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改革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适应性分析

2014-02-05 06:20林正展王义勇肖巧玲
中国考试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生代自学农民工

林正展 王义勇 肖巧玲

自学考试改革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适应性分析

林正展 王义勇 肖巧玲

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自学考试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可行性的分析,提出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模式的改革建议,以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需求,促进自学考试持续健康发展。

自学考试;新生代农民工;适应性教育

自学考试是将教育教学和考试认证功能集于一体的教育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教育开放性。它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同时,又结合现代教育模式,创造了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自学为基础、辅之以社会助学或自学辅导的教育形式。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存在强烈的继续教育学习需求。自学考试由于其具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相比其他教育形式,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1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一词。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龄在16岁以上,生长于农村,接受过义务教育,现今在城市务工的年轻农业户籍人口。[1]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困难和现实原因,其继续教育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1.1 现实需求多样,教育供给脱节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统计,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2]文化程度的提高驱动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生活、改善生存状况的渴望。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具有强烈的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目前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主要是专业技能知识(69.7%)、法律知识(54.7%)和文化知识(47.8%)。[3]这种需要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细微的差别。左斌营在对福州外来工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也显示35%的农民工选择学一门技术,17%的农民工表示想学习创业知识,而另有19%的农民工表示不知道学什么好。[4]这些调查均体现农民工在强烈地期望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的同时,由于缺乏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和对自身需求的定位,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将使得我国现有的继续教育内容难以捕捉农民工现实需求的变化,造成教育与现实脱节的现象,进而影响农民工主动寻求继续教育的途径、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此外,不考虑自身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地选择学习内容,将有可能出现“学而无用”或“学难应用”的情况,不仅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的前景,还会给继续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次,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为继续教育机构的均衡办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进而可能造成教育的供给与现实需求脱节的局面。如李建华[5]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的研究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接受继续教育时,不同教育水平的人接受同一层次的技能培训和知识学习,由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存在较大差距,影响继续教育的整体效果。此外,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意识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差异和变化,但是出于成本考虑,并未根据农民工个体需求的差异作出实质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导致继续教育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

1.2 需时间和资金,农民工支付难

参加继续教育需要相应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由潜在教育需求向现实教育需求转化比较难的主要因素。首先,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水平不高且缺乏相应的技能,他们只能选择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的工作,很难挤出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资金投入继续教育。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聚集在距离城市比较远的城乡结合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很不便捷,这也导致了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育培训。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成本也逐渐增加,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必须通过更长时间的工作方能维持现有的生活,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需要相应的付出。若他们支出一定的资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那么为保证该项资金就必须增加工作时间,从时间分配上就无法满足继续教育的需求,进而影响其效果。反之,若保障时间的分配,将影响资金的供给。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困难就是时间和资金的均衡协调分配。此外,即使政府相关职能机构能够提供相应的免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他们也会因工作压力或自身意识等原因的影响,而无法保证学习时间。

1.3 工作流动性强,教育难以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首先,由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有限,多数企业或用工单位以临时用工的形式进行聘用,并未与他们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和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统计显示,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41.3%,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虽逐年在升高,但仍然普遍偏低,2013年由单位或雇主给农民工缴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的比重分别仅为15.7%、28.5%、17.6%、9.1%、6.6%[6],自身权益缺乏保障导致他们很难在企业中安定地工作而四处流动。此外,多数企业仅考虑经济效益,缺乏长远发展的观念,并未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加重了他们对自身发展前景的担忧,将迫使他们变换工作而频繁流动。

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工作和生活等条件的要求和追求越来越高,但是因受到自身能力因素的限制,再加上自身盲目定位,不愿从事艰苦工作,这将导致他们频繁地跳槽或变换工作,进而增强了他们的流动性。

最后,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受国外思潮的影响,对工作选择的自主性较强,他们不会像第一代农民工一样安身于一个工作,工作更换频率明显提高。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频次比老一辈农民工高2.9倍,达到人均1.44次[7];据赵武武等[8]对兰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发现,该群体中更换工作的次数最多高达15次,平均流动次数为2.72次,可见他们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然而,继续教育培训是一种具有一定时间段的连续性过程,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将会对这种连续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减弱。

2 自学考试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自学考试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的方式,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考核和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并推进在职工作人员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不受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可按照相关规定参加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由于其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工学矛盾小,而且所需成本少,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含金量也相对较高,可以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竞争力。因而,新生代农民工只要准确地把握自身需求,参加相应专业的自学考试学习,对其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长期的改善。

2.1 可满足多样的现实需求

由于自学考试的灵活性强,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自学或借助社会助学机构进行学习,最后参加并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即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因此,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的需求,也更有利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均衡办学。此外,自学考试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采取独特的创新机制,灵活地设置专业,开设不同层次和要求的课程,并提供单科结业、多科结业、毕业、双学历或复合式等形式供学习者自主选择,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层面需求和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2 所需时间和资金成本少

与传统的教育和培训模式相比,自学考试因以考生自主学习为主,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资金,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都是有利的,适应其工学矛盾明显、自由支配时间较少、收入相对较低的现状。首先,参加自学考试所需的费用少。经测算,一个自考生的学习费用仅为普通高等学校或成人教育学院同层次同专业学生的1/10至1/8。其次,自考生不需要向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定期、定时、定点参加相应的学习课程,他们仅需购买相应的教材,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选择学习方法,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和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进行学习。在国家统一考试的时间参加相应的课程考试即可,其灵活性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工学矛盾小,他们完全可以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如此对他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工作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以保障他们的继续教育需求。

2.3 保障流动人员教育需求

任何模式的继续教育均需要一定周期的连续培训方能取得成效,但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强,并不能长期待在固定岗位或固定地方,这就为保证他们的继续教育带来相应的困难。自学考试的继续教育模式因其高度开放、较强适应性和灵活多样的优点,克服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强对继续教育的影响。首先,自学考试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只要是我国合法公民,均可根据自身的喜好或需求自主地选择相应的专业进行学习和报考,若未通过考试可重考,且重考的次数不限,这不仅不会给考生带来压力,而且考生可把握是否参加考试的主动权,自主安排时间。其次,自学考试的考试安排灵活,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报考课程及门数,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安排学习时间,可保证工作和学习时间安排的均衡。最后,经过3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体系也相对较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流动到哪座城市,在籍考生的学籍可以跟随考生流动,均可以到相应的机构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因此,自学考试可以在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的情况下,保障他们的继续教育需求。

3 自学考试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改革建议

自学考试经历了30多年改革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自学考试现行的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自学考试发展的需要,存在着管理程序繁琐等问题。为了保证自学考试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与创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满足社会各方面的教育需求。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考生群体,自学考试应积极在体制机制、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

3.1 创新管理体制

3.1.1 适时调整政策

在法规机制方面,首先要修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部分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容,同时也要出台有关政策保证自学考试机构在整合过程中的机构设置,加快考试法的研究,促进考试法的颁布和实施。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能够做到专科专业开考审批权的真正下放,授予各地专科专业代码段和课程代码段,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论证开考专科专业,提高专业审批效率,建立和健全各地自学考试专业计划的审批制度。自学考试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考核标准基本上是参照普通高校制定,存在“学术导向”的问题,同时也与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特点不相符合,应根据应考对象的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自学考试特有的专业设置办法、教育目标和标准体系。同时,应该加快调整自学考试专业库和课程库,加快对原有专业改造和课程更新,提高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农民工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在社会助学方面,可以建立农民工自考生资助奖励体系,拨出专项资金,设立相应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帮助解决困难农民工自考生的学习困难,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自考生顺利完成学业。

3.1.2 创新管理手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自学考试信息交流也必将日益频繁。为了更好地保证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的学习需求,提高考试管理效率,必须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创新自学考试管理手段。首先,建立国家层面的考籍管理平台,包含全国自考生的考籍信息(考生信息和成绩信息),方便考生进行省际间的转考,还可为他们提供各类资料和信息,满足不同专业考生的需求。其次,在省级范围内建立B/S平台的自考管理系统,考生可凭准考证、身份证和姓名进行网上报名和缴费,并可实现网上成绩查询、资格审查和毕业证书认定等,不仅方便考生,也有利于各地方间自考信息的交流和统筹管理。

3.1.3 改革考查方式

目前,自学考试基本采取笔试,并且仅以笔试成绩进行评定,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考生除智力外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仅会削弱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还会使得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脱离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对自学考试的考查方式进行改革,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农民工这一特定学习群体的特点,灵活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过程性考核、无纸化考试、面试、实践考核、心理测验和评定等多种考查方式。

3.1.4 改革考试内容

在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的是技能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自学考试应大力进行考试内容的改革,可以设置偏重技能学习的专业选考课程体系,加大对考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考核力度。首先,应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实习、实践的具体要求,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保证考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其次,笔试也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实际,引入技能应用型试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设置相应的实践技能测试,进行严格的考评,并将该部分考核纳入课程成绩。

3.1.5 改进服务体系

个人自学是自学考试制度的基础,自学考试机构要从重视考试管理延伸到个人自学指导上来[9],改进个人自学服务体系。首先,学习媒介是指自学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保证他们学习的基本条件。传统的学习媒介是纸质教材,内容陈旧、更新慢,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该问题,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及时修订教材,确保教材的时效性和适用性;二要利用高新技术,编写相应的电子教材,便于考生获取和学习;三要完善教材供应体系,运用物理、电子商务和网络传递的手段,确保考生快速、便捷地获取教材。同时丰富和完善社会助学的形式,加大力度利用网络开发远程助学平台,为考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助学形式,为他们带来良好的学习指导。自学考试机构也可以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建立一批可为考生提供政策咨询、助学辅导、报名服务、供应学习媒介等的学习服务中心。这类学习服务中心应包含现场服务站点、咨询服务热线和网络咨询平台三种形式,为考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指导和学习服务。

3.2 创新培养方式

3.2.1 与其他教育形式接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的各种方式也有较多的选择,他们为了技能提升可以参加短期的技能培训与考核,或者参加其他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自学考试应主动与其他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建立课程互通和学分互认,为求学者学习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其次,要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接轨,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也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甚至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自学考试本专科通过与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实现他们理论知识的增长和实用技能的提高,同时还可为中职高职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实现两者在学历和培养等各方面的优势互补。

3.2.2 与高校毕业生政策接轨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继续教育的需求主体结构发生重大转变,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正在逐渐聚集和增长,他们对继续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将为自学考试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自学考试毕业生在就业政策上无法享受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在报考公务员、就业以及鼓励自主创业政策等方面都无法享受到政策支持,这是制约自学考试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同样也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对此,自学考试机构应紧紧抓住城镇化进程的有利发展时机,开考学历型与应用型相结合、“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自考专业,并努力协调相应的政府人事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使自学考试农民工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创业支持、毕业生人才选拔等方面给予与其他高等教育毕业生同等待遇,特别是与他们直接相关的落户政策与就业政策,使得自学考试毕业生也有能够在人才市场上参加平等竞争的资格和优惠就业政策。

3.2.3 与企业内部培训接轨

为了更快地满足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许多外资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部门往往利用企业自有的教育培训模式对企业所属员工进行培训和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识,那么企业内部教育培训仅仅是单纯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将导致人才的发展后劲不足。据此,为了全方面培养企业人才,自学考试应充分发挥特有的灵活性,在院校、培训机构、企业三者间进行联合培养,培养出能够较快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这样不仅解决了企业人才的短缺,还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保证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促进了新一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发展。

[1]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R].北京,2014.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2007年第9号)[R].北京,2007.

[4]左斌营.福州市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5]李建华,郭青.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1(2):42-45.

[6]穆伟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状态及促和性思考——以郑州新生代农民工调查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24-26.

[7]张志增.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20):7-10.

[8]赵武武,刘养卉.兰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2012(1):34-37.

[9]林正展.自学考试中的个人自学若干问题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1(1):5-9.

(责任编辑 陈睿)

Adaptability Analysis on the Reform of Self-taught Examination to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LIN Zhengzhan,WANG Yiyong and XIAO Qiaol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feasibilities of Self-taught Examination adaptable to this group.Innovating management system,training method and service mode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meet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demand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and promote Self-taught Examin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Self-taught Examination;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Adaptive Education

G405

A

1005-8427(2014)11-0045-6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自学考试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适应性研究”(课题批准号:GFA111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林正展,男,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助理研究员(福州 350003)

王义勇,男,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实习研究员(福州 350003)

肖巧玲,女,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教师(福州 350003)

猜你喜欢
新生代自学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