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效果分析

2014-01-24 14:32尹东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声像乳头状膀胱

于 企 尹东梅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效果分析

于 企 尹东梅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作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膀胱肿瘤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参照国际上对膀胱肿瘤的统一分期方法——TNM分期方法,通过对50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超声诊断,得出超声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达到98.0%。因此,本文得出:与其他检查相比,早期的腹部超声检查对于膀胱肿瘤的检查更具有优势,可以有效筛查、检测出膀胱肿瘤,为膀胱肿瘤的有效诊断提供参考,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

膀胱肿瘤;超声诊断;效果

作为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膀胱肿瘤多发于老年男性,且常见症状为有血尿,并且都是无痛的。患者见此症状便去就医,在多种诊断方法中,超声诊断是当前的常用方法之一[1]。较其他诊断方法,超声诊断的方法简便,并且膀胱为囊性结构、憋尿时腔内充满液体,为超声诊断提供了方便条件。同时伴随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超声仪器的诊断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大大提高膀胱肿瘤的诊断率。目前,超声诊断在临床医学上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不仅可以检查10 mm以上膀胱肿瘤,对于一些5 mm左右的肿瘤也能清晰可见,对膀胱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参考。本文通过对膀胱肿瘤进行超声分期检查,从而对早期膀胱肿瘤的诊断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共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均表现为排尿正常,并且有4 d~1年的全程肉眼血尿病史,通过相关病理学研究被证实为患有膀胱肿瘤。这些50例患者中,男性为35例,女性为15例,年龄在38~82岁。所有的病例患者都先进行了常规超声检查,之后再经膀胱尿道镜取活检。

1.2 方法

本文所选用的超声诊断仪型号为日本产Aloka-3500型,探头的频率为3.5 mHz[2]。本文所采用的检查方法为:患者的膀胱要充满液体,通过探头对患者腹壁进行直接接触扫查。患者要采取仰卧位,在他们的腹壁涂上藕合剂,让探头在耻骨上进行纵、横、斜及各种角度的扫查。在检查时,要注意观察膀胱壁是否有增厚症状、是否有蒂以及肿瘤的形态、大小等。本文参照国际上对膀胱肿瘤的统一分期方法——TNM分期方法进行分期研究。共分为四期,T1期肿瘤侵犯黏膜层或黏膜下层;T2期肿瘤侵犯浅肌层;T3期肿瘤侵犯深肌层;T4期肿瘤侵犯膀胱壁以外周围组织和盆腔淋巴结。通过进行分期研究,可以对肿瘤的手术方式和之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有效预测。

2 结 果

在这四期中,T1期共有患者6例,通过声像图可以看到患者的膀胱壁有局部增厚,且黏膜光带有连续性破坏现象。患者的肿瘤相对较小,边界清晰可见,膀胱内壁可以看见小的实性光团,其表面呈现出乳头状且带有蒂。其中有1例患者被超声漏诊,超声显示膀胱没有占位性病变。T2期共有患者18例,通过声像图可以看到患者的膀胱壁有明显的局部增厚,且膀胱内有较大的实性光团,其表面呈现出乳头状或者是菜花状,已经侵入浅肌层。光团的形态不规则,内部的回声也不均质,肿块的透声较好,基底层界限不清晰。T3、T4期各有患者13例,其声像图不能进行有效分型,膀胱内壁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实性强回声光团,且有的肿瘤光团比较大,会占据膀胱的1/2~3/4。通过声像图,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膀胱壁明显增厚,肿瘤已经侵入深层肌及浆膜层,且基底层出现连续性中断现象。同时,在膀胱壁以外的临近脏器,我们可以看到肿瘤光团。T4期的13例患者膀胱壁外侧均呈现出多个不规则的实性低回声区。

通过对50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其病理学诊断结果如下[3]:①膀胱内翻性乳头状肿瘤共有3例;②膀胱绒毛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共有10例;③膀胱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共有22例,其中一级患者有7例,二级患者有13例,三级患者有2例;④膀胱混合型癌有3例;⑤膀胱乳头状瘤有5例;⑥膀胱平滑肌瘤有2例;⑦膀胱乳头状浸润性腺癌有4例。在检查中,有1例患者膀胱原位癌超声没有检测出。综合诊断结果,超声诊断和病理活检的符合率达到98.0%。

3 讨 论

作为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病,膀胱肿瘤在临床医学上得到有效重视。膀胱肿瘤共分为三类,分别为上皮细胞性膀胱肿瘤、非上皮性细胞膀胱肿瘤和膀胱转移性肿瘤。其中,上皮细胞性肿瘤占到98%,其又以移行上皮乳头状癌多见,腺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较少见。对于非上皮细胞性肿瘤则相对罕见,多发生在间质组织,且多为肉瘤[4]。临床上多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可为间歇性,偶伴发尿急、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以三角区和两侧壁多发。目前认为超声为诊断膀胱肿瘤的筛选和诊断的首选方法,它对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内部回声、边界等可以准确描述。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也可以提供重要信息,为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结合超声在肿瘤内部及基底部发现点状、短棒状、分叉状的血流信号,对肿瘤的确定诊断更有帮助。

对于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报道,大多比较注重对符合率的分析,而忽视了对肿瘤浸润程度的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的超声工作者对自己要求不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只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就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的更细致,就能为外科大夫提供更好的手术方式,就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膀胱肿瘤的声像图主要呈现以下特征:膀胱的内壁有乳头状的光团凸起,并与膀胱内壁紧密相连,光团的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表面会有强光斑附着,其后方回声可有衰减。在进行超声诊断时,要注意进行多个切面,向膀胱顶、颈部侧动探头,增大扫查角度,有可能提高小肿瘤的检出率及对膀胱壁改变的观察。

通过本文的病例观察分析,超声诊断因其操作的简便性、诊断的迅速性和对患者的无损伤性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膀胱疾病的诊断,成为首选方法之一。当前,超声诊断技术不断提升,显像仪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能对膀胱肿瘤的大小、形态等进行清晰扫查,为临床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综上所述,与其他检查相比,早期的腹部超声检查对于膀胱肿瘤的检查更具有优势,可以有效筛查、检测出膀胱肿瘤,为膀胱肿瘤的有效诊断提供参考,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

[1] 陈凤玲.小儿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5):125-126.

[2] 梁先兰,李镔.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 77-78.

[3] 陆英慧,吴卫华.膀胱肿瘤35例B超分期[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30(2):99-100.

[4] 陈惠珍.超声诊断65例膀胱肿瘤[J].实用全科医学,2005,3(3): 271-272.

R737.14

:B

:1671-8194(2014)08-0127-02

猜你喜欢
声像乳头状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膀胱镜的功与过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