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物流规范发展对策探讨

2014-02-04 06:19李伟军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物流业规范化物流

李伟军

摘 要:

进入WTO之后,随着货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相当一部分的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国际化贸易的前提下国际化的物流成为现实。但是在物流领域中国无疑仍无法完全实现物流的规范化发展,就物流规范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物流;规范化;国际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79-02

1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2 物流规范化的发展现状

从总体来看,中国进入WTO已经10年有余,这些年中国物流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加使中国在世界上出口的国家中名列前茅,并且一直处于上升发展中。尤其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和配送中心已渐渐接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且已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企业,它涉及很多方面如:运输、包装、存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分类配送等多个方面。物流的问题体现在传统的物流业被分成好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在很多情况下造成问题的产生。这就是一直以来物流滞后效率不高的问题所在。但是相比初期的物流,如今的物流企业已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2.1 物流的基础设施能力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行业、储存设施、货物的包装与搬运都有了很好的成绩。另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量逐年递增,这为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世界制造业中心快速转移到了中国。

2.2 物流的效率并不理想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现代企业竞争也日益加剧,客观上要求企业产品的流通速度要快。但很多中小企业在流通过程中储存、包装、运输要求不高,不像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有特殊要求,如生物,医药,食品在物流过程中要求保温,保鲜,IT产品多为空运。与此相比,中国的中小企业物流的速度比较慢,成本也比较高。从仓储方面看,企业仓库空间浪费大、保管不合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仓库仅具有传统的存储功能,还未向流转型转变。由于小的企业产品数量难成规模,物流手段不足,营销渠道不畅,在组织物流活动中很难受益或受益不大。

2.3 当今物流的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4 物流发展环境需要改善

物流属于复合性产业,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导致物流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体系和执行规范。针对这个问题虽然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但是具体的落实仍需要严格执行和企业的自觉遵守。

3 国家化背景下中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物流业与国家化的物流公司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物流系统的不完善

物流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仍然没有实现,很多物流公司还是会出现“批条式”和“跑腿式”的办事方式。物流信息不用电脑分享、记录和备份,使各个环节严重的脱节,这样大大降低了物流效率。

3.2 物流的费用太高

(1)装卸搬运费用。

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物流的每个环节上都需要人工或者设备的搬运。管理装卸搬运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管理物品的存储、如何减少搬运装卸过程中商品的损耗率、如何减少装运时间等方面。但是目前的很多企业公认的的作业方式仍处于原始状态,有很多装运漏洞,比如搬运混乱、仓库空间设置不合理、重复搬运和无效搬运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搬运效率的下降,并且还会损坏物品。

(2)存储费用高。

仓库平面布局安排的不合理导致了物流公司内部的存储费用过高,形成了资源浪费。物流企业没有考虑到前后商品衔接和商品的安放,杂乱堆放、混合码乱放、出入库过于复杂很多物品长期其存放不去管理。这样的轻卡U难怪很多企业都存在,需要系统的管理。

(3)运输费没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般来说物流过程中运输费用占据最大的比重,但由于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力度,没有独立的核算运输成本,企业只是单纯地追求货多量大,不懂的批量的分配和派送,在人力和物理上都赞成了不小的浪费。

3.3 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公司的管理制度松散并且用人制度不合理,很多员工处于拿着工资不干活的状态,工作不负责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4 国家化物流背景下规范化发展的建议

4.1 物流标准化管理

物流的货物量多品目杂乱,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所谓标准化管理有流程、操作、服务的标准化等等。首先要缕清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将流程一一分解,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执行标准。最好是企业内部实行条码管理,条码为线索存入电脑,根据企业的流程和企业目标进行跟踪管理。

4.2 运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合理的运输不但能节约运输成本还能避免资源浪费,这是提高运输效率的办法。中国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是货物装载量完全没有达到最大装载量。应该注重货物运输的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便利性,提高包装技术和装运技术都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使运输更加合理。

4.3 仓储方面的规范化

第一仓储方面要进行改造,是指符合现在化物流的仓储要求,仓储技术的改造是实现装卸搬运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第二建立完善的仓库管理系统,世界上成功的企业经验表明,只有采用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能力,建立一个高效的数据共享平台,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极大的便利。可既是对企业进行高效的管理和数据的远程传输。对于决策者好的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预测、控制和分析的基础数据。这样的管理系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他的成本,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客户服务,还赢得了客户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第三实现信息处理的规范化,信息管理的不全面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影响,在国际化的物流背景下企业对I型逆袭的管理也应该有一定的技术改进。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管理、作业、控制中的一体化。这样更好的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例如:条形码,这是普遍的一种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数据库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企业资源管理即ERP管理,这是兼顾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的高级信息处理技术。

4.4 物流人才的规范

企业的核心是人,认识企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力,因此是否拥有合格的企业管理人才、技术过硬的信息管理技术,是企业是否能走得长远的关键因素。

5 总结

进入WTO之后,随着货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相当一部分的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国际化贸易的前提下国际化的物流成为现实。但是在物流领域中国无疑仍无法完全实现物流的规范化发展。在国际化背景下物流公司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想要获得市场占有率,就要努力提高自身发的服务质量。具体表现在拥有最快的,速度、最合理人性化的价格、规范的的企业发展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规范化的物流管理手段,是当今物流企业发展的必要道路。

参考文献

[1]宋柏.跨国公司全球物流运作与管理[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

[2]孟于群.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及案例评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付伟.物流公司规范化管理工具箱[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97-127

[4]雷丽芳.物流客户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39.

[5]张春亮.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

猜你喜欢
物流业规范化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