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交流论(下):图书馆是私域交流与公共交流连接的枢纽

2014-02-12 15:08
图书馆 2014年2期
关键词:私域领域交流

(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 广西南宁 530003)

1 心灵对话、交流、交互与流通

前文〔1〕从波普尔所提出的客观知识的原意出发,讨论了客观知识意义上的交流。可是,客观知识所指的现象由于内涵过于微妙,而外延过于广阔,导致在国内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引起了诸多曲解。这提示了在客观知识范畴之内的现象,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细分,才能够满足不同特性领域讨论的需要。前文所讨论的客观知识交流,也不免有此嫌疑。实际上,前文讨论客观知识交流,包含了心灵对话、交流、交互和流通等含义。

心灵对话,即主观间的检验,是客观知识现象起源的动态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客观对象是客观知识,而过程就是心灵对话。心灵对话是一切客观知识交流的基础。

交流通常是指事物在主体(即人与人)之间的反馈,其中的事物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话语。交流过程限定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双方对于交流的核心——话题和彼方的反馈动作是知晓的。显然,交流既可以指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指书信交流,学术商榷也勉强可以包含在内,但除此之外的知识传播活动就很难说是交流了。

交互基本上可以和对话一词互换使用,是比交流更偏向信息反馈形式的词汇,可以说“物资交流”,但不能无法说“物资交互”、“物资对话”;可以说人机交互、人机对话,但很少有人说人机交流。在联机检索时代,世界上最大联机检索公司就叫做“DIALOG”(对话)。可见,交互并不强调对话的双方一定是人,而更强调信息的反馈。

流通指物品在主体(人)之间的转移。比如,商品流通、货币流通、文献流通等。由于货币流通实际上可以简化为一种信用信号。所以,如果愿意,大概也可以说信息流通、知识流通。

通过上述对客观知识交流所包含的心灵对话、交流、交互与流通等词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学信息/文献/知识交流论所论述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流通,而不是交流。因为,这些交流论所讨论的图书馆的信息/文献/知识的交流,交流的双方对交流的话题和彼方的反馈动作,多是不知晓的。因此,这些交流论称之为流通论或许更妥当。

2 图书馆交流

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都服务于非网络社区。按照前文对客观知识交流类型的辨识,可以认为,社区知识交流包含私域交流、公开知识交流、公共交流等几个层次。传统的图书馆交流,通常被认为是公共交流的一个子集,即出版级的公共知识交流。不过按照前文的分析,图书馆的交流实际上可以分为出版级的公共知识流通和交流两者。对于出版级的公共知识流通,图书馆实际上缺乏积极的控制手段。因此,以下讨论以出版级的公共知识交流为主。

图书馆的服务是基于出版级公共知识的服务。出版级的公共知识交流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出版物进行交流。前文曾指出,“现场性”是通过印版书籍进行的交流,基本上是缺乏交流的“现场性”的。在近代,特别是通过期刊进行的频繁交流,渐渐产生了公共交流的“现场性”特征。

但是,在实际业务中,为私域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一直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出发点。这是因为,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不可避免地也可以成为私域交流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图书馆的多数主流服务,从借阅到咨询、再到情报服务等,服务的具体内容都是用户的隐私,在法律逻辑上,是图书馆应当为用户保守的秘密。而这恰恰是私域交流的特征。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只是在向公众开放供给意义上具有“公共”的意义,也即属于出版级的公共知识流通。

从文献资源存取的角度看,私域交流还可以划分若干类型。第一种是完全私人事务的交流,这种交流通常不需要文献资源的支持。第二种是私人阅读,这通常只是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解码过程,读者需要的只是促使他进行阅读的材料。这个过程也符合最宽泛的客观知识交流的定义(即主观间的对话),因此,也可称之为交流。第三种是话题讨论会,这种交流发生在小群体之内,对于认真的参与者,如果会中有所启发,会后通常需要查找相关文献来印证和阅读。这包括各种的讨论会、演讲、读书交流会等等。第四种是项目的研讨,通常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查找不同类型的信息。近年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焦点之一的“共享空间”,明确地为私域交流开辟固定空间,提供存取资源的便利服务,可以视为图书馆服务重视开发私域交流服务的一个案例。

3 社区交流

社区(Community)通常是指集中在固定地域内的家庭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但国内的认识分歧很大,总的来说,社区被认为是人民、地域、社会交往和社区认同四种要素的组合。〔2〕不同的定义会使用不同的要素组合。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卫生社区即包含上述四个要素;如天涯社区等互联网的社区,只包含了人民和社会交往两个要素,地域替换成了虚拟的网络空间——网址,交往更多的限定为交流;有些定义则另加上一些要素,比如行政社区除了人民和地域之外,还包含了制度、政策和机构,而对社会交往和社区认同并不重视。概言之,社区是由在共同地域中的人民共同活动来定义的,在活动上表现为具有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文化。

按照上文对客观知识公共交流的辨识,社区交流可以大致视为等同于社区知识交流。人的交往包括物质交流和知识交流两方面。社区交往也不例外。在这两类交流中,物质交流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更厚实的基础;而知识交流则居于主导地位,是形成共同文化的基础。因此,纯粹是交流思想看法的网络论坛,才能成为网络社区的发源地。

社区交流由各种交流混合而成,包含了知识交流的所有类型。而且,社区交流还天然的包含了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在公共交流基础上形成的社区自治场域,是社区公共生活的核心。公共领域不但包括公共交流,也包括公共活动。显然,图书馆即使成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也主要是与基于正式文献知识的公共交流相关,而与其他类型的公共活动无关。

4 公共话题的特征

既然图书馆是社区中的一个供公众存取知识的公共空间,那么,也就有可能成为社区公共交流的场所,进而成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图书馆交流和公共领域的共同点,是存在着公众的交流。话题是交流的核心。公共领域的话题,即公共话题。因此,沟通图书馆与社区公共领域的桥梁只能是公共话题。

公共话题是公共领域得以呈现的标志。在公共领域诸现象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内期刊有谈及公共话题的文章,但都是在约定俗成的语境中使用,到底什么才是公共话题,目前尚无确定的说法。因此,下面尝试列举可能成为公共话题的话题特征:

(1)引起了大量公众公开讨论的话题。这是一个话题成为公共话题的充分条件。有了这个条件,这个话题就已经是公共话题了。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公共话题自身。

(2)在公共领域发布的话题。这是话题能够成为公共话题的必要条件。从客观的角度看,在公共领域发布的话题,才有可能成为公共话题。从主观的角度看,可以向公共领域中的陌生人发布的话题,才可能成为公共话题。

(3)能引起陌生人讨论感兴趣的话题。从话题转换的性质上说,能引起陌生人讨论的兴趣,通常指讨论的主体可以替换成陌生人。在公共领域发布的话题,并不必然成为公共话题。事实上,大部分话题从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发布完即消失。按照新闻学的观点,只有异于常态的事件才是新闻。按这个观点,发布的新闻都可能成为公共话题。但实际上,能成为公共话题的新闻,可谓凤毛麟角。一部分话题可能引起很少人的注意,但数量太少且分散,无法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也随之消失。例如人们间或聊几句当天的新闻。只有极少数的话题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因而形成公共话题。

由此可知,交流平台的发展,对公共话题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在Web2.0之前的时代,公共舆论实际上是掌握在媒体手里,哪些新闻和议论可以发表,是由媒体控制的。即使存在新闻自由,话语权一般也控制在能够发表言之成理的见解的知识分子手里。到了Web2.0时代,自媒体,特别是微博,使得即使一开始是分散和关注数量小的话题,只要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就可能沿着人际链接传播,形成公共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有公共话题“自动孵化器”的作用。

对现实社区来说,公共话题是一种本地特色的智力财富,本地特色使人有亲近感,既揭示了前人的关注点,也揭示了前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已解决的问题,更是本地制度与文化生成的历史路径,从而使人有归属感。没有公共话题,就没有公共领域,没有公共领域的社区,只是“原子化”如一盘散沙的人群,无法形成共同文化需求,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建设。

5 图书馆与公共领域

图书馆在一般意义上通常被视为促进公共交流的设施,甚至在文献/知识/信息交流论中,公共文献/知识/知识的交流,被视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依托于社区,因此无法超越社区。图书馆的开放性质,由社区的决定。从社区中看,图书馆具有公共空间的属性,有可能成长为公共领域。

图书馆有可能成为哪种性质上的公共领域呢?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公共领域从发生的顺序看,先是在俱乐部等中形成了文学公共领域,之后分化出个人的狭小心灵、公共文化领域和公共舆论领域,之后才发展到公共政治领域。〔3〕由此看来,文学公共领域相当于公共领域的“母体”,在近代西方,它是指人们得以在其中自由讨论各种话题的酒吧、俱乐部等场合,之所以称为文学公共领域,是由于最初的话题是从当时层出不穷的反映社会现实和映射社会现象的文学和文艺作品的讨论开始的,随着社区自治和言论自由的范围的扩大,原来在酒吧、俱乐部讨论的公共话题进入到媒体;原来在酒吧、俱乐部这类场所可以随便讨论的零散内容,比如个人生活感受一类的内容,也就自然的分离出来,留在个人狭小的私域交流——个人心灵体验之内。文化教育娱乐等话题则在公共媒体上形成了专门的领域,通过专门的期刊、栏目、版面等表现出来。同样,对公众现实生活规则和观念的话题讨论,形成了公共舆论领域。当公众可以自由讨论和开展政治活动时,公开的讨论是进行政治动员、寻求政治理念认同的便捷方式。公共政治领域天然就是公共政治活动的一部分。

从公共领域的这些结构,结合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来看,个人的心灵一直是图书馆服务悉心关照的传统领域,甚至发展出“阅读疗法”,试图开辟直接介入读者心灵变动的服务。多数社会人,都免不了需要面对孩子的养育与教导、发展自我素质、寻求文化认同、休闲等问题,因此,在每个现实社区,文化、教育、娱乐等话题,都不会缺少关注。显然,空闲时间较多的人群,更有时间进行交流,因此,尚未工作的未成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通常被视为公共图书馆最稳定的用户群,是服务的重点。

公共舆论和公共政治的讨论,话题比公共文化领域更具迫切性,对消息的传播和反馈的速度都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专门的消息发布和反馈的平台,而图书馆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消息发布平台。因此,公共舆论领域和公共政治领域的交流,通常使用公共媒体进行活动。以罢工、集会、游行、示威、抗议、竞选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政治活动,主要利用其他公共空间来进行,连公共媒体也只是跟进而已。因此,在这两个领域中,图书馆的作用只能处于边缘地带。

6 图书馆是私域交流与公共交流连接的枢纽

现代图书馆最根本的资源,是公共空间和出版级的知识集藏,图书馆员只是充分利用这两种资源提供服务。仅仅依靠图书馆员的服务,是无法长久存在的。因此,图书馆如果想服务于公共领域,只能在公共空间和出版级的知识集藏上进行设计。

从上述对公共领域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从公私两域来说,更为基础的活动是私人活动和公共活动。私人活动指主观上不希望无关人士知晓的活动。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共活动,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活动。图书馆的服务,通常被认为是“连接用户与知识”,但对于交流而言,图书馆需要通过知识连接人与人。但图书馆可以使用的连接人与人的手段并不多,只有文献、知识、建筑空间和信息技术等四种。

对于使用图书馆的私人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基于使用知识资源链接,连接读者,例如通过链接豆瓣、提供书评链接等方式;也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交流活动、鼓励读者表达,为私人活动中的共同问题在群体交流中提供呈现的可能性。对于呈现的问题,再视读者的意愿,试探可否转换为公共话题。同时,也可以向联系的文化阅读社团传递正在进行的公共话题,为扩展服务需找契机,促进私域交流的部分知识流向公共交流。但这要视社会的言论宽松程度而定。一个言论禁锢的社会,人们不愿意扩散私域交流的内容,图书馆也很难有所作为。总的来说,对于私人活动,图书馆服务介入的方式,都是被动的。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空间,可以用来组织公共活动。既可以通过诸如讲座、研讨会、主题活动等形式促进读者之间的知识交流,又可以通过为活动提供文献线索支持来连接知识与读者。这类研究目前已经有相当成果,不再赘述。对于服务公共交流,图书馆具有独特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上世纪80年代,图书馆将在新时代作为“知识喷泉”的说法〔4〕,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在什么媒体平台、什么情景、什么时机、什么服务方式下成为“知识喷泉”,却没有任何头绪。因此,只被当作一个美好的愿望,很快被遗忘了。当以博客和微博为特征的“自媒体”时代来临时,已经少有人意识到“自媒体”正是图书馆成为“知识喷泉”的媒体平台。跟随公共话题,在“自媒体”提供出自文献的摘要和观点,并@话题的中心人物,借助话题中心人物的影响力扩展知识、同时也扩展作为知识提供者的影响,则是图书馆“喷涌”知识的主要方式。显然,这种传播知识的方式,对图书馆员来说毫无困难,只需要简单的信息检索即可,但对社会影响可能很深远。因为,“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可信度没有保证,“信息爆炸”又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分散,缺少查证的意愿。可以说,可信度是“自媒体”的致命弱点之一。图书馆作为文献的集藏地的角色,一向为社会所认同。因此,通过认证的机构账号和提供原文出处的摘要和观点,为“自媒体”的公共话题提供有文献保障的可信的信息,这既是社会所急需,也是图书馆宣传馆藏、服务社会的新方式。

可见,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重点着眼于私域交流,而“自媒体”时代,给予了图书馆向公共交流拓展服务的可能。图书馆介于私域交流与公共交流之间,可以成为两者连接的枢纽。知识交流论对于图书馆来说,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正在进行时。

1.梁灿兴.新知识交流论(上):基于客观知识的交流类型辨识.图书馆,2013(4):1-3

2.社区.百度百科.〔2014-01-20〕.http://baike.baidu.com/view/49629.htm

3.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87-205

4.J.S.夏尔马.姜继译.转变中的图书馆服务概念:从“知识宝库”到“知识喷泉”.国外图书情报工作,1982(试刊号):8-12

猜你喜欢
私域领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衰老与性别话语——公共话语与私域话语对老年女性的影响》述介
MySpace私域烘焙店
2020 IT领域大事记
私域流量
领域·对峙
尊重别人的私域,不随便干涉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