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饮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98例

2013-09-22 01:00谢长才袁映梅朋源凤符文彬许能贵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广州502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针药肥胖症单纯性

谢长才 袁映梅 朋源凤 孙 健 符文彬 许能贵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020)

肥胖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目前国内外对肥胖症的防治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减肥疗法,如药物减肥、手术减肥、节制饮食减肥、体育运动减肥等。但这些减肥疗法有的副作用大,有的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针刺和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分析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均为我院针灸门诊病人,经临床检查可以排除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和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病等继发性肥胖,年龄16~55〔平均(36.2±17.9)〕岁,近3个月未接受针灸减肥治疗。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诊断标准:①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为评估指标。BMI≥23 kg/m2为超重;23 kg/m2<BMI≤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BMI≤29.9 kg/m2为Ⅰ度肥胖;BMI≥30 kg/m2为Ⅱ度肥胖。②腰臀比值(WHR)=腰围(cm)/臀围(cm),腰臀比>0.72为肥胖。

1.2.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其中1项,同时能配合计划疗程治疗者。

1.2.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肥胖患者:如下丘脑综合征、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质醇增多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水滞留性肥胖症等。②年龄 <16岁或 >55岁。③合并血液病、大动脉炎及心、肝、肾、脑等严重疾病,病情不稳定者。

1.2.4 治疗方法 (1)针药组:针刺取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血海、足三里、内庭;配穴:脾虚湿盛加阴陵泉、三阴交、水分、脾俞;胃肠实热加巨虚、大肠俞、支沟、丰隆;肝郁气滞加膻中、太冲、阳陵泉、行间;脾肾阳虚加脾俞、肾俞、太溪、关元;阴虚内热加太溪、肾俞、太冲、三阴交。操作方法:患者舒适体位,穴位常规消毒,用0.35 mm×40~50 mm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补泻完毕后,于双侧天枢、足三里穴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两组线,用断续波,频率为20次/s,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值为度。留针30 min。2 d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荷叶饮组方:荷叶,陈皮,茯苓,泽泻,甘草。加减:脾虚湿盛加薏苡仁,白术,山药;胃肠实热加生大黄,厚朴,法半夏;肝郁气滞加柴胡,香附,益母草;脾肾阳虚加干姜,巴戟,黄芪。中药均由医院代煎,每日一剂。(2)针刺组:针刺取穴、操作均同针药组。

以上两组在治疗期间均进行饮食套餐医嘱,原则为一日三餐“饿了就吃,不饿少吃”。采用均衡的营养膳食,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保持每天40 min快步行走,适量运动。

1.2.5 疗效性指标 体重、BMI,腰臀比。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测量,要求测量标准化。

1.2.6 生化指标 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早晨8时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参照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制订疗效标准。显效:体重下降5 kg以上;有效:体重下降2 kg以上;无效:体重无变化或未达到上述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1.4 结果 见表1~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治疗前后体重、BMI、腰臀比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体重、BMI、腰臀比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下表同

组别 n 体重(kg)治疗前治疗后针刺组 48 78.56±8.97 70.68±12.981) 29.00±12.22 25.90±7.891) 0.830±0.09 0.790±0.021)治疗后BMI(kg/m2)治疗前 治疗后腰臀比治疗前针药组 50 76.93±15.23 71.35±14.551) 29.12±8.33 24.28±10.561) 0.828±0.10 0.778±0.031)

表3 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含量比较(± s,mmol/L)

表3 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含量比较(± s,mmol/L)

TC TG HDL-C LDL-C针刺组 48治疗前组别 n 4.76±0.64 1.58±1.11 1.44±0.18 2.78±0.40治疗后4.75±0.65 1.48±0.66 1.54±0.18 2.35±0.36针药组 50治疗前4.69±0.76 1.65±1.23 1.42±0.18 3.35±0.59治疗后4.22±0.23 1.55±0.93 1.52±0.44 2.58±0.78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慢性过程,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精神苦闷、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就其发病原因是摄入热量过多而消耗太少,低能量代谢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中医学认为,肥胖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起居不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浊膏脂内生,进而致肺、肝、肾等功能失调,痰湿更甚。其病变涉及多脏腑、多经脉,是整体阴阳脏腑失调的结果。

本次临床观察以针药结合治疗为主,针药组及针刺组均有一定疗效,针药组疗效较好。在对单纯性肥胖规范化临床研究中总结出单纯性肥胖治疗是以针刺疗法为主要的治疗方法〔1〕。临床中常有病人提要求配合中药治疗,根据临床需要,本文总结出采用荷叶饮加减,主要组方中荷叶有健脾除湿之功效,是减肥主要药物。荷叶动物实验表明,荷叶生物总碱具有明显的减肥降脂作用,用药后反映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如肥胖指标指数、体脂和血脂都有明显下降〔2〕,配合茯苓,泽泻,陈皮健脾、除湿,消肿等功效。通过本次研究,中药治疗可以配合针刺起到较好疗效。

TC、TG、LDL-C超过正常或同时HDL-C低下称为血脂异常,它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了血脂代谢紊乱状态〔3〕。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现象等出现异常和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4〕,实验表明,电针可以降低下丘脑型肥胖大鼠血清胰岛素(Ins)含量,减轻IR,从而改善肥胖大鼠脂肪代谢的紊乱状态,电针结合饮食调整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是引起脂肪组织IR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之,针灸可以从多角度、多靶位对机体进行综合性的良性调整〔5〕。这表明针刺方法治疗肥胖可以改善肥胖患者体内异常的物质代谢及紊乱的内分泌系统,促进其生物效应的发挥,从而调节进食,增加机体能量代谢,产生了减肥减重的疗效。本研究表明针刺加中药治疗疗效确切肯定,针刺加中药结合更加能有效提高治疗肥胖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该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 谢长才,符文彬,孙 健,等.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规范化方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751-3.

2 刘大力,董艳君.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9):143-4.

3 李筱雯,艾 华,张宝慧,等.有氧锻炼结合饮食控制减体重对肥胖者血抵抗素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4):399-403.

4 徐 斌,刘志诚,张中成.针刺治疗肥胖临床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中国针灸,2004;24(2):129-33.

5 杨 晖,李 艺,程 玲,等.电针与饮食调整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5):546-9.

猜你喜欢
针药肥胖症单纯性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与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