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企业云计算建设及发展设想

2013-09-03 06:32梅维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基础架构信息系统制造业

梅维

【摘 要】本文通过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讨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来有效控制信息化建设成本,灵活应对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变化的业务需求。为制造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云计算的可行性,并就具体操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云计算,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93-01

1、制造业企业对云技术的需求

现阶段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已经有成熟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但是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大型化、基地化和一体化产业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者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现有资产,找出信息化管理“瓶颈”和实时优化生产方案,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堵塞管理漏洞以及增强企业市场反应的敏捷度。企业为支撑业务管控设计实施了庞大的信息系统和硬件设备,但是由于业务在不断变化,信息系统也在随着变化,这就对硬件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IT基础架构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原有硬件部署已经不能满足大量和不断变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对硬件平台需求变化体现如下:

1.1 各个大型制造业企业新一轮信息化规划陆续开始,信息化建设需求集中释放,企业IT基础架构正在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传统信息系统建设以项目或系统为单元独立建设,形成“烟囱式”架构,系统资源相互隔离,无法充分共享。

1.2 随着企业发展,跨区域、跨业务现象陆续加大,在企业后续信息化项目投资、系统管理、运行维护、持续改善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难以适应企业随需而变的业务需求,且IT固定资产归属与管理相互牵制和羁绊,不利于长远发展。

1.3 有些大型制造业企业管控和共享系统采用“存储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运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系统资源和应用系统的集中共享,但这些共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1.4 各子公司独立投资、建设和使用信息系统,采用传统IT架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和利用。

1.5 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IT采购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根据项目需求采购设备、部署基础架构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业务变化的要求,新的采购模式应该以有规划的、整体的基础架构升级来适应不断增加的新应用,提高对业务支撑的灵活性。

因此,企业需要换一种全新的硬件架构思路,从业务角度来考虑IT基础架构。“云计算”的出现使信息技术行业发生重大变革,也为应对数据中心面临的上述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法。

2、制造业企业云计算建设构想

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云计算实施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步实施。实施云计算需要对原有应用系统部署标准访问模式如SOA架构的ESB形式进行改造和迁移,之后才可能通过云计算平台PaaS访问规范为IaaS的相应资源。根据笔者实施云计算实践经验,建议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起步期):控制孤立系统的规模,是IT设备物理集中、IT资源统一分配。控制信息系统分散建设

* 对于原有分散系统,以云计算服务机房为中心逐步实现设备物理集中;

* 对集中设备进行集约化管理,系统资源实施虚拟化;

* 根据业务系统实际使用需求,重新分配虚拟化资源。

第二步(过渡期): 新建系统提供PaaS服务,迁移系统提供IaaS服务。

* 建设云管理平台,对云计算中心内部运作进行集中管控;

* 为新建系统提供PaaS服务,即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基础软、硬件资源及集成服务);

* 为迁移系统提供IaaS服务,即基础硬件资源(主机、存储、网络);

* 选择典型应用试点SaaS服务,包括:技术层面尝试使用云技术开发SaaS应用;商务方面对传统应用试点以SaaS服务进行收费。

第三步(发展期):提供SaaS、PaaS为主的云服务,完善运营流程、扩大服务规模。

* 为标准化应用提供SaaS服务;为传统专用系统提供PaaS服务;对少量特殊个性化需求系统提供IaaS服务。

* 完善云计算中心管理流程和收费模式,提供多样化服务目录供用户选择

* 形成核心云计算服务能力(咨询规划、技术储备、管理经验、人员队伍,等)

* 扩大云计算中心规模,建设第2、第3个数据中心。企业内部实现中心间互备,对外可向社会提供云服务。

3、云计算建设后的预期效果分析

3.1 使企业信息化模式创新,随业务需求而变。云计算改变了信息系统建设的传统模式,从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转变为运营投入,减少期初投资,促进IT财务预算的透明度。另外,按需付费、即买即用,也降低企业总体拥有成本,减少财务风险。

3.2 支撑企业管理变革,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利用云计算弹性伸缩、快速部署的特点,可充分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而对信息系统需求的变化,满足公司新建、并购等业务扩张的需求。同时,可带来管理变革和流程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3.3 有效提高企业IT资产,充分利用IT 资源效率。通过专业公司运用云计算技术,对信息系统资源进行集中建设、管理和运维,最终以不同层级、不同内涵的IT服务提供出来。企业在享受更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和资产效率。

3.4 绿色节能,降本增效。云计算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减少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IT,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4、云计算建设的风险

4.1 管理与协同风险。云计算使原有体系和流程不再完全适用,部分信息化管理职责转移到云计算服务商,存在集团、各子公司以及与服务商之间协同的风险。

4.2 财务风险。云计算建设期初投资较大,预期收益不确定,投资回报周期受宝钢信息化建设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

4.3 标准与技术风险。云计算尚未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也没有一家厂商能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各IT厂商更多出于销售自身产品为目的,具有较大局限性。

综上所述,“云计算”提供了诸多好处,如改善服务、提供效率和降低总体IT成本。但是笔者要提醒准备实施云计算的企业,云计算不是万能的,而且耗费相当大的启动经费,必须要经过充分的分析需求和负担能力后才能实施。

猜你喜欢
基础架构信息系统制造业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我国云IT基础架构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IDC发布云计算IT基础架构Q4跟踪报告
革新数据中心及边缘基础架构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红帽推出业内首个生产就绪的开源超融合基础架构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