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

2014-02-05 14:44厉亚萍
浙江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市域丽水着力

厉亚萍

当前,国内外经济正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这一时期丽水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如何稳中求快,而在于如何转中求好。处在转型发展中的市域经济更需要一个统揽全局的新载体,那就是做好做活城市经济这篇文章。今后一个时期,丽水市域经济发展的最大趋势和动力就是发展城市经济,要把其作为打造丽水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重点来抓。在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绿色发展之路的前提下,着力培育和发展有山区特色的城市经济,为发展壮大市域经济奠定良好基石。

着力围绕一个目标

无论是发展县域经济,还是发展城市经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两者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与促进关系。下阶段丽水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关系,着力围绕不断提升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这一终极目标,从提升市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高度来推进丽水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和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强化区域内外各圈层的经济社会合作,形成一个分工协作、分层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要素和融合资源,在更深层次上展开市场竞争和经济协作,在更高程度上促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发展。

积极促进两化提升

发展城市经济是无界的。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局限,打破县域“小而全”并缺乏个性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的开放化和特色化程度。一是积极促进开放化程度的提升。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共同构成城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丽水要发展城市经济就必须跳出市域范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大的空间定位,对内促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对外加快融入式发展,积极承接长三角、海西区等大城市的辐射和转移,主动融入各大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域极核发展,推进青田接轨温州都市区、缙云接轨金华-义乌都市区,着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是积极促进特色化程度的提升。定调城市发展格局至关重要。鲜明的城市特性,可以最有力地提升市域发展竞争力。丽水生态优势明显,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又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和海西经济区的叠加区,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来发展城市经济,力争成为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型城市、全省的经济走廊和生态屏障、中国生态休闲养生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努力形成优势互补、连接畅通、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三大作用

着力发挥转型发展的倒逼作用。要利用省委提出不考核丽水GDP和工业产值的区域重大考核机制调整机遇,在当前经济发生周期性变化、资源条件等强制性约束背景下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加快“腾笼换鸟”,集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将资源和要素配置到潜力区域、重点产业和品牌企业,通过大园区布局、大企业引进和大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着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适时推进有条件的县改市、县改区,大力实施丽缙青率先发展战略,加快丽缙青等重要区域发展步伐,通过强有力的资源配置手段促进重要区域人口、产业、企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金融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使之成为全市的重要龙头,改变丽水发展城市经济“群龙无首”的状况。着力推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按照“研发在中心城市、制造在周边区域,孵化在中心城市、转化在周边区域”的分工大思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高端要素集聚优势和周边区域的空间资源优势,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在分工基础上增进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小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使其成为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节点。

着力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作用。建议参照杭州都市圈推行的“八个共”,即规划共绘、设施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机制共创,创新区域合作体制,建立市域内县(市、区)长促进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并协调推进跨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深化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

加快实现四个转变

下阶段要把加快县域经济“蜕变”作为核心,在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路径、发展支撑四个方面有力推动转型提升,促进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要把创新驱动确立为丽水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使创新成为发展城市经济的第一驱动力。大力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孵化、科技中介等公共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在生态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创新发展集聚区,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

在发展质量上,加快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以产业生态化、布局集中化、发展集约化为导向,着力提升产业平台开发建设水平,严格产业和项目准入,坚持“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努力推动企业由分散到集聚、低效到高效转变,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突出扶优扶强导向,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和政策资源向创新型企业集中、向领军企业集聚。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更加注重生态经济发展,不断提高GDP的绿色含量。

在发展路径上,加快由低端发展向高端发展转变。要坚决破除传统路径依赖惯性,加快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着力构建“3+3”生态产业体系,逐步推动生态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提升。优先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市域内力争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大规模、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把发展生态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把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业作为全市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快文化及文化创意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力和竞争力。

在发展支撑上,加快由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向高素质人才引领转变。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以建设“创业之城”和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端创新创业团队,着力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人才洼地。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宜居优美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创新创业和市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突出抓好五大重点

丽水要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在规划管理、空间优化、功能提升、生态建设、体制创新等五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着力打好五张王牌。打好规划管理牌。规划引领未来,规划决定发展。要落实统一规划、协调推进的要求,按照区域统筹、产城联动、城乡互动的原则,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尽快形成覆盖市域范围内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空间管治作用,坚持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环境功能区规划“三规”并重理念,科学设定生态红线格局。

打好空间优化牌。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积极研究规划国土空间功能分区,进一步明确各分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开发管制原则等,不断提升城市能极。按照“小县大城、组团发展”城市发展战略要求,着力推进城镇空间结构、功能结构、规模结构的优化完善,加快形成市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空间资源全统筹、城乡建设一盘棋、“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城镇空间结构,逐步向市域网络化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转变。

打好功能提升牌。9县(市、区)要以增强城市承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群城聚市”战略,促进融合发展。把构建快速便捷交通网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彻底改变市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综合集成性不强、交通网络覆盖面不广等交通制约瓶颈。注重选商引资,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引进大项目来提升优势、配置资源、集聚资金、加快转型,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打好生态建设牌。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以整合提升生态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二产拉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不断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降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手段,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加强庆元、龙泉、景宁、云和、遂昌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组织实施好庆元、景宁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以及庆元县城、云和县城、景宁县城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试点,使市域经济建立在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打好体制创新牌。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机制是关键。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开发融资机制,出台相关政策不断激活民间投资,加快整合盘活优质经营性资产。完善推进市域统筹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市、区的事权、财权和体制机制关系,用好省财政区域统筹激励奖补政策,市县联动打造城市整体形象、整体品牌。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美丽县城”建设体制机制,强化“小县大城”、“小县名城”、“小县美城”建设机制,加大强镇扩权和扩权强镇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猜你喜欢
市域丽水着力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着力打造智能石化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