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成果在高等农业院校的安全应用思考

2013-08-15 00:49李海燕杨永青李新举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年4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保密工作保密

李海燕,杨永青,李新举

(山东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随着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发展,测绘成果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测绘成果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必需的基本资料,而地形图又是核心测绘资料、是测绘科学的最终测绘成果之一[1]。信息化及校园网和办公系统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给农业院校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农业院校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高等农业院校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测绘成果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应用安全已迫在眉睫。

1 测绘成果应用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测绘成果在高等农业院校的应用安全保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院校领导把安全保密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广大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人员包括学生安全保密意识大大提高,保密防范措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从近几年高校泄密事件来看保密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除了传统保密问题外,保密工作又加入了新的内容,农业院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1.1 对测绘成果保密工作不够重视、制度不完善、安全保密意识薄弱

高等农业院校对测绘成果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部门测绘成果制度管理不健全。认为网络上电子地图都是公开的,没什么要保密的,测绘成果只是科研实验材料;对于纸质测绘成果复印销毁使用制度不够完善,忽视安全保密。有的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缺乏测绘成果安全保密常识或者心存侥幸,对互联网泄密渠道、泄密方式预见性不足。工作中为省事、图方便,违反保密规定而私自将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在连接互联网的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连接互联网的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私自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或回家使用等。在现代信息时代,虽然对校园网络、办公系统的建设维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对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投入不足,测绘成果保密建设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未作整体布局、长远规划。

1.2 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大部分农业院校测绘成果保密机构人员缺乏,多数为人员兼职保密,难有太多精力投入测绘成果保密工作建设。我校林学院、资环学院、信息学院3个院系教学中应用测绘成果资料较多,没有专人负责,都是实验人员兼职管理。日常教学工作繁忙,并且在思想上认为测绘成果只是实验材料,保密意识非常薄弱,加之多数人员网络技术知识达不到专业水平,网络维护管理能力弱,对测绘成果保密制度的建设、保密工作的规划难以跟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要求。

2 解决测绘成果应用安全问题的对策

测绘成果保密工作是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不敢忽视的重要问题,而测绘成果既是高校保密工作又是国家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新时期农业院校测绘成果保密工作是不容小觑的问题。保密工作应与时俱进,面对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应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套相应的应对措施[2]。

2.1 健全保密机构,增强责任意识

完善保密组织体系要做好农业院校测绘成果保密工作,光靠保密干部可不行,要成立高校测绘成果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测绘成果保密办公室,学校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校级各要害部门负责人均应纳入保密小组成员中。应用测绘成果较多的林学院、资环学院、信息学院3个院系应当建立院级保密小组,定期对使用的测绘成果使用、复印、销毁登记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若有人事变动,保密办公室应及时调整成员名单。学校定期召开保密工作会议,分析总结学校一段时期内的保密工作情况,各部门互相交流学习保密工作经验,对于重要的涉密问题应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切实加强测绘成果网络信息安全的培训工作,要组织广大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保密干部、涉密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测绘成果有关法规及保密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保密法》《科学技术保密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等,使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2.2 加强测绘成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测绘成果保密法和有关保密条例规章制度,以及计算机安全管理规定等,结合农业院校保密工作的特点和自身实际,制定、完善农业院校测绘成果保密规章制度,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3-4]。如建立健全完善测绘成果用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使用管理规定,做好设备台账。落实设备具体使用人员,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做好登记备案,从源头上杜绝网络泄密事件的发生。同时,对照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应用测绘成果较多的林学院、资环学院、信息学院3个院系展开保密检查。既要检查保密规章制度在各部门的落实情况,也要检查网络保密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整改,确保无死角、无漏洞。

在健全农业院校保密制度的同时,应加强涉密人员的管理。再健全的制度也需要人的正确执行才能发挥效用。农业院校应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纪律严的要求,配齐配强保密工作力量,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测绘成果应用岗位上来,为做好测绘成果保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并且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与保密责任。同时,高校对涉密人员的上岗、在岗、离岗要坚持严格审查制度,新上岗人员应参加保密主管部门组织的保密知识培训,未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从事保密工作[5]。在岗人员应定期充实保密业务知识;离岗人员应接受脱密审查。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中心还应设立专职网络监控人员,严格审查校园网信息,防止涉密信息上网传播,并承担校园网、办公系统服务器以及公文处理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与保密部门一起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2.3 完善规范测绘成果领取、使用和保存制度

测绘成果使用做好保密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经费保障,制度落实。高校应购置必要的绘成果专用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加密机、监控器、绘成果专用保险柜等保密设备,采用先进的防火墙技术和网关技术,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库等,不断完善日常管理制度[6]。

完善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和管理人员规范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库房,按铁门、铁窗、铁柜“三铁”标准建立涉密测绘成果存放设施,配置必要的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测绘成果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

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7]。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登记后,方可提供。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账物相符、记录清晰。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测绘成果,不得拷贝。科研或教学需要复制的测绘成果数据,应报院保密小组批准,并向校测绘成果保密办公室登记备案。复制的保密测绘成果,按照原密级等级跟踪管理;测绘成果因使用目的或应用项目结束等原因,须销毁涉密测绘成果的原件或复印件,必须报院保密小组审批,并报校测绘成果保密办公室备案,销毁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专人清点、核对、登记、造册,由院保密小组和校测绘成果保密办公室派员销毁。对销毁的时间、地点、方式及销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与销毁清册、领导批示一并存档。使用单位如发生保密测绘成果遗失、损坏,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及时逐级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并接受行业主管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处理、传输、存储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录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八位;安装加密防毒软件。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卡等无线联网装置。涉密计算机和载体介质未经批准不得带出保密档案室。使用和维修涉密计算机系统,须有成果资料专管人员监督。

3 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测绘成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等农业院校测绘成果应用安全是每个保密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宣传测绘成果保密法规,制定测绘成果保密规章和制度,落实测绘成果保密措施。增强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保密安全责任意识,从制度上完善,配备专业人员,经费、措施上落实,制度细化,责任到人,施行责任追究制。测绘成果应用安全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安全,任何时期都不能松懈。必须让高等农业院校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高校测绘成果保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正视信息化时代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复杂问题。加强领导、重视教育、完善制度,努力把测绘成果应用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更好,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1]孙坚.地形图的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16(5):56.

[2]赵红.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密工作[J].湖南工程学:社会科学版,2009,19(3):121-123.

[3]刘惠英.浅析新时期测绘档案管理[J].科技资讯,2011(31):160-160.

[4]时吉宏.浅谈测绘成果的管理与应用[J].甘肃科技,2011,27(17):109-110,67.

[5]王跃峰,于祝文.新形势下测绘保密工作的思考[J].测绘软科学研究,2001,7(4):38-42.

[6]熊伟.测绘成果保密利弊浅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5):218-220.

[7]姜毅,张慧,崔红霞.建立现代测绘成果管理机制的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8,24(7-8):93-94.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保密工作保密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保密
地方农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