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2014-03-04 17:32俞贵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真假破口单层

俞贵林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600)

论著/周围血管病

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俞贵林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60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经日立单层螺旋CT诊断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对螺旋CT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根据DeBakey进行分型:I型5例,为16.67%,II型6例,为20%,III型19例,为63.33%,均有不同密度真假腔和分隔两者内膜。其中有19例的真假腔密度高过假腔,11例真假腔的密度极为相似。CT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增张和变宽,其发现主动脉扩张22例,主动脉增厚钙化8例。结论螺旋CT具有分别率高、准确度高和无创性等优点,对病变的范围、类型、腔内结构、血流速度、部分并发症等都能准确无误的显示出来,另外还能对血管外的病变进行了解,为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并能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单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临床价值

主动脉夹层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其具有复杂、危险、发病急、预后差、病死率高和缺乏特异性等特点[1],对于以往的普通CT或心血造影进行诊断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导致多数患者误诊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机会。因此,患者选择及时、快速、有效准确的诊断对其预后及治疗至关重要。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后处理功能强大的特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大范围进行扫描[2],病理信息获取得比较详细,并能早期诊断主动脉的病变,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经单层螺旋CT诊断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对螺旋CT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5-85岁,平均(56.3±1.8)岁。所有患者均出现背痛、胸痛、胸闷、心悸或伴有气急和腹痛等,身体的其他部位并无发现有明显的异常。

1.2 方 法

1.2.1 扫描技术 用日立单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以逐渐增强扫描或者平扫的方式,其进行的范围是先从胸廓入口平面,接着到双侧髂总动脉水平。扫描的参数为120kv,80至120mAs,重建层厚1.0mm,

准直器的宽度为10.0mm,床速为12.0mm/s。如进行增强扫描的方式,则要采用高压注射器,给予患者欧乃派克或者造影剂碘海醇的注射,肘正中静脉定为注射部位。其注射的速率为3.0-4.0ml/s,注射量为300mg/ml,总量按照1.5-2.0ml/kg来计算,一般情况下,用量为100-130ml。

1.2.2 图像处理 图像经过数据薄层完成重建后,要将其传到工作站并进行重建,其重建采取的方式用多平面重建(MPR)方式。

1.2.3 图像的评价方法 行小组阅片观察,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观察的标注:1、AD的真、假腔,内膜破口、内膜片、所供应的器官是否缺血、主动脉的分支受累情况等。2、关于CT的表现。AD真假腔和内膜破口通过CT显示的结果和手术的检查结果做对比是否相符。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时,临床医生与放射科医师读片要结合一起进行分析。

2 结果

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根据DeBakey进行分型:I型5例,为16.67%,II型6例,为20%,III型19例,为63.33%,均有不同密度真假腔和分隔两者内膜。其中有19例的真假腔密度高过假腔,11例真假腔的密度极为相似。CT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增张和变宽,其发现主动脉扩张22例,主动脉增厚钙化8例。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同时也称夹层动脉瘤,是指在主动脉内的血液,通过了内膜破口进到主动脉壁的中层造成的血肿[3],按照DeBaKey进行分型,有I型、II型、III型,其I型的夹层比较广泛,累及升降的主动脉,破口在升主动脉;II型只局限在升主动脉,同时破口也处于升主动脉;III型局限或者比较广泛,破口均在降部的上端。直径,对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机制尚未清楚,部分医师认为是与高血压有关,尤其是恶性的高血压[4]。另外诱发主动脉夹层发生的还有:主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主动脉中层黏液性变,先天性主动脉二瓣化畸形等。其目前认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导致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因素。主动脉夹层是依靠体征的检查和临床症状来进行诊断,近几年来,随着螺旋CT的应用比较广泛,至今已是主动脉夹层检查的重要方法。

3.1 单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

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是封闭内膜破口,其单层螺旋CT薄层重建能准确定位内膜初始破口,对破口的大小和部位都能准确无误进行定位,另外对主动脉夹层再破口的位置与数量分清楚,其选择准确处理方案为关键[5]。另外,对于单层螺旋CT的诊断意义除了对分支血管源于真假腔的分辨,另外患者处于动脉早晚期和实质期进行扫描后,将其准确判断,然后弄清分支受累而导致器官的缺血情况,单层螺旋CT能充分发挥,满足医学的诊断价值[6]。其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必须要具备对真假腔的分辨准确无误。

3.2 单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手术和复查的价值

单层螺旋CT在医学上,有较多的优点,比如操作方便、无创、快速检查、术后复查等优势[7]。对于传统的血管造影检查,是不具备单层螺旋CT的优点,而且在行传统的检查是有创检查,因此限制检查的次数。对于当前的MRI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只是简单显示出少数特殊材料的腔内置放支架,而且获取超声心动图信息也受到限制。单层螺旋CT 与MRI相比较,单层螺旋CT是更显优势,不但能将支架的位置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出现扭曲、狭窄、移位和闭塞等情况都能完全显示,内膜破口封闭,假腔是否有存在内漏、血栓或者体积变化等并发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根据DeBakey进行分型:I型5例(16.67%),II型6例(20%),III型19例(63.33%),其根据平扫能发现主动脉内膜片向官腔内有偏移,根据CT的图像能把真假腔分别显示出来,还有两者间的内膜片影也能准确显示。另外,CT不但能增强扫描和重建,对主动脉增宽、动脉壁钙化、内膜剥离范围和破口处的位置都能清晰显示。其中有19例的真假腔密度高过假腔,11例真假腔的密度极为相似,发现主动脉扩张22例,主动脉增厚钙化8例。

综上所述,螺旋CT具有分别率高、准确度高和无创性等优点,对病变的范围、类型、腔内结构、血流速度、部分并发症等都能准确无误的显示出来,另外还能对血管外的病变进行了解,为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并能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1] 黄朝华,林时勖,阳江爽.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0,19(3):140—142.

[2] 赵世峰,沈洪,张高魁·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诊断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11:888·

[3] Meszaros1,MoroczJ,SzlaviJ,ela1.EpidemMogyandc1inieopath-ology ofaorticdisetion[J].Cllesl,2000,117(5):1271-1278.

[4] 吕文涛,王芝文,李应强.高分辨率cT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诊断主动脉夹层[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5(1):64-66.

[5] 吴国庚.周诚,王妍炎,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恶化层诊断中的应用 [J].CT影像杂志,2009,7(5):44-45.

[6] Singh S,Trivedi A,Adhikari T.et a1.Cocaine-related acute aortic dissection:patient demographics and clinical outcomes[J].Can JCardiol,2007,23(14):1131-1134.

[7] 景在平,梅志军.针对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夹层分型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10,43(13):894-895.

俞贵林,1972年生,男,云南陆良人,大专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放射。

猜你喜欢
真假破口单层
二维四角TiC单层片上的析氢反应研究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基于热工水力分析确定LOCA破口尺寸及CDF定量化
破口
基于PLC控制的立式单层包带机的应用
深圳:研发出单层多晶石墨烯可控断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