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主穴、配穴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0 例

2013-11-21 08:01
中医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配穴中脘肥胖症

陈 利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穴位埋线是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节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引起的肥胖,属于非病理性肥胖。穴位埋线减肥的临床疗效是非常明显的,且优势明显,说明穴位埋线是单纯性肥胖病有效的 治疗 手 段 之 一[1]。2012 年7 月—2012 年12 月,笔者采用特定主穴、配穴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0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针灸科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9 例,女21 例;年龄平均(28.51 ±13.28)岁;病程 平均(60.0 ±4.1)d。对照组30 例,男15 例,女15 例,年龄平均(28.43 ±12.85)岁;病程平均(60.0 ±4.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疗效标准》[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标准体质量的计算方法:[身高(cm)-100]×0.9(kg)。超过标准体质量的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质量的31%~50%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质量的51%为重度肥胖。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饮食和有氧运动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特定主穴(中脘、章门、丰隆)和配穴(天枢、大肠腧、上巨虚),穿刺针穴位埋线治疗。①主穴:中脘、章门、丰隆。配穴:天枢、大肠腧、上巨虚。加减:月经不调者,加次髎;便秘者,加足三里;上肢及下肢肥胖者,局部取穴。②埋线方法。无菌埋线包(弯盘1 个、剪刀1 把、镊子2 把、5~10 根2 寸长剪过尖头的针灸针、100 mL不锈钢杯2 个,纱布2 块),规格为8 号的无菌注射针针头,规格为2-0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医用羊肠线),无菌手套,无菌口罩,10 mL 氯化钠注射液。埋线室严格紫外线消毒后,令患者躺在手术床上暴露埋线部位,局部严格常规消毒,采用规格0.8 的一次性医用无菌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 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将羊肠线剪为1~1.5 cm放入针管前端,对准穴位,快速穿透表皮,得气后,缓缓边用毫针推羊肠线,边退针管,将羊肠线留在穴内,出针后用棉签按压片刻以防止出血;贴防水胶布固定保护,防止感染。嘱患者胶布2 h 后可揭掉,埋线后24 h内勿洗澡,多喝水,忌食辛辣之品。自第1 次埋线后,每15 d 埋线1 次,4 次为1 个疗程,女性避开月经期,观察体质量变化。两组共治疗1 个疗程。

4 疗效判定标准

于治疗结束2 周后判断疗效。完全缓解:体质量下降已达到标准体质量,或在超重范围内,有关症状消失。显效:体质量下降5 kg 以上,有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体质量下降3 kg 以上,有关症状减轻。无效:体质量下降不足3 kg,有关症状未减轻。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 结 果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1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 讨 论

肥胖症不仅影响人的形体美观,也是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肥胖症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2 类,前者不伴有明显的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临床上最为常见;后者继发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或与遗传、药物有关[4]。中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症多因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多,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湿热内生,留于孔窍肌肤,导致肥胖;久坐少动,久坐伤气,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呆滞,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致肥胖;七情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也大,一则心宽体胖,一则肝郁脾虚。这些总的来说,是脏腑不协调导致的。中脘为八会穴之腑会,章门为八会穴之脏会,中脘配章门,二者共同调节五脏六腑功能;又中脘为胃之募穴,章门为脾之募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腹部的腧穴。肥胖的形成主要基于脾胃失调、运化功能减弱,因此,调节脾胃功能,可达到减肥目的。丰隆为全身祛痰要穴、减肥要穴。丰隆属于胃经,是胃之络穴,又联系脾经,丰隆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祛湿除痰的效果。丰隆穴是化痰要穴。中医之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痰一般是指呼吸道分泌物;广义之痰指内痰,它的形成主要是体内的液体在致病因素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功能,逐步凝结成一种对身体有害的痰,这种痰是咯不出来的,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主穴选中脘和章门,调节脏腑功能,协调脾胃,再配以丰隆,祛痰除湿,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此外,配穴可选择天枢、大肠俞和上巨虚,分别是大肠的募穴、背俞穴和下合穴。糟粕不能及时传导,痰湿不能及时祛除,留于体内仍会导致肥胖。

[1]姜军作,衣运玲,王慧娟,等.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有效机制和优势特点[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0,19(2):274.

[2]全国第三界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疗效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690-6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3 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4]石学敏.针灸学[M].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配穴中脘肥胖症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循证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针灸资生经》五腧穴之井穴应用研究*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胃食管反流病与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