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绿道的特色规划设计实践谈深圳大鹏绿道规划设计的审美量化

2013-10-31 08:17何昉李辉锁秀
风景园林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鹏绿道新区

何昉 李辉 锁秀

HE Fang LI Hui SUO Xiu

图01 绿道——自然之道

广东作为今日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和发达的地区之一,绿道——人与自然主动平衡的方式,顺势而生,并在岭南大地轰轰烈烈的全面展开,为中国绿道规划建设探索了一条特色途径。

1 绿道的东方智慧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各适其天”。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家学派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创始人为老子。《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道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认为人类存在的根本在自然,道是其旗帜。即行亲近自然之道。

众多的中国古代绿道实践,离不开先人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有着洞如观火的理解。先秦时期,圣人贤哲开始不断完善的中国哲学体系,包含了许多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可以说,中国绿道思想渊源深厚,指导着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绿道通常定义为线形绿色开放空间,依托河滨、溪谷、山脊、景观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连接重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节点,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从区域性层次而言,它在连接破碎的自然空间、重组自然生态系统上,具有重要意义。

绿道兴起和发展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是人类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引来对文化的“回望”和对地方文化的关注与反思(图01)。

2 广东绿道规划建设实践

英国著名规划师、教育家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曾意味深长地反问“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建设不能保护有价值的植物群落和动物栖息地?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这些自然的生态环境来构建城市的开放空间,让城市居民世代享用?”广东在全国开风气之先,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给出了他所期盼的答案。珠三角绿道网建成后,“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图02 大鹏新区景观片区划分

图03 大鹏新区景观美学评价结果

图04 大鹏新区生态片区划分

通常,河流、山体、田园和海岸是生物多样性、景观独特性的集中地带,同时也是人们休闲向往的地带。珠三角绿道网从大的地理环境分析珠三角整体的山海结构,加强山海之间的联系,加强内层生态屏障跟生态核心的联系以及加强3条主水廊道的联系 。宜人的海滩、璀璨的岛屿及珠江八大出海口等所构成的滨海秀丽风光是珠江三角洲自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选线则尽量引至海滨。

深圳市绿道网以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连接了全市13座山体,15个风景名胜区,1 000个公园,12条河流,总长度超过252km的海岸线,深南大道、宝安大道等重要的景观性道路,串联起破碎化的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有助于完善生态网络,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

3 深圳最美海岸——大鹏绿道

深圳大鹏新区总面积294.18km2,森林覆盖率76%,是全市平均的两倍多,古树名木众多,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并拥有七娘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和排牙山自然保护区,是深圳仅存的一块环境破坏较少的“生态处女地”。同时其海岸线长133.22km,占全市1/2,山海风光、田园湿地、阳光沙滩、溪流水涧、古村聚落、历史遗迹等生态景观资源异常丰富,其中西涌沙滩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滩之一”。综合而言,大鹏新区为全深圳市生态环境最优秀、景观最优美的地区。

3.1 基于中国传统风景审美评价

中国对山水风景审美情有独钟,并将其融合于绘画、诗词、歌曲、哲学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风景审美认为自然山水之美主要表现为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音响美、朦胧美五大方面。规划结合中国传统的风景审美思想,对5类美学表现进行指标细化,赋予一定的权重,得出大鹏新区景观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01;并对大鹏新区山海城村格局进行解构,综合考虑山水格局、景观风貌和风景差异性,划分出14个景观片区,如图所示(图02)。

根据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所有景观片区进行美学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见(图03)。大鹏新区最美的地区集中在南澳办事处南部,集中了七娘山国家级地质公园、抛狗岭、红花岭等高大山脉,杨梅坑、东涌、西涌海岸等优美海岸线以及半天云村、鹅公村传统古村等优质景观资源。其次大鹏所城——排牙山——坝光一带具有较美的景观,大鹏所城、排牙山、银叶树风水林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优美度和独特性。

表01 大鹏新区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

①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在综合考虑了大鹏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土地利用分类和行政单元划分等因素,划分了22个生态片区(图04)。生态系统服务质量评价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最系统全面的方法之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通过生态系统及其中的物种提供的有助于维持和实现人类生活的所有条件和过程。通常分成4个层次17类内容。规划基于对大鹏新区生态系统现状,重新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分体系(表02)。

规划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各生态分区进行评价,按照生态环境质量的特点,设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级别,并将打分结果乘以各指标权重得出评价结果(图05)。大鹏新区的七娘山、排牙山和抛狗岭等山林地区,笔架山、犁壁山等山林的生态环境较为优秀。而葵涌、大鹏、土洋、溪涌等社区城镇分布比较集中,生态质量相对较差。

② 基于生态-美学综合评价的绿道规划

根据对生态和景观定位的不同,分别对景观美学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成3个等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为:极高、较高、中低级别;景观美学评价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各级别对绿道的指导意义如表03所示。最后综合两个评价结果,对大鹏新区进行生态-美学综合分区(图06)。

图05 大鹏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图06 大鹏新区生态-美学综合评价分区

大鹏新区绿道规划目标为南中国最美的绿道,根据大鹏新区绿道规划的生态性、可行性、多样性、便利性、连续性、安全性原则,对各综合评价分区设定生态质量和美学评价指导原则,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串联了风景最优质的地区。依照对综合分区的绿道建设指导原则,并综合考虑景观资源点连通、居民交通便利和安全出行等因素后,为建设富有中国自然观与审美观的绿道提供了依据。建成后的大鹏绿道与山海风光融为一体,成为生态观光的热点。

根据分区结果可见,七娘山和排牙山生态质量和风景质量均极高,为大鹏新区极具山海风光特色的代表地区。大部分沿海地区,如东涌、西涌、鹅公湾、杨梅坑等海滩,在拥有最美风景的同时,生态环境也相当优质,为旅游度假的首选。而大鹏和葵涌城区由于城镇较为集中,生态质量和风景质量均低于其他地区。

根据大鹏新区绿道规划的生态性、可行性、多样性、便利性、连续性、安全性原则,对各综合评价分区设定美学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指导原则(表04)。

依照对综合分区的绿道建设指导原则,并综合考虑景观资源点连通、居民交通便利和安全出行等因素后,得出大鹏新区绿道总体规划选线。

3.2 绿道——回归中国健康城镇化的人文关怀

将绿道作为国家战略是一种理想化的正向的思维、基于之前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受制于汽车与快速道路,既成的物质空间的事实再掉头重新反省绿色基础设施的布局空间,在中国这么个人口密集,人居生态资源贫乏的国度,绿色的逆向生长才尤显重要。在即将城市化的区域,农田绿地应该好好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城市集约发展,各自分工定位的双赢局面,让农村合理包围城市,布局理想的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引导生态文明成为未来的主流,未来的绿道,应从构建大的区域生态安全,到建立宜人的城市慢行系统,开启新的价值标杆,引领人类自身走向生态关怀的终极视野。

表02 大鹏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表03 大鹏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表04 大鹏新区生态-美学综合分区绿道指导原则

[1]Stephen Skinner.Kiss Guide to Fengshui[M].New York:Dk Publishing,2001.

[2]Fabos J G.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8.

[3]广东省住房与建设厅,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等.珠三角绿道网络规划纲要[Z].2010.

[4]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建设与保护专题研究[Z].2011.

[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等.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Z].2010.

[6]何昉,锁秀,高阳,黄志楠.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0-73.

[7]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珠三角绿道网网络化专题研究[Z].2011.

猜你喜欢
大鹏绿道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
Prediction ofroadheaders’performance using arti fi cialneuralnetwork approaches(MLP and KOS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