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02-06 07:15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7期
关键词:勺子盘子餐具

卢 枫

《快乐的午餐》,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节教学设计是基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学情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养成自学——教别人学——互相学习的良好自学习惯,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并掌握数学知识,更能从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同学们,枫叶红于二月花,正是秋游的好时节,就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参加小松鼠的聚会吧!瞧,大家都到齐了,但是松鼠兰兰却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咦!我的盘子呢?”那松鼠兰兰真的没有盘子吗?桌上的餐具又到底够不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快乐的午餐”带给我们的一点小烦恼吧!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部分谈谈我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数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比较。《快乐的午餐》是本单元的核心学习内容,既是10以内数的意义和表示的延伸拓展,又是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积极性强的特点,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过程与方法——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概括的能力,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并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是10以内的事物的多少;而难点则是:理解事物的多和少的相对性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引导发现法。即围绕教材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小组合作,展开充分的数学操作活动,从而直观体会一一对应的方法。

而本节课的学法则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智慧的鲜花更是开在手指尖上的。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课操作性比较强,刚入学儿童又难以组织教学的情况,为充分调动学生,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有序操作,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推进: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巩固强化,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因此,我让学生在主情境松鼠聚餐图中独立观察、思考,并引导其提出问题:餐具够吗?

接着分析问题:第1步,餐具要够,必须每只小松鼠有一套餐具,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第2步,餐具包括什么呢?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餐具包括盘子、勺子和杯子。即把大问题细化为以下三个小问题。

首先,解决问题1:盘子够吗?即比较松鼠和盘子多少的方法。

大多数学生会采用直接数出盘子和松鼠的数量,从而得出结果盘子够了,但这样的方式不够直观,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那要如何把理由讲给小松鼠听,让小松鼠心服口服呢?”小松鼠说了:“眼见为实,你要是能摆给我看看,我就相信。”好,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学具,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3分钟后,老师请小组上台汇报展示。于是出现了不同的摆法,例如:围成一圈来摆,但这样摆却给这只小松鼠出了个难题:“到底哪个是我的盘子呢?我是用下面这个,还是用旁边的这个呢?我总不能拿两个盘子吧。”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这样摆有点乱,怎样能够摆整齐了,让小松鼠一看就知道该拿哪个盘子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每个小松鼠拿一个盘子。因此,摆的时候应该一只松鼠对一个盘子。

好,让学生重新摆一摆,学生不难摆出,把松鼠和盘子一对一地摆,然后逐一用线连起来,每只松鼠都有一个盘子,盘子没有多余,松鼠和盘子同样多。就这样,通过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让学生感受同样多的概念,从而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接着,解决问题2:勺子够吗?杯子呢?

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通过多次比较的方法强化一一对应的方法。

根据摆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说“松鼠比勺子多1个、勺子比松鼠少1个”,也学会说“松鼠比杯子少1个、杯子比松鼠多1个”,从而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多和少的概念。

最后,在学生学会了两个物体间的比较之后,我再引导学生探讨问题3:比较盘子、勺子、杯子的多少。

首先是小组合作,摆一摆,独立观察、思考、比较之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比较的结果,再由小组汇报展示。充分地“说”,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同样多、多与少的感受。例如,学生会说:盘子比勺子多,盘子比杯子少。此时,教师将追问:为什么盘子一会少、一会多呢?从而引发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多和少是相对的,关键是要看和谁去比,比的标准不一样,比的结果也就不同”,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多和少的相对性。

完成以上主要内容的学习之后,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设计以下三个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复习。练习一:基础练习,强化一一对应。练习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既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数数法,也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一一对应法。练习三:根据题目给出的线索来确定可能的范围,用比多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作业则是:基础练习+变式训练。其中,课后拓展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我掉了几颗牙,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部分,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随着新教材的推行,新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何采用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也是我们思考的重点。诚如那句话——有效的教育是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勺子盘子餐具
放桃子
做木勺子
吃面
夹在杯子上的勺子等
看餐具,识鸟喙
盘子中的童话故事
“撕”掉的盘子
wasara纸餐具——环保不简单
Graft: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金盘子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