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4-02-21 18:25顾文伟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1期
关键词:母校文本情境

顾文伟

抛锚式学习是范德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在布兰思福特领导下开发的。它的实质是将教学“锚接”(安排)于有意义的问题求解环境中,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对求解中的问题进行持续求解,而且各个“锚点”(及其伴随的教学事件)都能够提供多课程的延伸。抛锚式学习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确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抛锚”。

这一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语文课程改革后,教材的文学色彩变浓了,而文学类文本,本身就是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教学文学类文本,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涵泳其中、深入探究,通过情境创设让语文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融合,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美、人文美。

以教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例,论述我对抛锚式学习的理解和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母校,让受重伤的士兵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教学时应重点把握作者意识流的写法,让学生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以及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

一、情境链接,形成独特情感体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

王荣生教授也认为,语文教学要建立两个链接。一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独特的文章的链接,帮助学生来体验这篇文章独特的感受。二是把作者的经验和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体验作者细腻、个性化的体验。这就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这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在教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之前,我让学生回忆了都德《最后一课》和观看了抗战题材经典电影——《屠城血证》的片段。《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屠城血证》惨烈的血腥屠杀的场面和照片,见证了战争给个人和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不息的爱国情怀。以此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文章形成独特的感受。

另外,设计预习题时,我会让学生回去后试着平躺在床上,双臂贴着身体,右腿弯曲,在双手和右腿不用力的情况下坐起,连续多次。会是多么艰难,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中的“我”因战争失去双臂和右腿后面临的生活困境,想象以后他该如何面对漫漫人生。以此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体验人物特定时刻的遭遇以及可能会有的心理感受。

二、问题设置,把握文本整体架构

基于学习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或者师生合作提出问题,以问题为焦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过程,灵活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抛锚式学习的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抛锚式学习选择和设计问题时要考虑的因素:问题是否足以激励小组讨论;问题是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足够的支持;问题是否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时,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三个预习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份?状态?);“我”到底受的什么伤?“我”是不是在母校?以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厘清人物的身份,为进一步探究文本做准备。

而用于学生协作学习的问题则进一步深入:

1.“我”对母校的确认,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证据,但都被“我”一一“否定”,最终因为“我”在三个月前用六种字体书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才得到真正确认。研讨:

(1)请你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分析:在众多的证据下,“我”为什么对自己的母校不敢确认?确认是母校后,“我”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

(2)请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

2.小说中的“我”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且失足、失手,几乎丧命,可谓“英勇无比”,那么“我”当时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或心态去参战的?而今“我”后悔了吗?

3.小说最后有这样一句话:“‘牛奶。我喃喃地说……”请讨论这句话的含义。

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设计这些问题时,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揣摩、把握“我”的内心活动。

三、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教材”其实更应该是“学材”,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

学生带着三个预习问题初步解读文本,获得初步的认识。明确: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在战争中受了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确认和斗争,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还在学美术的母校。

学生也带着尝试后的动作体验相互交流,共同述说着坐起的不易,想象今后生活的艰难,体验着花季的年龄过早凋零的苦楚。

当然,自主学习不仅仅只是解决课前预习问题,抛锚式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品悟探究,深入文本情感世界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抛锚式学习倡导的协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表述不一,而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不同见解,有利于训练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对于第3个问题小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基本认为这句话表明了“我”无限的伤感与痛恨,内心向往平静的生活。“牛奶”代表着和平,对牛奶的呼唤象征着对和平的期待。也有同学认为这样的答案拔高了文本的主题,认为“喃喃”是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这一声音本身传达出的就是在经历痛苦后的内心的平静。我想这样的理解未尝不可。

当然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可能会生发新的问题,这真是我想看到的,如学生问到:“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这样的问题直指小说的主旨,这样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在发现文本原初问题或作者意图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积累经验,从而提升独立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见解。抛锚式学习就是呈现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头脑风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希望看到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8期。

[2]张春 周於主编《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10期。

(作者单位: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母校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告别母校
致母校的一封信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