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抗蕃茄晚疫病原菌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2013-09-04 10:13宋琳琳李正英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五倍子晚疫病提取液

宋琳琳,李正英,陈 萍

(1.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118;2.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109)

五倍子(Galla Chinensis),又名为文蛤,木附子,百虫仓[1],主要的化学成分为鞣质和没食子酸[2-3]。五倍子能够抑制多种微生物[4-5],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蕃茄晚疫病俗称“过火风”[6],是毁灭性的世界蔬菜病害之一,一旦流行将会给蕃茄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现在的农药大多数是有机磷农药[7-8],对人体的伤害很大[9],但是不使用这些农药将无法控制这种病害。而大多数中药对人体没有伤害或很小,所以选择有抗菌作用的中药来抑制对蕃茄的病害。其中,五倍子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价格低廉,是首选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五倍子 购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京远大药房;蕃茄晚疫病原菌(Tomato Late Blight)购于中国农科院;甲醇、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 均购于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分析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液体培养基(PDB)购于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RE-52AAA型旋转蒸发仪 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VD-1320型无菌操作台 哈尔滨东联电子公司;MJX-150BX型霉菌培养箱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KG-SX-700型灭菌锅 日本岛津。

1.2 实验方法

1.2.1 菌悬液的制备 将蕃茄晚疫病原菌接种于灭菌后的PDA培养基上,28℃下培养72h,活化三次,将第三代菌种采用平板计数法,用灭菌后的生理盐水稀释成1×106CFU/mL的菌悬液。

1.2.2 五倍子中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 五倍子去虫瘿→称取5.00g五倍子粗粉→置于三角瓶中→加入溶剂→水浴保温回流提取→离心(3000r/min,15min)→收集提取液,取沉淀加入提取溶剂→水浴保温回流提→离心(3000r/min,15min)→收集提取液→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定容10mL。

1.2.3 抑菌实验方法 采用牛津杯法[10]。配制PDA培养基,灭菌,倒入灭菌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将200μL菌悬液接入培养基中,涂布均匀。用灭菌的镊子将灭菌后的牛津杯放在培养基上,将200μL待测液注入牛津杯中,以待测液的溶剂作为对照,平行3次,在28℃培养箱中培养72h,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并照相。

1.2.4 抑菌物质提取工艺

1.2.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称取5.00g五倍子粗粉十一份,置于不同的三角瓶中,按1.2.2的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15分别在40℃回流提取,然后按1.2.3进行抑菌实验,并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佳溶剂。

1.2.4.2 提取温度的选择 称取5.00g五倍子粗粉五份,置于不同的三角瓶中,根据1.2.4.1所确定的最佳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5,按1.2.2的提取工艺,分别在20、40、60、80、100℃中回流提取。然后按1.2.3进行抑菌实验,并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佳温度。

1.2.4.3 提取时间的选择 称取5.00g五倍子粗粉五份,置于不同的三角瓶中,根据以上所确定的最佳提取的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15,按1.2.2的提取工艺,分别在1、2、3、4、5h的条件下回流提取,然后按1.2.3进行抑菌实验,并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佳提取时间。

1.2.4.4 料液比的选择 称取5.00g五倍子粗粉五份,置于不同的三角瓶中,根据以上所确定的最佳提取的条件,按1.2.2的提取工艺,分别在1∶10、1∶15、1∶20、1∶25、1∶30的条件下回流提取。按1.2.3进行抑菌实验,并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佳料液比。

1.2.4.5 浸提次数的选择 称取5.00g五倍子粗粉四份,置于不同的三角瓶中,根据所确定的最佳提取的条件,按1.2.2的提取工艺,提取次数分别在1、2、3、4次进行提取。按1.2.3进行抑菌实验,并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佳提取次数。

1.2.5 最小抑菌浓度实验和最小杀菌浓度实验 采用倍数稀释法[11],取具塞试管七支编号,分别加5mL的PDB液体培养基。取1g/mL的五倍子粗提液5mL加到一号试管中混匀,从一号试管中取5mL加到二号试管中以此类推,加到六号试管为止,再将第六支试管弃去5mL。即各试管中药液的浓度分别为250、125、62.5、31.3、15.7、7.9mg/mL,以不加五倍子粗提液为空白对照,灭菌。将每支试管中加入100μL菌悬液,28℃,150r/min,培养72h。观察试管是否浑浊,不浑浊记为“-”;浑浊即为“+”,以未浑浊的浓度作为最小抑菌浓度。从每只试管中取200μL加到PDA培养基中,涂布均匀,培养72h。无菌落生长则记为“-”;有菌落生长记为“+”,以未长菌的最小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提取溶剂的优选

根据1.2.4.1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最佳溶剂的选择实验,实验结果见图1,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有很大差异。水、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30mm,20%乙醇、40%乙醇、80%乙醇、无水乙醇、丙酮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在20~30mm,60%乙醇、三氯甲烷、正丁醇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在10~20mm,石油醚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小于10mm。根据溶质的相似溶原理,结构相似的物质才能易于混溶[12],其中水提液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因此选择水作为最佳溶剂。

图1 溶剂对粗提液抑菌效果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s on antifungal substances

2.2 提取温度的优选

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根据1.2.4.2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最佳提取温度的选择实验,实验结果见图2。随着温度增高,其抑菌效果逐渐提高,以提取温度在80℃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所以选择80℃作为最佳提取温度。

图2 不同提取温度对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on antifungal substances

2.3 提取时间的优选

图3 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time on antifungal substances

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80℃时,不同时间处理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见图3,随着时间的延长,提取液的抑菌效果逐渐增高,当提取时间达到2~3h时,抑菌效果最好。当提取时间3~5h时随着时间的延长,提取液的抑菌效果逐渐下降。所以,选择3h作为最佳提取时间。

2.4 提取料液比的优选

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不同的料液比的提取液抑菌效果见图4,当料液比为1∶10~1∶15时,随着提取溶剂的增加,提取液抑菌效果也逐渐增高;当料液比在1∶20~1∶30时,抑菌效果趋于稳定。提取溶剂的增加,使物料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成分的浸出也随之加快,抑菌活性增强[13]。所以,选择1∶25作为最适宜的料液比。

图4 不同料液比对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s on antifungal substances

2.5 提取次数

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1∶25。提取次数与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关系见图5,当提取次数为1~2次时,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多,抑菌效果也逐渐增高,可达33.2mm。当提取次数为2~4次时,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提取液的抑菌效果逐渐趋于平缓,所以选择2次作为最适宜的提取次数。

图5 不同提取次数对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different times on antifungal substances

2.6 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实验

在上述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的实验,由表1可以看出,当药液浓度在15.7mg/mL时五号试管未浑浊,当药液浓度达到7.9mg/mL时六号试管出现浑浊现象。然后进行最小杀菌浓度实验,当药液浓度在15.7mg/mL时有少量菌落。则表明五倍子粗提液对蕃茄晚疫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7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31.3mg/mL。

表1 五倍子粗提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实验结果Table 1 Result of MIC and MFC of antifungal substance

3 结论

通过对五倍子抗蕃茄晚疫病原菌有效成分提取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五倍子提取液以水作为提取溶剂,在80℃回流提取3h,料液比为1∶25,最适宜的提取次数为2次时,五倍子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五倍子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直径为33.2mm。五倍子提取液对蕃茄晚疫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为15.7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31.3mg/mL。由此可知,五倍子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成分对蕃茄晚疫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为五倍子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理论的基础。

[1]李秀萍,李春远,梁桂荣,等.五倍子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报,2002,30(3):70-82.

[2]姜创,吴相,刘军海.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五倍子中单宁酸的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09,45(2):11-13.

[3]帅益武,尤玉如,袁海娜.五倍子中鞣质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J].食品科技,2007(6):125-128.

[4]Hebrert Kolodziej,Oliver Kyaser,Oliver A Radtke,et al.Pharmacological profile of extracts of pelargonium sidoides and their constituents[J].Phytomedicine Suttgart,2003(10):18.

[5]李春远,丁唯嘉,梁桂荣.五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学报,2008,39(8):1129-1132.

[6]何平高.蕃茄晚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四川农业科技,2005(4):32.

[7]William E Fry,Stephen B,Goodwin.Re-emergence of potato and tomato late blight in the united states[J].Plant Disease,1995,79(8):539-540.

[8]R D Peters,H W Patt,R Hall.Hypotheses for the interregional the interregional movement of new genotype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Canada[J].Cana J Plant Plant Pathol,1999,21:132-136.

[9]周红晞.高等植物源农药[J].农药译丛,1994,16(2):1-6.

[10]李正英,张保军,陈忠军.杂交弧瓜中抑菌物质提取条件的优选[J].食品科学,2007,28(8):209-212.

[11]王新伟,杜会云,宋玉函,等.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抗真菌研究[J].食品科技,2011,36(2):193-202.

[12]景维本.相似相溶原理浅析[J].教学与管理,1986:75-76.

[13]陈庆敏.凤尾兰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五倍子晚疫病提取液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亚麻木脂素提取液渗透模型建立与验证
穿山龙提取液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
山香圆叶提取液纯化工艺的优化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敛汗止血的五倍子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