑部低灌注,同时栓子清除能力下降也与皮质分水岭梗死相关。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灶具有特征性,特点是病灶位于侧脑室体部外上方,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位置比基底核层面高,呈串珠样或融合成条索样或链状梗死灶[3]。我们观察EICA严重狭窄的患者脑梗死灶以半卵圆中心串珠样或部分融合病灶为主,而且临床常表现进展性脑梗死。大面积梗死2例,机制是颈动脉狭窄水平的循环阻力增加,引起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低灌注,使该血管供应的脑组织出现梗死或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增大,血栓脱落造成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

本研究结果显示,Willis环不完整者占87.5%,由于Willis环不完整,脑血管一级代偿功能不好,更容易发生脑梗死。本组40例EICA严重狭窄的患者CE-MRA与DSA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于EICA严重狭窄的患者CE-MRA敏感性较高,临床可以用其判断EICA病变的情况。

EICA严重狭窄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文献报道,当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程度较单纯糖尿病或单纯高血压患者增高,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说明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4]。对于用某一血管供血难以解释的梗死灶,应注意颈部血管杂音,追查颅外段颈内动脉有无狭窄,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注意防止低血压、脱水、腹泻等情况,以免造成低灌注性脑梗死。使用抗血小板药和他汀类药物是治疗EICA狭窄的常用药物,如果有不稳定斑块,可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稳定斑块,防止栓塞事件。目前血管内支架是解决EICA狭窄的有效手段。

1 Alexander T,Gerald D,Gabriel RF,et al.Stroke with intem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Arch Neurol,2001,58:605 -609.

2 陈红兵,洪华,王莹,等.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和闭塞所致脑梗死病灶分布模式特征分析 [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52-56.

3 刘娜,惠凯,李和永,等.脑分水岭梗死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0,20(1):59.

4 徐斌,王得新,徐忠宝,等.颈内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北京医学,2006,28(6):329-330.

猜你喜欢
供血区分水岭颈动脉
选 择
颅内外动脉支架术前后脑CT灌注评价
2019,一定是个分水岭!
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与病因的关系
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江淮分水岭地理内涵辨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华北第一隧”——张涿高速分水岭隧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