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的原因分析

2014-03-04 17:32杨秀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源性心肌病胸膜

杨秀禹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中医院,贵州黔东南州557300)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的原因分析

杨秀禹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中医院,贵州黔东南州557300)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原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0例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其中首诊误诊10例,分析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结果40例综合医技检查、体征、病史,确诊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各9例,高心病14例,肺心病3例,风心病5例。首诊10例误诊,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例。完善检查,将肿瘤和结核排除,确诊风心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心病6例。经治疗少量胸腔积液17例,6-9d吸收,对其它33例行病因、抽液治疗,胸腔积液在4-5周消失,病情缓解。结论分析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针对性治疗,可使预后获得显著改善,防范因误诊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误诊;原因

胸腔积液多由心血管疾病引发,常伴发热和胸痛,若未及时有效治疗,两层胸膜随积液量增多而被隔开,呼吸时不再摩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胸痛症状,但呼吸困难却加重;纵隔脏器在大量胸腔积液时受压,诱导呼吸困难及心悸,且易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1]。因初期心源性胸腔积液仅以胸腔积液为临床表现,故误诊率较高,分析临床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是良好控制病情的关键。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上述内容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50例胸腔积液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20-90岁,平均(60.2±1.7)岁。即往诊断高血压心脏病11例,冠心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

1.2 临床表现

气促、心慌22例,气喘、咳嗽28例,痰中带血丝、咳嗽6例,胸闷11例。肺底均有湿性罗音闻及,均有心脏扩大。心脏杂音39例,下肢水肿19例,肝颈回流征阳性36例,肝大28例,发绀31例。高血压14例。左侧胸腔积液3例,右侧17例,双侧30例。

1.3 检查方法

采用胸部X线片检查。胸腔积液评估标准,大量:位于第二前肋以上;中等量:第二与第四前肋间;少量:第四前肋间以下。本组大量10例,中等量23例,少量17例;双侧蝶翼状对称阴影11例。肺部均有瘀血,心脏有程度不等扩大,其中呈普大型12例。依据Lights标准检查胸腔积液,渗出液5例,漏出液45例,无癌细胞、抗酸杆菌检出。心律失常34例。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2例。

2 结果

2.1 误诊及确诊

入院后,40例综合医技检查、体征、病史,确诊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各9例,高心病14例,肺心病3例,风心病5例。首诊10例误诊,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例。完善检查,将肿瘤和结核排除,确诊风心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心病6例。

2.2 预 后

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扩血管、低盐饮食、营养心肌、强心、抗心律失常、利尿等对症处理,少量胸腔积液17例,6-9d吸收,对其它33例行病因、抽液治疗,胸腔积液在4-5周消失,病情缓解。

3 讨论

分析生理性胸液特征,其于胸膜腔尖顶区壁层胸膜产生,而在胸膜最基底层区,通过于横、纵壁层胸膜上分布的淋巴管微孔完成重吸收,当滤过的胸液量较胸膜淋巴最大回流量多时,即诱导胸腔积液发生,因壁层胸膜静脉向体静脉回流,故全心衰特别是右心衰发生时,明显升高了体循环静脉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壁层胸膜淋巴管清除胸液的能力,引发心源性胸腔积液[2-3]。双侧静脉压在心衰时增高,故以双侧性心源性胸腔积液为主,本组双侧占60%,分析具体表现,以双侧少量积液多见,部分为中等量单侧积液,好发于右侧,本组右侧17,其原因为相较左侧,右侧平均静脉压高,且右肺容积量大,多为漏出液,但因胸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在一定程度增加,故增高了蛋白质含量,诱导假性渗出液产生。

分析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以为诊断提供参考。具体为:(1)有胸闷,心脏病史,呼吸困难(或)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咳嗽在夜间卧位或平卧时加重,心界扩大,颈静脉怒张,肝大触痛,肺底罗音等心衰症状,早期不典型,易忽略。(2)心脏扩大与胸腔积液并存。(3)多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单侧以右侧为多;采用X线胸片检查,肺纹理模糊,心影扩大[4]。(4)治疗前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可向中间性胸腔积液或渗出液转变,可能为利尿剂的应用使蛋白浓缩引起,且随心功能改善或恶化,胸腔积液相对消长。(5)扩血管、利尿、强心药物应用有效,抗结核无效[5]。(6)无血白细胞增高、发热等感染中毒征象。分析鉴别诊断要点,结核性胸腔积液量中等,多为单侧,常有陈旧性或浸润性肺结核病灶,应用抗结核方案效果理想,有结核中毒症状。恶性胸腔积液多为一侧性,量大,胸腔积液有肿瘤细胞检出。

本次研究误诊10例,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7例,恶性胸腔积液3例,分析原因,具体为:(1)未充分认识心衰早期症状,心衰患者因左室舒张末压升高,血液自左心房向左心室排入障碍,诱导右房压力增高,并有扩张发生,影响诊断。(2)缺乏对已出现的临床症状正确的认识,易将咳痰、心源性呼吸困难、咳嗽、胸闷误诊断原有肺部疾病加重或胸腔积液压迫[6-7]。(3)过分依赖某次检查结果,不重视医技检查,未及时复查,并结合临床行动态观察。如陈旧性肺结核,部分医生抗结核治疗无效,仍对出现的心衰体征未加重视,病情未全面、综合分析,按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引发误诊发生。

针对上述误诊原因,临床在诊治此类患者时,需明确心衰可引发双侧胸腔积液,肺部病变极易掩盖,且影响对心脏形态的观察,需对X线胸片动态观察,抽液后检查胸部CT或对比观察,可检出心衰征象;可开展胸腔积液比重检查,长期心衰者,分析其胸腔积液,可与渗出液标准接近;患者通常有心脏病史,无盗汗、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胸腔积液以右侧为主,随心功能改善消失。本次选取病例依据病因,结合临床情况对症治疗,预后理想。

综上,分析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针对性治疗,可使预后获得显著改善,防范因误诊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杜春苑,闫俊萍,石茹.老年心源性胸腔积液29例误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4):232.

[2] Lafaras C,Mandala E,Saratzis A,et 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s sensitive marker for detecting cardiac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onkologie 2009,32:389-92.

[3] 马丽华,李净,李婷.肺穿针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4):280.

[4] Wu YK,Chen KT,Kuo YB,Huang YS,Chan EC.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surviving i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lung cancer.Cancer Lett 2009,273:331-5.

[5] 许涛,高辉,张涛,等.高聚生联合奈达铂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5):1229-1230.

[6] Chou-Chin Lan,Yao-Kuang Wu.Increased Survivin mRNA i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rvival.Jpn J Clin Oncol,2010,40(3):234-240.

[7] 张祥,谢玉娥.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误诊4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482.

猜你喜欢
心源性心肌病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