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后进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对策

2013-09-20 13:19汪冬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优秀生英语专业学习动机

汪冬瑾

(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重庆 400054)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Gardner& Lambert(1972)、Williams& Burden(1997)、Arnold & Brown(1999)、华惠芳(1998)、石永珍(2000)、文秋芳(2001)、武和平(2002)、高一虹(2003)、黄红安(2005)等等[1]172),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对于本科院校学生随机抽样进行,而针对英语学习后进生这一群体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还很少。

后进生指的是学习不努力、成绩落后的学生。众多教育者在分析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时,都把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作为后进生学习落后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么,后进生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存在什么样的障碍?如何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笔者关注和试图探究这些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等问题,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2]。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源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推动力。

(一)学习动机的分类

在关于学习动机分类的研究中,国内外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学习动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Gardner和Lambert的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Brown的整体动机、情景动机和任务动机等[3]),这也说明了动机研究所涉及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Deci和Ryan(1985)依据学习动机动力来源,将学习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1]169。内在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是由学习者内在因素转化来的,动机的满足在学习活动之内,因此对学习活动有着更大、更为持久的影响。外在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由学习活动以外的刺激诱发而产生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学习活动之外而非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受外在诱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可变性[4]。在众多动机的分类中,该划分得到心理学家的公认,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5]。因此,本文的问卷设计在学习动机种类划分上主要沿用该分类标准。

(二)学习动机组成因素

在学习动机分类的基础上,笔者参考黄红安和文卫平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对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6],将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又分别细化为4个组成因素,作为问卷调查的基础。

根据内在学习动机是由学习者内在因素转化而来的这一特征,将内在学习动机细化为学习兴趣、文化评价、个体性格和自我效能4个因素。其中学习兴趣指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内在兴趣;文化评价指对英语文化的积极态度;个体性格指对语言学习的态度;自我效能指对语言学习的信心。这4个因素属于学习者内在因素,皆从主观能动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根据外在学习动机是由外在因素激发产生的这一特征,将外在学习动机细化为语言效价、个人需要、社会需求和他人评价4个因素。其中语言效价指英语的实用性和工具性;个人需要指满足个人语言学习之外的需要;社会需求指迫使学生不得不努力学习的社会环境;他人评价指想从教师、同学、父母那里得到奖励。这4个因素属于学习活动以外的刺激因素,均是来自外部的动力或压力。

三、研究方法

(一)受试选取

本研究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将后进生同优秀生作对比分析,以求更好地反映出后进生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的特征和现状。因此在受试选择上主要选取两组人群。一组为随机选取的重庆理工大学本科二年级工商、电子、机械、会计、材料专业10个自然班中在上一学年两次英语期末考试中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另一组为随机选取的重庆理工大学本科二年级工商、电子、机械、会计、材料专业10个自然班中在上一学年两次英语期末考试中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比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系笔者参考黄红安和文卫平在论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基础上,根据非英语专业后进生这一特定教育群体制定的[6]。问卷为40个题目组成的量表,调查受试者的动机类型,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Alpha系数为0.8136,量表各题项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81~0.901,具有可靠的信效度。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编制,选项形式从“完全赞同”到“完全不赞同”共5项,所有问题都从正面提出,要求被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5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与自身情况最接近的答案。统计时根据每个选项反映的学习动机水平从1~5进行量化计分(完全赞同5分,完全不赞同1分),得分越高表示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共回收有效问卷136份,其中60分以下学生问卷80份,80分以上学生问卷56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非英语专业后进生在内在学习动机上与优秀生的差异

问卷结果(见表1)显示,后进生内在动机的4个组成因素得分均值分别为学习动机10.15、文化评价 11.60、个体性格 10.40、自我效能 12.65,而优秀生内在动机的四项得分均值分别为19.54、22.75、20.89、19.57,后进生的内在动机明显低于优秀生,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与其学习的内在动机关系密切,内在动机能赋予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学生的内在动机越高,在学习上的表现会越好,反之亦然。

表1 后进生与优秀生在内在学习动机4项得分比较

2.非英语专业后进生在外在学习动机上与优秀生的差异

问卷结果(见表2)显示,后进生外在动机的4个组成因素中,语言效价、个人需要和他人评价得分均值与优秀生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其中语言效价得分较高,而个人需要和他人评价得分较低。此外,在社会需求一项测试中,后进生的动机得分均值为16.80,明显高于优秀生,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考试或是为了今后求职,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英语学习完全是出于学校和社会压力下的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更无兴趣可言。

表2 后进生与优秀生在外在学习动机4项得分比较

四、对策

(一)培养后进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调查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后进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中外在动机强于内在动机,并具普遍性。后进生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期末考试、四级考试,如何顺利毕业、拿文凭。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外界(教师、父母、社会)的压力,英语学习变成了一种被动学习。在这种外在动机的支配下,他们很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融入到英语语言的氛围,更不用说去感受英语文化更深层次的东西。教师应正确引导这部分学生转化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增加后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愿意为学习英语付出时间和精力,并发自内心地喜欢英语学习,让他们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或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7]。

(二)激发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

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后进生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后进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差,不管怎么努力都学不好,所以他们既不以掌握知识为目标,也不以取得好成绩为目标,而是以如何敷衍老师、应付考试为目标。这一群体的学生基本处于一种无动机的被动学习状态。因此,要想带动后进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应努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一方面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情况、难度适中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另一方面,对于后进生的教学,教师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尊重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克服语言学习中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三)运用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后进生的智能优势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8种智能,但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每个人的智能又有强弱之分,各具特点[8]。因而英语学习者,无论成绩好坏,都具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后进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身的潜在智能优势。因此,要增强后进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应加强和这一群体学生的沟通,清楚了解他们的智能优势和个性特征,然后从他们的智能特征出发,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策略,针对8种智能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课堂活动,为后进生提供机会发现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从而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英语技能的培养。

五、结束语

本文没有对受试者进行专业、性别、年级分析,同时受调查对象范围的限制,仅仅是针对重庆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后进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做的一般调研,因此研究所反映的也只是该领域的一些明显特征。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仍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1]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6-288.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88-192.

[4]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31-233.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6 -238.

[6]黄红安,文卫平.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5(3):30-38.

[7]胡平,吴卞.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5):158 -162.

[8]G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155-168.

猜你喜欢
优秀生英语专业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