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情绪对其症状表现和哮喘控制的作用

2013-09-21 12:59海口市琼山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海南海口5711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情绪

梁 勇 (海口市琼山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海南 海口 57110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的喘息、气急以及胸闷等症状〔1〕。该疾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其病程长且需长期服药治疗的缘故,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2〕。哮喘患者常出现焦虑等心理障碍〔3〕。然而,究竟焦虑情绪是哮喘发作的结果,还是哮喘发作的诱因至今还尚不明确〔4〕。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情绪对其症状表现和哮喘控制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哮喘患者65例,其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60~87〔平均(70.49±9.25)〕岁,且均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符合以下:①无智力认知障碍;②无精神疾病家族史;③无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家庭平均收入、发病年龄、初诊时肺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焦虑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采用标准的ACT问卷测定。

1.3 评价标准 HAMA包含14个项目,每个项目按5个等级评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2分为中等,3分为重,4分为极重。总分>29分为可能有严重焦虑,>21分存在明显焦虑,>14分存在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7分无焦虑〔5〕。ACT问卷包含哮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哮喘发作频率、夜间哮喘、急救药的应用频率及哮喘患者对哮喘控制的自我评估等5个方面,按5个等级评分,总分25分为哮喘完全控制,20~24分哮喘部分控制,19分以下哮喘未控制〔6〕。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情绪与哮喘症状及控制水平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能有焦虑组ACT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组(t=10.026;P=0.000)。可能有焦虑组家庭平均月收入≤2 000元以及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多于无焦虑(家庭平均收入:χ2=4.862,P=0.027;并发症:χ2=5.205,P=0.023)。见表 1。

2.2 焦虑情绪与哮喘症状及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哮喘未控制、1种及以上哮喘治疗药物、2种以上哮喘症状与焦虑情绪的发生相关(P<0.05)。见表2。

2.3 焦虑情绪与哮喘症状及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哮喘未控制、1种及以上哮喘治疗药物、2种以上哮喘症状是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n)

表2 焦虑情绪与哮喘症状及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

表3 焦虑情绪与哮喘症状及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由于其病程长和急性发作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患者各种心理障碍〔7〕。而焦虑情绪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8〕。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普通人群患有焦虑症的概率约为4.0% ~6.5%,而哮喘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高达60%〔9〕。

经济收入低、并发症较多的哮喘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主要由于哮喘具有病程长的特点〔10〕,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来治疗哮喘,增加了患者家庭经济上的负担,对于收入较低的哮喘患者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而并发症较多的哮喘患者不仅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同时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疾病本身对患者已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再结合外界压力,使哮喘患者更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所以经济收入低、并发症较多的哮喘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升高。有研究表明,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哮喘患者,有效控制哮喘病情是降低焦虑情绪发生率的根本措施之一〔11〕。焦虑情绪可降低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主要由于哮喘发病期间焦虑情绪的存在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对患者病情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焦虑情绪降低了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12〕。

焦虑情绪可降低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而控制水平不佳则产生更多的哮喘症状表现,从而需要更多的哮喘治疗药物。有研究表明,哮喘与焦虑情绪可以互为因果相互影响〔12〕,所以哮喘未控制、1种及以上哮喘治疗药物、2种以上哮喘症状与焦虑情绪存在密切的联系。

1 于爱莲.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3-5.

2 叶庆红,陈志斌,唐 锴,等.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伴发焦虑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5):693-5.

3 蒋云秋,张红萍,王 蕾,等.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207-10.

3 许建国,马迎教,韦中盛,等.广西壮族哮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1):97-9.

4 刘银芳,牛瑞兰,刘春梅,等.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2;6(3):176-8.

5 刘泽英,刘 双,杨京华,等.支气管哮喘与焦虑状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药,2010;5(10):880-1.

6 杨淑珍,常晓悦.支气管哮喘控制程度与抑郁相关性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9):1457-9.

7 王 岚,莫祖聪,姬郁林,等.负面心境状态与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3):544-7.

8 喻昌利,高长俊,戈艳蕾,等.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干预〔J〕.河北医药,2010;32(21):3033-4.

9 张金凤.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调查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7):1424-5.

10 余 霞,付清贫.儿童支气管哮喘情绪障碍的循证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1;3(5):405-7.

11 经孝姬,张 义.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18):526-7.

12 侯俊英.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与哮喘控制关系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2):1134-5.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情绪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