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需求的调查研究

2013-11-27 04: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肺结核住院心理

芦 颖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建国以来,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又呈回升的趋势。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且具有传染性。同时,因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患者思想压力大,易产生自卑、抑郁、恐惧等心理,对病情康复不利,有必要在对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因素与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为了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9名符合诊断标准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人,女性43人,年龄为32~54岁,平均(41.8±11.2)岁;文盲6人,小学文化26人,中学毕业或中专4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1人。排除标准:有精神科病史的患者;持续使用抗焦虑剂的患者(近3个月连续使用安定类、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抗焦虑药一周以上)。

1.2 研究方法

(1)肺结核住院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生活方式等。(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9个因子,共90个条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由1至5逐渐增高。量表中各症状效度系数为0.77~0.99(P<0.01),表明该量表是行之有效的。(3)患者需求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患者的需求内容包括饮食指导、住院环境、活动休息指导、心理指导、预防知识、与医务人员交流、出院指导等。在发放问卷调查表时,于患者入院次日由专人发放,并进行解释,由患者亲自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资料数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与常模情况比较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正常人群相比较(P<0.01),详见表1。

表1 肺结核患者SCL-90评分与常模比较(,分)

表1 肺结核患者SCL-90评分与常模比较(,分)

项目 肺结核患者(n=89) 常模组(n=1 388) t P强迫症状躯体化敌对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恐怖1.62±0.29 1.76±0.48 1.94±0.62 1.72±0.53 1.46±0.56 1.96±0.48 1.59±0.49 1.79±0.39 1.58±0.49 1.52±0.56 1.27±0.47 1.36±0.52 1.40±0.57 1.55±0.60 1.29±0.42 1.23±0.52 1.19±0.40 1.13±0.40 7.23 11.15 3.84 8.28 8.43 6.37 5.65 4.75 5.67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肺结核患者心理需求情况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需求情况,详情见表2。

表2 肺结核患者入院需求的程度情况(n=89)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证实,肺结核患者强迫症状、躯体化、敌对、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恐怖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从临床上观察,肺结核患者多脾气暴躁、好激动、以自我为中心,病程迁延后,对家属依赖性增强,行为退化[1]。有研究显示,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这与本研究相一致[2]。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担心病情恶化。随着患者症状加重,患者担心发生咯血等,这就使患者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它是造成患者抑郁、焦虑的直接原因。有调查显示,患者之间有一种同命相连的情感,病友的死亡往往使他们联想到自己,从而容易产生焦虑[3];(2)角色的改变。患者反复住院,影响了事业发展、家庭生活、婚姻和生活质量,特别对于一些中年患者,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3)经济负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目前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后,医疗费用是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以及敌对情绪的非常重要的因素[4];(4)失落心理。患者长期患病和住院,心理上产生了失落感,希望得到家属、朋友、护理人员的关爱,而当患者的需要被忽视时,就挫伤了患者的自尊,从而使其倍感失落。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5]。本调查结果显示:在肺结核住院患者的需求调查中,生理、安全需要对于肺结核住院患者的意义很重要,是患者所普遍关注的。医护人员是患者所依赖的健康保护者,可以为患者解释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心理支持[6]。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不仅需要护理学知识,还需心理学知识[7]。这说明患者需求的增加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护士的工作已经成为集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卫生服务,有待今后不断完善。

[1]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42.

[2]任彦微,徐慧,宋小东.70例肺结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3):135.

[3]曾珂.102例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94-96.

[4]张秀英,秦翠平,王群.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08,27(12):64.

[5]Van Onselen J.Acne management and Patient support-a nursing concern for all[J].Br JNurs,2010,19(1):18-23.

[6]满力,高明金.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5-206.

[7]刘青兰.舞钢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2):161-162.■

猜你喜欢
肺结核住院心理
妈妈住院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