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循:建一个诗意的兰馨茗园

2014-01-04 00:42郑瑶瑶
茶博览 2014年5期
关键词:茶厂茶园贵州

本刊记者 郑瑶瑶

2011年4月29日,星期五,英国伦敦。

象牙色的真丝婚纱、镶金带银的四轮马车、泰晤士河畔哥特式的婚礼教堂……

一场盛大的世纪婚礼成了城中唯一的热点。

而在这1605平方公里之外的土地上,超过30亿人正兴致盎然地关注着婚礼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当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们在欣羡着童话般的爱情照进现实,对皇家婚礼上奢华的西方元素不断发出惊叹之时,作为这场世纪盛典的主角,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却对一份来自中国的新婚祝福欣喜不已:这是来自中国贵州的一套茶具和一罐茶叶,名“点犀红”,喻“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对这对王室新人心心相印、恩爱幸福的诚挚祝愿。

此刻,礼物的赞助者,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循,正远在8800公里之外的“八山一水一分田”间,坐拥满室的兰花馨香,用极富诗意的笔触,为兰馨茶业的发展蓝图书写着浪漫的诗篇。为这对举世瞩目的新人送去“茶礼”,只是为实现他胸中这幅宏伟蓝图,所预埋的伏笔。

兰之初现:弃教从商为做茶

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天然为茶而生的自然环境令人嫉羡,也让贵州成了名符其实的茶叶大省。距贵州茶叶大县湄潭县城6公里处的核桃坝村,被称为“中国西南茶叶第一村”,金循就出生于此。

这里的村民世代种茶、卖茶,以茶为生。金循的母亲是湄潭茶厂的一名员工,一生事茶,即便于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也寸步离不开茶,做起了茶叶贸易。

金循便是在嘹亮的茶歌和散不去的茶香熏陶中长大的。

大学毕业后,金循首先被分配到了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湄潭酒厂工作;后来酒厂因经营不善而破产,金又被分配到当地一所中学任政治老师。或许是天生的冒险因子在不断作祟,又或许是见证了酒厂由盛转衰、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失败的反思萦绕脑海挥之不去,相较于手上的教鞭,金循似乎对企业经营的热情更加浓厚。

当时,卖茶难是老家茶农最头痛的问题,恰逢县里开始重视茶产业发展,“创办一个茶企业”的想法呼之欲出。金循是个实干派,做好决定后立马跟学校申请了勤工俭学,风风火火出校门办起了贵州省湄潭县兰馨制茶厂。

1996年的湄潭,茶叶加工十分落后,主要采用传统手工工艺,根本无法与茶叶大市场对接。“若要做大茶产业,必须集中优势突破加工。”金循心想。可刚刚创立的兰馨制茶厂只有2万多元的启动资金,既买不起厂房,也买不起设备。加工突破从何做起?整整一年,兰馨制茶厂都走不出困境。

这个养着10来个工人的制茶厂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一筹莫展间,金循突然想起了母亲的业务伙伴们。凭着不俗的阅历和对企业经营的独特见解,母亲的业务伙伴们与金循向来投缘,非常聊得来。何不去游说这些“大款佬”注资茶厂呢?

想法刚刚在脑海里成形,下一秒,雷厉风行的金循已经在喝着茶,游说着这些“款爷”们投资茶叶加工设备赚钱了。

被泼了无数盆冷水后,金循遇到了江苏溧阳一壶春茶业有限公司的蒋庆松。蒋在贵州买了多年的茶叶,对贵州茶叶的品质称赞不已,但却苦于这里的茶叶加工太落后:“这里的茶叶加工不符合标准,成茶品质参差不齐,运气好的时候可以买到很多好茶,运气不好半天都找不到茶,质量这么好的茶却没办法批量销售,好可惜!”

两人一拍即合。

蒋庆松当即垫了一笔钱,带着金循先后到浙江买先进的加工设备,到江苏请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依托本地天然的好品质茶叶,按照江浙一带的采摘标准和规范的加工方法,兰馨制茶厂为外地茶企做起了茶叶代加工,经营逐步迈入了正轨。

兰之萌芽:抢占先机做品牌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君子若兰,德才双馨”,是金循为兰馨制定的企训。而说起“兰馨”二字的起源,却有着一个比企业内部处处绽放着的兰花还要浪漫的故事。

学生时代的金循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最爱读的便是现代朦胧诗。大学时结交了一位有着兰花般优雅气质的女朋友,金循喜欢唤她“兰若”。热恋中的男女最不吝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恋人的爱慕。为你写诗,无疑是最浪漫、最刻骨铭心的一种,从古至今,不外如是。甜蜜爱情分泌的苯多胺让金循才思泉涌,情不自禁间,他提笔为女友创作了几百首情诗,后整理成集,取名《兰馨集》。

1996年,金循将制茶厂的厂址选在了湄江之滨的泽溪口,正好毗邻湄潭老八景之一的“泽溪兰吹”。茶与兰平和含蓄、宁静致远的神韵相通,金循欲取兰香之意,冠企业之名。此时,恐怕再没有哪个字眼比“兰馨”更合适了。

从当年制茶厂的建立到今天的兰馨茶业有限公司,一路执着,一路耕耘,金循带领兰馨公司走过整整18个春秋。

18年来,兰馨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旗下已有8家子公司,兰馨雀舌、兰馨金尖、兰馨100三大系列产品名扬省内外。而兰馨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与金循独到的商业嗅觉、迅疾的行动力以及由始至终对创新的坚持密不可分。

2001年,作为茶叶大省,贵州的茶叶90%都是作为原料茶销售。“大量的贵州茶叶销往了全国各地,可你在琳琅满目的茶叶柜台前看再久,都找不到一丝贵州符号。”做茶做得越久,对茶越是痴迷的金循因为这种现象很受伤。

“贵州茶迟早是要做品牌的。”

金循坚信着这一点,并身体力行,率先做起了茶叶品牌。这一年,金循对兰馨的发展战略做了重大调整,将原先以代加工为主的模式改为了“代加工和培育自家品牌齐头并进”的新模式,并引进新股东,将兰馨制茶厂改制成了兰馨茶业有限公司。

这样的大调整引起了原股东们的反对:“散茶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变?”

“再困难也要创建自己的品牌。”

有了这样的动力,金循顶着巨大的压力,将这兰馨茶业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变革贯彻落实了下去。

做品牌就要组建专门的经销团队,与超市商场打交道,设计形象包装,挖掘品牌文化……而这些对当时的金循来说都是如此陌生。要让品牌脱颖而出,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金循视创新为兰馨的动力之源。

尽管贵州基地发展超前,但加工治理却十分落后。若要在那么短的采摘期内加工好那么多茶叶,加工技术上必须要有所突破。兰馨为此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引进先进的流水线设备,提高了茶叶加工的效率,并看准名优茶精加工这块空白市场,利用先进的拼配技术提高名优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如今,兰馨已有包括电热与微波杀青新工艺、365天零距离保鲜绿茶工艺等在内的30多项专利技术,技术创新远远走在贵州其他茶企的前列。

如何将贵州600多万亩茶园产的茶卖出去,也是贵州茶企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2009年,当在全国大行其道的电子商务还未在贵州兴起时,金循就在公司内部成立了电子商务部门,用当时看来超前的理念在阿里巴巴、天猫、京东商城、1号店等网络平台上开设兰馨茶业官方旗舰店。2013年,兰馨茶叶网上销售额就达到了1千万,而贵州全省去年茶叶网上销售的总额也仅为3千万。

今年,金循还在深圳专门成立了一个电子商务公司,要利用深圳更专业的人才和更方便的服务做大做强兰馨的网络营销。

兰之绽放:打造一个年轻人的茶世界

兰馨的每一步跨越,都进一步证实了金循超前的商业意识和敢为人先的气魄。每当提起金循的“先见之明”,这个自信得侃侃而谈的男子总是无比谦虚:“走在前面并不能说明我有多么聪明,我只是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创新。”

而金循的创新并不仅仅止步于企业的加工和销售。当这个西装笔挺、镌刻着岁月般沉稳的儒雅脸庞又浮现出青涩的笑容,像描述美好初恋般向你描述着他将要为年轻人打造的茶世界时,你也会不自觉地被感染,然后去到他所描绘的那个诗意的世界中。

“我要把茶园打造成爱情公园。”在金循的爱情公园里,茶叶将被设计成容积为9.99立方米的爱心。“新人在结婚时可来定制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茶,结婚纪念日还可来定制999克的红茶或者999克的红茶酒。”

999,象征爱情长长久久。金循也早已为这个主攻爱情线的系列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点犀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美。

爱情公园目前还只是金循的浪漫设想。但若把这等同于天马行空的空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浪漫的诗人,做起事来却是十足的现实派。

在英国威廉王子大婚之际,金循通过一名留英女大学生将这罐“点犀红”茶叶随一套茶具一起送给了这对新婚夫妇。此事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十几万的网友跟帖。“这是为推出‘点犀红’这个品牌预埋的伏笔。”回忆起当时的热烈反响,金循满脸骄傲。

为了抢占年轻人市场,兰馨旗下专门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贵州兰馨时尚茶品有限公司。“对于80后90后00后来说,与身心健康和感官愉悦结合的茶文化可能比‘唐诗宋词’般的茶文化更能促使他们去喝茶。”兰馨时尚茶品有限公司为迎合年轻人,专门推出了便捷的袋泡茶,并推出了三角茶包等多种时尚包装,为饮茶者营造更多的视觉享受。

除此之外,金循还为这些“年轻”的茶品取了或清新或文艺或小资的名字:桂花与红茶的拼配茶叫“街头街尾”,玫瑰红茶叫“相遇太美”,柠檬绿茶叫“且行且悟”,还有介乎传统与时尚之间的“神秘贵州风”……

“对年轻人来说,一个名字就可能勾勒出他们当下的心态,引起一定的心灵碰撞,而这种碰撞就能让不喝茶的人端起茶杯。”谈起年轻人的心态,金循神采奕奕,脸上绽放着同样年轻的光彩。

年轻人是未来市场的主体,未来的茶叶市场必定要迎合年轻人的需求。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很多,而像金循这般已经在为这个未来市场做着现实尝试的却不多见。

如何让未来引领未来?

金循仍在孜孜以求,且行且悟。

兰馨四溢:搭建联盟平台,造一座智慧茶城

07、08年,房地产热席卷全国,不少朋友纷纷邀请金循进入这个赚钱的行业,都被他一口拒绝。“做茶做得久了,就会有做好茶的情结,老是琢磨着怎么把茶做得更好,再没有做其他的心思了。”

十几年来,当初和金循一起创业的很多企业如今早已无迹可寻,而兰馨却在不断突破创新中越做越好。“关于兰馨的发展,我们设想了很多方式和模式,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兰馨的风格也越来越清晰。”

说起兰馨未来的发展,金循又开始展示他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我们打算造一座中国智慧茶城。”这座智慧茶城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打造如公园般色彩斑斓的美丽茶园。贵州茶业的优势就是生态好,“我们要将这个优势具象地描述出来”。美丽茶园里,不仅有茶叶,还有果蔬和花卉,并且将安装有365天全天候监控的摄像头,实时监控茶园里每一株茶树的情况。而茶园的情况将实时上传到云端,不管顾客身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看到自己买的茶叶出自怎样的环境,也可以认准某棵茶树,购买指定茶树上的茶叶。除了将茶园管理透明化,摄像头还方便远在贵州大学、茶科所等处的专家对茶园实行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茶树状况,并指挥肥料的施用等,让原先随心所欲的茶园管理变成井井有条、精细化的管理。经过科学管理的茶园还将具有观光旅游的价值,可以实施茶旅一体的战略。

——成立一个智慧黔茶产销战略联盟。贵州有2000多家茶企,但90%以上是微型企业,大多以粗加工为主。“整合大家的资源,抱团合作,才能真正让黔茶走出大山。”目前兰馨已经与凤冈、湄潭的70多家小企业加入了联盟,兰馨提供一个精加工平台,将这些小企业的原料茶进行集中精制拼配,共同承接大的订单。同时,兰馨还能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让这些企业也能通过一个整合的平台来卖茶。

——充分依托现在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目前仅有10%是依靠电子商务来实现的。未来5-10年,依靠电子商务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能达到每年7、8万亿人民币。”谈起电子商务的发展,金循一脸坚定,“茶企业若不重视电子商务,未来将追悔莫及。”

智慧茶城听来让人热血澎湃,虽然设想美好,但毕竟还遥远。

在做着美丽茶城梦的同时,金循也已经在为实现这个梦想做着扎实的铺垫。

“今明两年,兰馨将整合旗下8家子公司,改制成集团,并准备在新三板上市。未来2、3年兰馨将会奠定发展的大格局。”

金循踌躇满志。

他坚信有了政策的引导,十几年的积累,以及一直以来用心布局的企业格局,必定能让量变引起质变,让兰馨焕发新的光彩。

正如此刻摆放在兰馨大楼内,酝酿了整个冬季,含苞待放的兰花,终将绽放,带来满室馨香。□

猜你喜欢
茶厂茶园贵州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湄潭茶园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茶园观色
云南中茶大事记
熟茶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