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3-08-15 00:49刘晓霞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造林

刘晓霞,李 靖

(清涧县林木种苗工作站,陕西清涧 718300)

1 清涧县自然概况

清涧县位于黄河中游西岸,陕北榆林市南端,全县辖3乡8镇3个办事处,640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 881km2。地貌大体可以分为黄土峁梁丘陵沟壑和土石丘陵峡谷两个类型。黄土峁梁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切割深度一般为100~150m;土石丘陵峡谷侵蚀强烈,河谷深切,基岩裸露,大片红土外露,形成“石山戴土帽”的地貌。全县沟壑密度3.3~4.4km·km-2,侵蚀模数1.96万t·km-2·a-1,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2%,是黄河中游13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土壤有3个土类,以黄土类为主,土地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0.4703%。境内均属黄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319条。气候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年均日照时数2 722h,年均气温9.6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6 ℃,年均降水量500mm 左右,无霜期160 d。

2 清涧县“三北”防护林工程成就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于1978年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清涧县被“三北”防护林体系列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一、二期工程重点县。

清涧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林地0.27万hm2,林木覆盖率仅为1.5%。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1978—1985)造林任务2.6万hm2,实际完成3.6万hm2,超额1万hm2,工程进度快,质量高,超额完成任务获三北造林局二等奖。森林覆盖面积6.29万hm2,覆盖率由1975年的7.93%增加到34.31%;木材蓄积达36.23万m3,为1975年的30.82倍;有林地中乔木林3.12万hm2,灌木林2.07万hm2,经济林1.1万hm2。刺槐林2.74万hm2,占乔木林面积的88.82%,占有林地面积的43.56%;柠条2.06万hm2,占灌木林面积的99.52%,占有林地面积的32.75%;红枣林0.86万hm2,占经济林面积的78.08%,占有林地面积的13.67%。据1985年三北二期工程资料,全县有森林可保护农田0.1 万hm2,水土保持面积5.13万hm2,防护效益显著,在直接经济效益中,可提供木材36.23万m3,薪材97 956万kg,饲料13 269万kg,林副产品值881.75万元,其他收入3.4万元。

二期工程(1986—1990)完成造林1.91 万hm2。经济林由1985 年的1.1 万hm2增长为2.27万hm2,净增1.17万hm2,其中枣树0.55万hm2,苹果0.5万hm2,其他经济林0.12万hm2;新造用材林和防护林0.74万hm2,1990年保存面积0.94万hm2,据1988年县林业局清查,全县林地面积2.96万hm2,1990年全县森林覆盖面积3.68万hm2,覆盖率达20.15%。三北防护林一、二期工程清涧县共营造各类林7.0 万hm2。其中以刺槐、白榆为主的防护用材兼用林2 万hm2,以桑树、果树、枣树为主的经济林3.33 万hm2,以柳树为主的坝地柳0.33万hm2,以柠条、紫穗槐为主的灌木林1.34万hm2。形成了3条林带2个网系,即折家坪镇至下廿里铺乡15km的背山林带,清涧县城至石咀驿镇干线公路林带,清涧县城至李家塔镇城区绿化林带;以无定河两岸、黄河西岸涉及9乡镇的红枣经济林网系和九里山综合治理林木网系,被三北局和陕西省评为“陕西省十个重点造林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7%,林木蓄积达到200万m3。对改善清涧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解决农民用材、烧柴以及林副产品红枣、苹果、桑叶等对清涧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起到积极作用,林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16.5%。

三北四期工程清涧县共营造林各类林木2 533hm2,主要以刺槐、紫穗槐、侧柏为主的混交防护林和以枣、杏为主的枣杏生态林。至2007年底清涧县共有林地面积7.78万hm2,林木覆盖率达到41%,林副产品产值达3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人均收入1992元,其中林副产品达1200元,占农民总收入的60%。

3 成功的经验

三北防护体系从恢复生态平衡出发,以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最佳经济效益的农、林、牧的合理结构,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逐步走向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道路为目标,以立地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为依据,科学地配置林种,相应地选择适生树种,加强植被建设,建立一个带片网、乔灌草、多用途的新型的立体林业格局,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兼顾。清涧县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一期工程期间,以联社、公社、联队为单位,统一规划部署,统一发动指挥,集中连片大面积造林,成效显著。

(2)科学规化,合理安排林种,营造混交林,如刺槐、紫穗槐、侧柏混交林,刺槐生长快,郁闭早,紫穗槐保持水土,侧柏为常绿树种。

(3)狠抓典型,以点带面,一期工程期间树立了发展迅速,效益显著的数十个先进典型,推动了全县造林运动,年造林面积由过去不足600hm2增至2 000~3400hm2。

(4)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奖罚明确。从资金种苗等方面大力支持两户一体,树立样本,推动全局,一二期期间清涧县每年拿出工程造林投资的10%给实施好任务完成突出的乡镇给予奖励。

(5)把林业生产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渠道的治理规划和资金援助,推动了全县林业生产迅速发展。

(6)任务明确,机制新颖,20世纪70 年代为了完成各年度造林任务,17个乡镇成立了250多个专业造林队,各乡镇设定专职林业员,将任务分配到各村各地块,由专业队实施造林。在实施四期工程时间,实行大户承包造林明确任务、造林时间、付款、验收办法等,有力的推动了各年度任务的完成。

4 存在的问题

(1)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依然严重

由于群众生活贫困,只顾眼前利益,工程建设重造轻管,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三北工程在全县实施三期以来,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一二期工程造林保存差,人为、自然破坏严重。清涧县在19世纪70年代营造近2 万hm2红叶桑树,为当时清涧蚕种场养蚕提供桑叶,清涧当时还办有国营丝绸厂,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丝绸市场建,以及体制变革,使清涧蚕种场、丝绸厂倒闭,几年里近2 万hm2桑林被毁。20 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的变革,集体林地盗伐、滥伐现象严重,毁林开荒、放牧等对集体林地破坏严重,刺槐、榆树形成成熟林,林分质量低下,枯死严重。杨树形成小老树,但群众承包土地栽植枣树面积加大,林地面积发展到1.9万hm2。

(2)投资严重不足

三北工程一、二期除下达防护林任务外,还下达速生丰产林、矿柱林、坝地柳、红枣、桑树等经济林等任务,投资37.5~225.0元·hm-2,四期工程下达任务0.25万hm2,投资1500 元·hm-2。营造的侧柏、刺槐、紫穗槐混交林,成林快、郁闭早、林分稳定,但投入大,国家投资远远不够。加之县域经济困难、配套能力弱,该项目很难达到规划要求的配套标准,低水平的投入制约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3)作业设计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作业区踏查不够,没有进行全面区划;小班区划对小班设计缺乏指导意义;整地方式、造林密度等设计,在小班设计中标准化、格式化程度不高;设计技术人员水平有待提高,设计文件缺乏优化和创新;树种设计单一,重乔木轻灌木,乔木林成活远远高于灌木林,林分、林种、树种单一现象严重,为森林病虫害大发生埋下隐患。

(4)工程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难度加大

目前全县尚未建立监督管理网络信息系统,检查验收还停留在人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既费时费力又造成人为误差,造成资源本底不清,不能及时客观反应工程建设成果,难以针对性地进行计划调控、宏观指导、科学决策和有效地组织实施工程建设。

(5)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

主要表现是:法规不健全,执法依据不足,现行法律虽然规定了破坏森林资源的法律责任,但对于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使得不能用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经营活动;对群体性违法查处不力,由于经济的刺激,具有药用价值的远志、柴胡、甘草等为市场畅销中药材,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大批农民以采撅为致富捷径,致使林地破坏严重。

5 解决的对策

(1)转变观念,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思想上坚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彻底扭转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掠夺式砍伐放牧,致使造林保存率低的趋势。工程建设牢固把握生态目标,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重视农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好植被恢复与农民收益的关系,保证实现生态目标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并重,巩固治理成果。

(2)必须科学规划,坚持综合治理

科学合理规划,使造林规划成为既是环境建设规划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方面做到:在确定的作业区进行全面区划;小班区划要真实反应小班造林地的类型;造林小班要充分体现在设计措施上;慎重选择营造林树种;加强培训设计人员,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优化作业设计方案。在建设内容上依据山、水、田、林、路等不同地形地貌和生态区位,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主线,全面考虑,统筹规划,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相统一。

(3)落实政策,坚持用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

群众是三北工程建设的主体,只有通过好政策,建立利益机制,才能调动群众建设三北工程的积极性。鼓励个体、集体、企业等以承包的方式从事造林;将林木权属落实到户允许继承转让,发放“林权证”明晰产权。

(4)依靠科技,把科技支撑贯穿于三北工程始终

按照适地适树、生态优先的原则,在造林与管理中,广泛推广截杆封顶、地膜覆盖、保水剂和生根粉处理等先进技术,巩固造林成果。

(5)加大投入力度,巩固造林成果

针对三北工程经济效益低、回报时间长,县域经济不发达,各项配套资金难以保障等问题,在今后的工程造林中应加大投入,造一块成一块,加大修剪、施肥、防虫防病等管护费用的投入。

(6)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杜绝乱砍滥伐和超额采伐,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强化林地、林权管理,严格禁止林地逆转和非法流失;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三北防护林造林
我的三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