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外动脉支架术前后脑CT灌注评价

2020-06-08 07:58
今日健康 2020年2期
关键词:供血区植入术椎动脉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CT室,陕西 延安,716000)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常见原因为血管狭窄[1]。通过血管内植入支架可解除狭窄,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低灌注状态,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CT灌注成像(CTP)能反映脑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研究初步探讨CTP在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灌注变化中的应用价值,为支架植入术评估提供客观可靠的影像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延大附院神经内科收治经DSA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颅内外>50%或70%)并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且有相应供血区临床症状、CTP呈低灌注改变者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63岁。术前后7d内行灌注检查(双源CT),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40ml,流速6ml/s,电压80Kv,电流100mAs,层厚10mm。使用工作站自带灌注软件AutoStrokeMTT自动处理得到灌注各参数伪彩图。在两侧大脑半球大脑前动脉供血区(额叶)、大脑中动脉(颞叶、岛叶及基底节区)、大脑后动脉(枕叶)选择病灶最大层面进行测量,尽量避开血管和脑沟。椎动脉(颈内动脉)支架植入者选择相对正常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为参考区域。分别计算支架植入血管直接供血区(颈动脉包括同侧大脑前中动脉,椎动脉包括双侧大脑后动脉)及非直接供血区相对灌注值;如rCBF=CBF/CBF参考区[2]。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SPSS13.0)。

2 结果

15例患者术前各灌注图均有肉眼可见的不对称性,术后图像不对称得到改善,表现为支架植入侧供血区色彩与健侧接近;2例术后改善不明显。本组共获得35个直接供血区及42个非直接供血区相对灌注参数。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后rTTP较术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狭窄血管非供血区术前后rTTP及狭窄血管供血区和非供血区rCBV、rCBF、rMTT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术前后直接供血区灌注参数比较

表2 术前后非直接供血区灌注参数比较

3 讨论

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易并发卒中,同时可引起远端供血区低灌注,CTP可对其进行较好评估,尤其是梗死前期[3]。CTP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能直观反映脑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计算出 MIP、CBV、CBF、TTP、MTT 图[4]。CBF 指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的血流量。CBV指一定量脑组织的血容量。TTP是从开始注射对比剂到浓度达峰值的时间,是灌注损伤敏感指标,在CBF和CBV下降之前可出现异常。MTT是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所用时间,区分正常和缺血脑组织较敏感,但对缺血损害程度及发生脑梗死风险预测不CBF和CBV[4]。健侧镜像区或健侧非供血区均可作为参考区,前者测量记录方便,但在两侧颈动脉同时狭窄、椎动脉狭窄(一侧或两侧椎动脉狭窄时影响双侧后循环供血)时测量受限,此外还受扫描体位或患者颅脑不对称影响;后者可避免上述测量受限,有利于评估支架术对供血区与非供血区影响,但由于参考区域并不代表灌注正常区域,因此该相对灌注值只适合术前后比较。本研究提示供血区支架术后rTTP较术前降低,原因是支架置入术后管腔狭窄解除,局部血流量增加;由于支架影响参考区灌注,使术后rTTP低于实际降低程度。供血区支架术后rCBV及rCBF较术前变化不明显,支架术后CBV、CBF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术后6个月94%灌注缺损可获得改善。其中2例支架植入术后直接供血区rTTP延长,与术后局部血管痉挛有关。本研究显示非直接供血区在支架植入术前后各相对灌注值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支架对非直接供血区脑血流灌注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供血区植入术椎动脉
不同侧别单纯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与病因的关系
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