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创新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2013-12-05 08:13孙天仁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2期
关键词:城镇化财富金融

孙天仁

9月27日,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第六届年会在瑞士举行。会议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制度创新、金融创新、贸易创新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活力来自创新,中国在技术创新上已有了长足进步,制度创新将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创新还将惠及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活力来自创新

改革发展与创新紧密相连,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理念、制度和机制创新。

在全球经济从谷底艰难爬升之时,人们都在谈论“创新”。论坛主办方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的高级项目官员成帅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处于价值链上游还是下游,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能更快地摆脱危机,进而抢得先机。创新对全球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从未像现在这样生死攸关。

美国均富会计师事务所和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日前联合发布的一份全球活力指数排名颇受瞩目。中国在这项包括22项商业和经济数据的综合榜单上名列第三,不仅和众多发达经济体比肩,而且远远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中国经济的活力正是来自创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芬克在论坛上指出,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像中国这样重视创新发展并投入巨大力量。资料显示,1993到2009年间,中低收入经济体在全球研发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增长了13%,其中中国贡献份额超过10%。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的国家。芬克说,研究表明,中国、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发明家、创新人才。目前中国在技术创新上已有了长足进步,在一些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如中国电信企业、太阳能产品等。

不过,包括芬克在内的6位嘉宾都认为,中国的创新应该更有效率,应该改善创新政策环境,以吸纳优秀人才,提高创新质量。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终身教授拉赫曼对本报记者说,中国要寻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势在必行,但是创新质量不可以申请专利数量论高低。

金融创新惠及世界经济

新型城镇化为中国经济带来的一系列增长点,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成帅华认为,高品质城镇化要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真正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让城乡之间的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差距缩小。同时,城镇化要有民间参与,而不仅仅是自上而下推动城镇化进程。

当新型城镇化遇到中国经济升级版时,则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创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就提出了土地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思路与可行性。

还有,今年以来金融领域的多项改革突破引发全球各方关注,其中利率市场化改革尤为引人瞩目。亚欧私募股权基金A CAPITAL创始人龙博望告诉本报记者,中国金融市场存在融资效率低的问题,这需要推动金融创新。

包括龙博望在内的金融界人士对刚刚建成的上海自贸区十分感兴趣。他们认为,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了在自贸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这种改革值得欢迎。

瑞士银行家协会一份最新报告称,过去10年,中国的金融财富迅速增加,金融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高净值个人数量已超过100万。未来10年,中国约有8300万大学毕业生。中国公民将积累一定金融财富,并且需要投资机会和财富管理服务。目前,中国市场上推出的财富管理产品数量已显著增加。

瑞士银行家协会辛里奇?希格曼博士表示,中国经济将保持增长势头,同时也会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转变,产生数以亿计的中产阶级。他认为,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将继续投资中国和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因为相对欧美经济的缓慢低速增长及大多数发达地区的低利率环境,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增长前景更为有利。

猜你喜欢
城镇化财富金融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新财富500富人榜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