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基于中国计量学院的个案研究

2013-09-06 10:06詹元灵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课程外语

詹元灵

(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基于中国计量学院的个案研究

詹元灵

(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对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对英语技能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方式的偏爱、对学习环境的需求、对教师的期待等诸多方面。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学校制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的规定提供参考,为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和后续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其中包括要“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其游戏,更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这就要求参与国际事务的人员不仅要懂得国际事务,而且要掌握一门外语。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自从教育部2007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手段创新和教材使用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目前许多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仍在反映大学英语课出勤率不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不积极;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并没有让他们学到什么;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其英语水平在大学期间反而比高中阶段下降了。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大学英语的纲领性文件大多从宏观角度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思考,忽视了对大学英语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规定了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但具体的内容则没有列出;规定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对于听什么、说什么的领域界定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具体范围没有明确界定[1]。

一、需求分析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中。Richterich[2]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指出了满足外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Munby[3]提出了著名的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的需求分析模式,包含了一系列处理交际需求的要素和要求。Hutchinson&Waters[4]提出了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其中学习需求包括学习环境、学习者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束定芳[5]认为需求分析能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余卫华[6]提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利用需求分析来了解和改进教学,并探讨了需求分析的几种主要模式;倪传斌[7]以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为突破口,提出了外语需求的六大特性;廖亦斌[8]认为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是大学英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所接触和使用最多的英语工作语言;陈冰冰[9]根据国内外外语课程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现状,提出建立大学英语教学需求分析模型的必要性,并从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角度提出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架构。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

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在校生近两万人。因此,这些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具有较强的典型性。课题组参考国内外有关外语教学和学习的需求分析问卷,结合本校教学现状,自行设计了一套问卷,包括50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对英语技能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方式的偏爱、对学习环境的需求、对教师的期待等诸多方面。课题组选择我校理工类、文科类、经管类、艺术类的非英语专业学生1 000人,每个年级(2007级至2010级)学生中按专业类别分别选取100人、50人、50人、5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情况。

2010年12月,由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班任课教师对上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先后发放问卷1000份,均为课堂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回收率100%,但也有部分同学对部分问题回答不完整,出现了部分空白选项或超多选项。被调查问卷的学生来自我校24个不同的专业,占我校专业总数的56%,涉及我校学生所有专业类别,男女生比例适当,其中女生占56.5%,符合文科类、经管类和艺术类女生占多数的客观现实。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各方面需求。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1.对于英语学习

问卷结果显示,在英语学习中,53.1%的学生渴望取得优异成绩,25.7%的学生期望达到平均水平。33.4%的被调查者希望大学英语的学习持续四年不断线,36.3%的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后才停开大学英语课程,两者累计高达69.7%。这一强烈需求与现行的一些做法有较大差距:不少高校均将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某些政府职能部门也只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指标。对大学英语四级后的教学,各校自有不同的处理,很少有学校对此作出专门的严格要求,以至于有些学生事实上在一年级期末通过英语四级后停止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最终,该类学生的英语知识不断淡忘,直接影响其考研英语的成绩、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日后的就业机会。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强烈的三大需求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73.6%)、赢得良好的就业机会(66.8%)和更好的个人发展(63.6%)。还有部分学生是为考研(34.8%)和通过课程考试(26.4%)而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型动机依然十分明显,为考试而学习的需求没有消失。当问及通过四六级考试后最想修读的两门英语课程时,51.8%的学生选择了高级听说,表明了学生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强烈需求,依次是综合英语(33.1%)、英语国家文化(22.8%)、英汉互译(22.6%)、文学作品欣赏(21.0%)。为了应对未来职业需求,54.3%的大学生最想学习的英语课程是商务英语,其次是普通英语(18.9%)、学术英语(10.1%)、旅游英语(8.9%)等。

45.3%的学生认为词汇量小是英语学习的最大困难,2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最大困难是口语薄弱。45.4%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学习最有帮助的材料是杂志和课外读物,因此,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报刊杂志、网络博文等新活材料,辅以经典名著,扩大知识面,提高词汇量。

2.对于英语技能

在听、说、读、写、译五大英语技能中,44.6%的学生认为最强的英语技能是读,其次为听、写、说、译;自认为最弱的英语技能有较大的分歧,认为说、听、写的合计占83%;自己最想提高的英语技能是说,占42.8%,其次是听(22.8%)。这一学生需求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不谋而合。

表1 大学生对听、说、读、写、译五大英语技能的自我评价

对现有听力水平的自我评价,33.7%的学生认为能听懂老师用英语授课,30.4%的学生表示能听懂听力教程的大部分内容,还有27.2%的学生不能完全听懂老师用英语授课,仅8.4%的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不错,能听懂VOA特别节目。对于提高听力能力的最有效方式,32.7%的学生选择了看英文原版电影,其他同学认为是与人进行英文沟通(25.9%)和听英文电台(22.3%);另有60.4%的学生认为,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最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对于提高口语水平,34.1%的学生认为每天大声朗读课文和文章最有效。对于阅读能力,49.3%的学生认为每天阅读英文报刊最能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写作能力,57.5%的学生认为背诵优美文章、段落和范文最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3.对于英语课堂

对英语课堂学习的最大期望,66.9%的学生选择了提高听说能力;63.3%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与65.6%的学生最想提高听和说的能力的需求遥相呼应,而且学生希望这一需求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满足。

表2 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和内容的需求程度

从表2可知,学生认为最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教学活动依次是口语练习(40.5%)、用英语授课(34.7%)、语篇结构及篇章 欣 赏 (32.6%)、语 法 讲 解 (26.6%)、词 汇 讲 解(25.9%);学生认为最没有必要的是单词听写(26.4%)、布置作业(14.7%)、学习策略培训(14.5%)。

4.对于学习方式

在问到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时,40.4%的学生选择了视听结合,22.2%的学生认为是听课做笔记,18.7%的学生选择了独自学习;对最喜欢的课外学习方式,40.4%的学生选择了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26.8%的学生认为是独自练听力、做题、背单词。虽然学生喜爱的课外英语学习方式较多,但是课外每天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十分有限:60.2%的学生每天不到1小时,28.4%的学生选择了1-2小时,超过2小时的学生仅占10.9%。如此的课外投入,显然对于外语学习而言是严重不足的。其实,对外语学习而言,学生的投入时间应该以“小时”为计量单位,而不应该用“年”来计量,并得出外语学习“费时低效”的结论。

关于单词记忆方法,46%的学生通过单词表,各有19%的学生通过句子和文章段落,仅15.4%的学生通过词块来记忆单词,因此,教师应加强词汇学习策略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倡导通过词块及其以上层次记忆单词,提高词汇的活跃度和应用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对于学习环境

对于校园英语学习环境,30.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5.5%)和满意(24.9%),43.7% 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高达22.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学生积极性(49.4%)被认为是影响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的最重要因素,其次分别是校园环境(19.5%)、对外交流(14%)、教师水平(10%)等。

对于英语课堂环境的最大需求,62%的学生期待活跃的课堂气氛,20.6%的学生希望能参与课堂活动,还有17%的学生希望老师用英语授课(10%)、经常被点名回答问题(7%)。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授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共同营造活跃的英语课堂氛围。

第二课堂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0%的学生认为对英语课外环境的最大需求是看英语电影,其次是举行英语晚会(16.6%)、英语角(14.2%)、口语比赛(13.1%)和免费考级培训(11.3%)。

6.对于教材教法

对于英语教材,6.6%的学生表示很满意,41.4%的学生表示满意,44.1%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7.9%的学生不满意。学生希望教材内容注重趣味性(50.8%),体现现代生活(24.8%)和时政新闻(13.2%)。关于学习资源,学生最喜爱网络教材(42.6%)和纸质教材(35.6%),其次是光盘(12.3%)和电子书(7.5%)。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材料主题是幽默故事(39.20%)、时尚休闲(38.20%)、历史传说(37.50%)、饮食健康(32%)、风俗习惯(28.4%)。这一现象值得教材编写者认真思考和研究,开发满足学生需求的内容丰富的立体化教材。

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方法,7.2%的学生表示很满意,34.8%的学生表示满意,47.6%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还有7.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当被问及最喜爱的教学模式时,47.5%的学生选择了互动教学法,25.9%的学生最喜爱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42.6%的学生认为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最需要变革的方面是考试制度,其次是教学方法(28.6%)和课程设置(17.8%)。因此,开展英语教学法的讨论和研究十分必要,教师可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7.对于英语教师

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有45.6%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25.1%)、融洽的师生关系(15.8%)和教师的教学水平(12.8%)也被认为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此外,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最希望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7.3%),提供语言实践机会(34.1%);学生最希望教师在课堂中补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知识(48.3%),把世界著名的人物、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引进课堂(30.1%);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是观看英语电影或录像(74.4%),其次是角色扮演或戏剧表演(45.5%)、语言游戏(37.4%)、指定题目课堂讨论(28.6%)、教师讲解(27.6%)。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英语口语训练的机会,创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个人魅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结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必须把学生放在学习过程的首要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期待,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次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等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能为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和后续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

:

[1]李俊波,延艳芳.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18):108-109.

[2]Richterich R.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n Language[M].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72.

[3]Munby J.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Hutchinson T.and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

[6]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 -23.

[7]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1 -24.

[8]廖亦斌.普通高校专业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3):54-55.

[9]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 -123.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Needs Survey——A Case Study of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ZHAN Yuan-l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A survey on college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needs help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This questionnaire covers such aspects as students'expectations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self-assessment of their own English skills,preference of their way to learn English,their need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and their expectation of teachers.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can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quirements,the compil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ollow-up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college English;needs analysis;questionnaire;teaching reform

H319

A

1001-7836(2013)01-0153-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1.059

2012-06-08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课题批准号SCG129)的研究成果

詹元灵(1971-),女,浙江常山人,讲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课程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