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康复对策

2013-09-22 01:00卢宏达武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放疗部湖北武汉43002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癌症量表状态

鄢 薇 卢宏达 王 纯 (武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放疗部,湖北 武汉 430023)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由于化疗的长期性、疾病的严重性,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抑郁情绪,不配合治疗,导致疾病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等,它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心理状态与躯体疾病的病程和预后有明显关系,研究患者的心理,创造条件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3〕。本研究旨在了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预防和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有效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全部病例有病理学或(和)细胞学证据,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8~75〔平均(58.2±17.3)〕岁;文化程度:大学16例,中学35例,小学9例;疾病包括:肺癌19例,肝癌9例,大肠癌7例,胃癌8例,乳癌4例,肾癌4例,食管癌5例,白血病2例,胰腺癌2例;病程6个月~10年。另选择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29~74〔平均(56.2±18.2)〕岁;文化程度:大学18例,中学34例,小学8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医务人员对受试者作必要的解释,然后让患者填表,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率100%。(1)主动性人格(PSS)量表,是一个测量个体心理应激水平的量表,对每位患者进行测试。具体内容:①癌症的健康知识;②对癌症的应对指导;③自我保健技能等。该量表有14项条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每个条目采用5分评估法,积极反应的相应得分4~0分;消极反应从“总是”到“没有”,相应得分0~4分,总分0~72分。根据此量表的总分分为三个层次:49~72分为高等水平,25~48分为中等水平,0~24分为低等水平。得分越高,应激水平越高〔4〕。(2)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该量表可分为7个因子,总分超过24分,可能为严重抑郁;17~24分,可能是轻或中等度的抑郁;如果<7分,则病人没有抑郁症状。(3)根据心理状态,应用症状自评(SCL-90)量表评定〔5〕,包括强迫、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恐惧、敌意、偏执、精神病性等项目。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PSS、HAMD、SCL-90比较,研究组患者PSS、HAMD、SCL-90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

组别 n PSS HAMD SCL-90对照组60 26.77±10.88 15.53±6.67 23.55±5.87研究组 60 31.83±13.58 21.65±9.75 12.65±3.71 t值 2.114 2.643 2.325 P值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癌症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平衡,患者一旦患有癌症,患者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反应。研究表明,虽然肿瘤患者职业、年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不同,但都会产生抑郁、焦虑、悲观绝望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极大降低癌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6,7〕。

通过本文调查显示,癌症患者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心理应激状态,而且出现严重抑郁表现和心理焦虑,导致患者对疾病产生焦虑、恐惧,出现抑郁、失眠以及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心理状态。不愿意和外界交流,封闭自己,失去生活信心。

抑郁和焦虑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影响机体的神经免疫调节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和防御反应,促使不活跃的癌细胞激发参与病情发展,所以应该采用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整体,注意是生理、社会和心理的统一体〔8〕。医护人员需要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流程。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培养患者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应对各种在治疗出现状态,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与癌症斗争的精神和自信心,护理人员提供患者感情上的帮助,从而减轻患者化、放疗时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反应,让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9〕。

对肿瘤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抑郁状态,关心体贴患者,用真诚给患者温暖,通过主动与患者的交流,熟悉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了解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详细讲解术前患者需要做的各种检查,手术方案及化疗的方案,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加强健康教育,树立患者信心,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强抗病能力。让患者获得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除此之外,应掌握心身健康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及时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因人而异地利用不同的社会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社会支持对能促使肿瘤患者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增加肿瘤患者的适应性行为;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减轻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甚至于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促进肿瘤患者的恢复。在平时护理中,更多的让患者心情愉悦,体会到社会支持的温暖。由于肿瘤患者的家属承受着比较大的精神压力,家属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10〕。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有痛苦感,悲观感和失落感、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给予患者精神鼓励和支持,使其心情愉快,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参加一些适合的锻炼,增加社会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敏感、封闭等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在进行心理调控和干预治疗同时,也需拓宽心理护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学习进步,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刘 莉,林晓红,赵艺敏,等.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心理状态和干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57-8.

2 杨海芹,刘春文.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6;21(22):79-81.

3 郑冬燕,李 丽,徐振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与影响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39-42.

4 蔡俐琼,王泽华,董卫红,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6(4):269-71.

5 张申健,王勇勤.癌症化疗患者身心需要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1):37-8.

6 陈良珠,谢 忠,冯湛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56-7.

7 林 娟,郑小灵,郑 敏,等.174例癌症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2006;15(10):707-8.

8 钱 芳,蒋伯刚.晚期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1189-90.

9 李宝兰.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4(8):130-1.

10 丁 宇.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干预回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951-4.

猜你喜欢
癌症量表状态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状态联想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癌症“偏爱”那些人?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