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与现实——经典文学著作改编网络游戏剧本的传承和突破

2013-09-03 06:32高志明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剧本原创性网络游戏

高志明

【摘 要】随着现代网络游戏市场在中国的运营和发展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著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均被改编成游戏剧本。但是,在今日社会审美观点和文化风格的影响下,照抄照搬原著内容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引起玩家的注意和兴趣,引发了人们思考。同时这对于弘扬中国古典文化和艺术审美方式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游戏 剧本 原创性

【中图分类号】I 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73-01

抛开现实世界的疲惫,进入亦真亦幻的游戏场景,去和经典著作中的英雄人物一起在虚拟的空间里完成各种挑战和任务。互联网游戏作为一种高端的视觉体验和精神文化娱乐方式,在当今社会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和接受。这些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题材的网络游戏,小到游戏中各种摆件和饰品的布置,大到整个城邦的气氛营造。其反应出的气息也都是中国传统美学与文化的内涵。

时下改编经典文学著作已成为了中国网络游戏选材和剧本的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平日里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在经过专业游戏策划人员的改编和撰写后在网络游戏中形成了崭新的故事情节。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张飞,好似天生就跟游戏有着不解的情结一般,只要被运用到游戏剧情交待中去,凭借他们超高的人气和知名度就会引来无数的粉丝与游戏玩家的追捧。

然而,当越来越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游戏的时候,游戏玩家对这些作品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关注也在逐渐的减少。由于国内网络游戏市场对于利益的追求,使得网游市场产生很多改编自文学名著但是其游戏水准却是粗制滥造的作品。加之同题材电视剧作和电影作品的冲击,久而久之,玩家和观众对原本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也产生了一丝倦意。

经典文学著作根植于其背后深厚的中国艺术文化基因。元代诗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一直具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情景交融的写意风格特点。主张藏而不漏,含蓄迂回,欣赏那些介于似是而非和似与不似间的意境。而同时又富含可感知性,可以察觉到很多切实的信息,就好像读者对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知之甚少,但却都清晰记住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袭人等各具特色又活灵活现的人物艺术形象一般。承载在这些基础之上,网络游戏剧本在改编经典名著的时候也要注意对于中国审美文化的解读与传承。

在现代网络游戏中,美术环节上酷炫的角色造型和华丽的武器装备往往成为吸引玩家的主要元素。但是只有这些光鲜的外表却没有新颖和原创的故事情节与之相配合,游戏内容仍然会显得空洞而且乏味。随着游戏开发行业的迅猛发展,玩家已经对限定空间内的情节架构和故事梗概变得非常熟悉。例如以三国为题材的网络游戏,其背景就只能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而里面出现的人物也只能是小说中,众人皆知的英雄人物。因此在众多相同题材的作品中很难脱颖而出。庄子曾经说到:“天,积气也。”在庄子的艺术精神追求中,自由和不拘泥于对于物象的模仿,是他所倡导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十分重要的特征之一。在游戏剧本创作中如何将古时候的文学经典在现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引发人的无限思考。

具体到经典著作改编的游戏开发和制作环节之中,游戏故事背景的交待和游戏角色的设定都要符合游戏特有的语言表达。即在满足了具体要素交待以后,对游戏故事情节和造型要进行一些合理的夸张和改编,通过简单情节交待能够使玩家产生无限遐想。在这些名著中的经典桥段已经被影视作品演绎了无数回以后,玩家和观众在今天更热衷于引人入胜的原创情节和人物表达。而并非是主人翁穿越到游戏中的世界,剧情和人物却完全是古典名著和作品的移植。

任何的影视鸿篇巨制,任何的卖座游戏产品,既无法完整的复制经典作品中的全部内容,也不可能描绘独立章节中的一切。为了让人们在游戏中摆脱现实世界的压抑,游戏艺术作品不能够是紧紧局限于一般故事现象的堆砌,而是需要去挖掘与探寻能够反映生活本质并且有独特生命力的艺术特征,以此展现生活中鲜明的存在,来让玩家和受众产生感动并引发共鸣。例如在梦工场经典动画喜剧电影《功夫熊猫》中,导演对与主角阿宝的描绘,借助因贪睡被父亲叫下楼时,仍不忘记对着墙壁多次练习投掷飞镖这样的细节设置来阐述其对功夫的痴迷与喜爱。在描写太郎时,借助其小时候石师傅在喂他吃饭时不小心被他扯下一大片胡子后其流露出的开心态度描绘其攻击性和内心的残暴……巴尔扎克曾经说:“精神不死!一个人能把一切现实的东西都铭刻在他的思想里,把一切幸福的源泉都输送到他的灵魂里。排除一切尘世污垢,从而提炼出无数理想与快乐。那时候,他的生活该是多么的美满。” 还原到游戏剧本创作中能够用细小的面积去涵盖丰富的思想,才是游戏艺术真实的完整写照。

对于经典著作改编成为游戏剧本,也许可以从近似的中国题材动画电影剧本创作中找寻一些灵感与经验。著名的中国动画电影大片《大闹天宫》,是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中国民族动画的硕果。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蹉跎之后,它仍然屹立在中国动画史上的巅峰。该剧的成功除了超强的美术冲击力之外,对于原著章节以及主题阐述的成功改变也是成功的必要环节之一。《大闹天宫》取自《西游记》的前七回,但该剧所要表达的思想却是对原著精神的反转。在片尾的部分,孙悟空并没像原著那样被镇压在五指山下,而是获得了胜利。这种改编完全是出自该片导演,中国第一代动画行业的开山始祖万籁鸣先生对与剧本的考量和个人艺术情感的发挥。于是才成就了片中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性格,才成就了该片的辉煌成功。

《花木兰》是美国迪斯尼动画公司1998年出版的动画电影。在该剧的剧本创作中体现了很多忠实于木兰人物历史情节,如“替父从军”,“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等。但是在故事的结尾之处花木兰并没有像本人的真实历史背景中被皇帝看中封为妃子,而是和自己战友一起粉碎了匈奴的进攻并且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情节安排的跌宕起伏引发了人们对于故事和动画电影本身无限的回味。在这其还穿插了对于花木兰家族守护神等小故事的描写,花木兰去祭祀祖先寻求帮助,其家族守护神一条红色的小龙却出现在木兰面前并陪同她一直到影片最后击败匈奴首领。这种原创情节的安排同原本的历史故事一样显得传奇而又体现出大量中国特有文化讯息。

随着影视三维动画技术和游戏开发程序的进步,游戏剧本的创作完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玩家所扮演的角色自由的在时空中穿梭。在经典玄幻网页游戏《神仙道》剧本设定中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剧情的依然是老套的英雄救美的故事,但是在具体情节的讲述中,该游戏确可以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和玄幻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全部安排进来。虽然每个人物在游戏中出现的时间并长,但是经过策划人员精心的安排后每个英雄角色均获得了一玩家为了塔救自己的伙伴上天庭寻找解药,途中正好遇到公事公办的“二郎神”阻拦,一阵解释不通,最后不打不相识。这种巧妙的安排,不仅符合了杨戬这个角色在玩家心中的印象,也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内容。 由于原创情节的加入使得整个小故事显得合情合理,但是又耐人寻味。在这个信息汇总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玩家在游戏中希望看到的是聚集了丰富典故的文化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邵晓峰.艺术凝思录[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剧本原创性网络游戏
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标准探究
作品的原创性
阿尔瓦罗·西扎
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综合案列分析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危害研究
原有“真人秀”语境下的转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