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人围术期护理的影响1)

2013-08-31 03:15霍秀英程燕波
护理研究 2013年24期
关键词:颌面部围术出院

霍秀英,程燕波

口腔颌面部骨折较为常见,多由外伤或车祸等引起,严重影响病人的面部外观、咬合关系、语言进食,甚至呼吸功能。因此,对口腔颌面部骨折应及时行手术治疗,而手术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整个治疗的作用不可忽视。现就我科74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9月—2011年9月因口腔颌面部骨折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74例病人,所有病人属新鲜骨折,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护理干预组37例。常规护理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24岁~57岁(38.5岁±3.3岁);其中24例为1处骨折,13例为多处骨折;19例为闭合性骨折,18例为开发性骨折。护理干预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4岁~59岁(38.9岁±2.8岁);其中22例为1处骨折,15例为多处骨折;20例为闭合性骨折,17例为开放性骨折。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的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手术方法无差别,均为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操作。采用中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钛板。常规护理组手术前后予伤口消毒、换药及对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抗感染用药等。护理干预组围术期进行如下护理。

1.2.1 术前准备 首先观察病人的病情,对于急诊送来的病人重点在于先抢救生命,密切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特别要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注意是否出现呕吐等,及时记录。尽快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予止血、抗休克及止痛等处理,减少搬动病人,保持良好体位,密切注意病人的瞳孔、意识、鼻孔、口腔分泌物情况。

1.2.2 术前护理 术前对术区皮肤做好清洁处理,并清洁病人口腔,禁食水,进行抗生素及麻醉剂的过敏试验,保证病人睡眠,完善相关检查,对病人进行疏导,解除恐惧心理,消除他们对可能留下瘢痕的顾虑,积极取得家属的配合。

1.2.3 术后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去枕平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及血氧监护,将口腔、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吸出,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创口的渗血情况及引流液进行观察记录,并且避免因翻身而致的引流管打折等。对术后疼痛轻微者给予安慰,对于疼痛较甚者可予镇痛药物。对于有牙外伤及软组织伤者要予以口腔护理,每天予2次以上的口腔护理,可以用注射器对口腔进行冲洗,对上下口腔前庭用棉球进行清洗。耐心指导病人进食,保证病人营养充足,并做一定的健康宣传。进食要注意少食多餐,喂食要慢,避免呛咳及窒息的发生。行面部手术后病人可能会有心理障碍,护士要与病人家人联合,注意病人的异常情绪,多与病人交流,给予安慰,消除其焦虑和恐惧心理,战胜心理障碍,对自己的伤口恢复要有信心。功能锻炼在术后恢复中也较重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开口训练和口腔操等,手术后要严密观察咬合关系有无变化,逐步行开口度增加牙合力训练。

1.2.4 出院指导 对即将出院的病人要交代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稳定病人情绪,鼓励病人树立信心,防止再次损伤。注意护理牙周,坚持开口牙合力的训练和口腔操,每月随访1次,连续3次后,改为每3个月1次,随访1年~3年。依据随访结果,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指导。

2 结果

根据病人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面部外形、复视情况等,将临床效果分为优、良、差。优:骨折愈合良好,对位准确,张口度≥3.5cm,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理想;良:骨折愈合好,对位一般,张口度≥2.0cm,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差:骨折线错位,张口度<2.0cm,面部较骨折前改善,但功能恢复差。护理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临床调查发现,面部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居多,多数骨折的发生原因为交通事故,其中以机动车致伤为主[1-3]。损伤给病人身体带来较大伤害的同时,其心理也遭到较大打击,特别对于女性病人。病人咬合错乱、面部变形等既影响病人外观,又影响正常生活,给病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因此,围术期的心理疏导很重要。护理工作者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及时清洗伤口,防止感染发生。

护理人员要对急诊就诊病人的病情密切观察,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注意口腔清洁,清理伤口预防感染,术后及时换药,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出院后要嘱咐家属经常与病人沟通,让病人树立信心,通过围术期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术后临床效果更理想[4-6]。张锦红等[7,8]对颌面部损伤的护理技巧做了总结,主要包括对生命的抢救,防止发生窒息,抗休克、止血,急救脑损伤,对口腔颌面部的骨折给予适当口腔护理,预防感染,并对病人给予心理疏导,临床效果明显,病人依从性好,皆能痊愈出院。临床报道,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通过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创面小,愈合快,不易留下瘢痕,值得推广[9,10]。

本课题主要对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两种不同方法的护理对比观察,从而探讨护理对术后疗效的作用,结果证实,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83.78%;围术期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100.00%,护理干预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上所述,围术期干预护理主要通过在术前、术后及出院后的护理,避免了病人伤口感染,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情绪,并指导病人做口腔操及咬合训练,综合护理手术病人,从而促进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功能恢复,提高术后临床疗效。

[1] 杜忠洪.口腔颌面部骨折1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2):114-115.

[2] 汪湛,何一川,陈文君,等.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总结[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18(2):113-116.

[3] 何广.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30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9):810-811.

[4] 王正春.颌骨骨折50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150-151.

[5] 王海燕,方永山.口腔操及张口训练促进下颌骨骨折后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3,25(7):4.

[6] 孟令,高冬燕.口腔颌面部骨折的诊治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194-195.

[7] 张锦红,邢继娟.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护理经验[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3):275-276.

[8] 陈晚英.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10,22(7):81-82.

[9] 孙晋虎,周诺,蒙宁,等.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4):246-247.

[10] 汤炜,田卫东.口腔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技术应用与发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4):196-199.

猜你喜欢
颌面部围术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