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作文素材之源

2014-02-26 03:52刘建明
实践新课程 2013年12期
关键词:家庭内容作文

刘建明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就常常发现很多学生为无内容可写而苦恼。《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告诉我们作文素材可以从生活中收集,从体验中获取。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引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进行写作训练。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提倡学生写“随记”“随感”“随想”。“随记”就是让学生把一天中能引起自己关心的、好奇的、感兴趣的所见、所闻记下来;“随感”就是让孩子把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理解、看法、判断记下来;“随想”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从而把在自己心中形成的奇思妙想、美好向往、心中理想记下来。下面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一、体验在家庭

家庭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幸福家庭的孩子,他们大多热情、纯真、善良、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所以,在生活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选取学生典型的家庭生活背景,确定具体的场景和观察的顺序,引领他们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为情而作”的境界中去,使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用爱心去感知家庭生活。

为此我们要及时家访和定期召开家长会,内容不是告孩子的状,而是把家庭环境建设作为每项活动的必备内容,再要求学生进行有关亲人的爱、家庭劳动的乐趣、生活情趣以及自己的小天地等方面的练笔。我经常性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务劳动性的任务,如扫地、洗衣服、整理房间、购物、烧饭……劳动难度由易到难,并且让他们多写一些类似内容的片段。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人,如《妈妈的发型》《爸爸的手》《外公的礼物》……也可写发生在家里的事,如《一个人在家》《爷爷网购也疯狂》《晚饭后》……

有位学生在写《洗澡》日记中这样写道:“……浴缸里冒起了泡泡,我用手一挥,这些泡泡就飘浮在空中。有的飞到墙上就贴在那里摇头摆脑,不肯离开了;有的缓缓地降落到地面,只一瞬间,就破裂了……”当我们读着这一段作文,深感学生的语言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和真实情感!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二、体验在活动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应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多种条件,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观察、想象、体会。如跳绳比赛,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让他们参与其中,说快乐,谈感受,悟体会。这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到亲切的校园生活情境,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都是他们写作的好素材。

同时与重大纪念日结合起来,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如《我和小树一起成长》是写“植树节”的;送给妈妈的礼物》是写“三·八妇女节”的;《快乐的节日》是写“六·一节的”;《我的老师》是写“教师节”的……使学生感觉到对每一项活动内容都值得讴歌。

三、体验在自然

四季更替,大自然也在不停地变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走进自然世界,留意大自然,体会大自然,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看、去说、去发现、去体会。“看、想、说、写”是我对学生有意无意观察提出的要求。

春天,我带领孩子走遍校园,走出校门游玩大港河、银山公园,让学生在春风轻抚中感受春光的明媚;夏天,我带学生打起雨伞走出教室,和他们一起观察地面上打起的点点水花,去欣赏荷花池中的景象。秋天,我带学生参观丰收的田野:那露出金黄牙齿的玉米、笑红了脸的高粱、笑弯了腰的谷穗,那喜笑颜开的收获着、来往穿梭似忙碌的拖拉机、小货车……冬雪后,我带上学生走出校园去看一看大雪覆盖的村子、田野……去玩一玩打雪仗,真正体验一下《第一场雪》中的感受。

每次观察后我都安排二三十分钟口头交流时间,一时打开话匣子,学生由原来闭口不语到后来的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期间,教师评点,学生评议,学生为能当场发言而自豪,场面好热闹。趁热打铁,接下来我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交流的写下来,不拘形式和字数。一篇篇优美的作文片断描写呈现在眼前,我再指导学生交流、修改、评议,大自然的万千变化跃然纸上,学生情趣盎然。

四、体验在社会

社会是个大熔炉。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就应该让他们走向社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使作文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如生活调查,参观访问,收集简报……

我注意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如我组织学生逛大统华超市,了解各类商品的信息;让他们走上街头,向路人宣传文明交通知识;让他们做“环保小卫士”,参加社区劳动……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情感有了积蓄,从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

当然,我们也应适当地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如引导学生针对大港河水污染,港口粉尘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写信给环保部门,还以“绿色出行,山色更美”为主题,清明节时,向游玩圌山的游客发放环保宣传倡议书。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他们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发现,在感受中悟情,才会在动情时妙笔生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家庭内容作文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