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师学什么

2014-02-26 03:52陈卫兵
实践新课程 201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内驱力名师

陈卫兵

最近,在学校读书会的倡导下,我认真阅读了《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这本书前后共20万字,作者是我市星海实验中学的史金霞老师。这本书,是史老师出版的第一部专著,记录了史老师一个个翔实生动的课例,展示了一个语文老师该有怎样的专业追求。然而,最吸引我的,是史老师用一个普通教师的视角,娓娓道来,写出了自己这十几年专业成长的感悟。这,是史老师一路走来最深切的感受,发人深省,给我醍醐灌顶之感。

2011年,我在新浪开了博客,然后结交了一大批的博友,其中就有史金霞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史金霞老师和我的许多博友一样,除了在教育报刊杂志上常常露面外,似乎也很平凡,不是什么校长,不是什么特级,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草根老师。后来,有一天,我在她的博客中看到她介绍自己的专著《不拘一格教语文》正式出版了。我想,现在,史老师又完成了她个人教育人生的一次华丽的跳跃。

李海林教授专门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他认为,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这一次成长的动力,是对专业的痴迷,是对事业的渴望,是对理想的追求。他还旗帜鲜明地提出,读书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学反思是关键,课例研习是主要途径,参加研讨是重要契机。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出版专著,是教师成长关键性的一跃。

今天,我们读着史金霞老师的书,我们要研究要借鉴的是她的二次成长的经历,这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有着很不寻常的意义。因为,跨过高原期,获得教师的二次成长,非常非常地不容易。当然,也正是其不容易,所以,就注定了二次成长更有价值,它可以带给一个老师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史金霞老师的执著、坚韧。她在书中说:

“执教18载,先后使用了五种语文教材,这种经历,于我个人而言,堪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亲历了语文教材不断革新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我的语文教学原则。”

读到这里,我心有戚戚焉。史老师和我们很多人的经历大同小异,工作以来一直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语文老师。表面看来,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是,18年,你有心的话,多思考,多记录,每天有一点点小小的不同,你就会给自己积累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就是属于你个人的。

我想,决定教师的专业成长高度的是一种内驱力,靠的是教师自身由内而外的一种不断学习、思考、研究、实践的专业态度。这样才能使自己呈现出一种勤勉上进的精神状态,保持有一溪源源不断的教学的活水。

在这种内驱力下,史金霞老师认为,每个教师都是有自己个性的,语文教师的语文课堂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没有哪一种教学风格是好的,也没有哪一种教学风格是不好的,关键是执教者自己对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否认同,是否接受。所以,我想,追求二次成长,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追求,我认为我的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就沿着这条路去研究,去实践。或者,我根据自己的特点,认定自己沿着哪条路走比较合适,我就不断研究下去。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找到自己,都应该能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的教学风格。

向名师学什么?读完史老师的《不拘一格教语文》,我想,教育教学研究没有围墙,只要有热情,有决心,我们循着名师的足迹,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起,调动一切有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走上快速成长的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内驱力名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浅议"名师"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