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巾帼形象 展教育风采——江苏省清江中学语文组介绍

2014-03-21 10:10肖灵淮卜建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研组教研

◎肖灵淮 卜建珍

肖灵淮,卜建珍,江苏清江中学语文教师。责任编校:舒 坦

朝气蓬勃,开拓进取,为江苏省清江中学的教育屡创佳绩,是清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真实写照。语文教研组犹如一坛美丽的奇葩正吐露香蕊,展示着育人的诱人风采,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江中学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协作、充满活力、勤奋进取的集体。教研组共有教师51人,女性教师比例达69%,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均为女教师。教研组有高级教师24人,市学术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市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8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1人,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达标率为100%。教研组全体成员都是素质高、业务精、工作作风好的骨干教师;他们炼师德、树正气、爱学生、钻业务、精教法,工作上精益求精,教学上各具风采,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赞赏。多年来,教研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响应学校号召,积极为学校改革发展出谋划策,在教学改革、科研活动和育人服务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为构建和谐校园、幸福校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善于协作谋高效,团结互助共进步

教学分工井然有序。清江中学语文教研组所辖年级较多,横跨初高中六个年级。为科学、高效开展组内活动,教研组又下设各年级备课组,各备课组分工明确,研究重点突出,备课组长向教研组长负责。这样的组织网络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交流,组内教研活动活而不散、扎实有序。语文教研组每月召开一次大组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每周召开一次小组教研活动。为确保各年级组内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序性,以及教研组对年级备课组活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各备课组活动围绕做好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的反思调整阶段三个环节的工作,依循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局对教研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各年级备课组在学期初正确定位教研目标,对组内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教研组制定的学期研究进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在备课组内倡导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工、师生共同反思的理念,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各年级备课组内分工也有条不紊,有专人负责课间美文阅读、名著阅读指导、课文教学案、阶段性检测试题、文学社活动、每周教师阅读等项目。

专业发展博采众长。清江中学语文教研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鼓励成员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研组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实”,要求成员在集体备课时做到:开诚布公地交流,坦诚相待地批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教研组定期开展公开课,包括老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开课后及时组织评议,大家本着学习提高的原则,谈感想,提建议,热烈发言,毫无保留,教研风气浓厚。在坚持每周的备课组活动之外,大家遇到问题还会随时集中,并做到活动有主题,研讨有实效,对“如何布置前置性作业”、“好课标准”、“课堂模式”等问题集思广益,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通过互相切磋教法,互学互促,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赛事活动群策群力。语文教研组还推行“赛研”互动,激活教师自主学习,促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成长,如教师朗读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这些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每一项竞赛活动都是教师前进的阶梯。每次竞赛,教研组都能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优势和集体合力的作用,“以赛促研,以研促学”。竞赛活动后,以座谈会的形式,帮助参赛老师认真分析,寻找个人业务素质的闪光点和薄弱点,帮助参赛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教研组还积极参加校外举行的各项竞赛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参赛教师认真准备,深入思考,教研领导小组,发挥群体力量,全力以赴帮助做好参赛的准备工作。正是有这些强有力的保障,赵守兵、朱红艳、胡永龙等老师在市级优课竞赛中获一等奖,胡永龙老师还获得了省级优课竞赛一奖;张建霞老师、周勇老师申报省级比赛的5分钟微课视频得以成功制作;黄立婷老师、陈剑老师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能够顺利晋级市级比赛。

二.勤于研究练内功,精益求精争上游

课堂教学严谨求真。语文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树立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培养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职业表现规范得体。课堂结构趋于开放、灵活;组织形式上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趋于多元。教研组把教学质量看成生命线,把课堂教学视为主阵地,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并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探索“善导·互动·精练·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近3年来,该教研组先后有10多人次在省、市级评优课、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有12人获市级以上表彰,肖灵淮等同志先后被评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市重点中学优秀教研组长”。因教学成绩突出,教研组两次荣获“淮安市先进教研组”称号。

培训科研百花齐放。教研组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成果喜人。在课题的研究和管理上,教研组形成了“骨干研究与全员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常规研究相结合、个性研究与共性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教科研模式。孔祥田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转型时期中学生写作心理研究”,肖灵淮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在大语文环境下提高作文效率的研究”,均已结题,并在市内外获得较大反响。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的实验基地,教研组全体同志都参加了课题研究工作。目前,该课题下的两个子课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课题研究均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此外,作为淮安市高三语文学科基地,教研组承担了近五年来的全市高三教师暑期培训、全市高一新教师培训,崔玉、刘娟等10多位老师为全市高三老师开设研讨观摩课,语文教研组长肖灵淮、卜建珍开设了省市级公开课、示范课,并多次为全市高、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开设专题辅导讲座。

特色活动精彩纷呈。教研组始终把构建具有清中语文学科特色的学生活动当做大事来抓,建立和完善了活动开展制度、活动成果奖励细则、活动经费保障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特色活动规范化的机制,有力保障了相关特色活动定期、高质量地开展。教研组负责的“清语”朗诵社团在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朗诵比赛中,荣获江苏省一等奖,学校也因此被省教育厅确立为“江苏省中华诵读基地学校”。教研组负责的“清泉”文学社被评为“江苏省校园优秀文学社”,其社员郑好获2013年“苏教国际杯”作文大赛省级特等奖,社员马月同学获201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诗歌竞赛一等奖。朱红艳、卜建珍两位老师指导的学生在淮安市首届汉字读写大赛斩获金奖。此外,教研组还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学规范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被省教育厅、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表彰为“‘警钟长鸣人更醒’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法在我心中、德伴我成长’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

三.乐于奉献肯吃苦,甘为人梯愿付出

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师表。”教研组全体教师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团结协作,努力做到树师表新形象,垂师德新风范。他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边人为学习的楷模,见贤思齐。三次荣获淮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的教研组长肖灵淮老师,率先垂范,勤勉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学上。在她的率先示范下,全体语文教师都花费大量的精力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坚信学生没有差生,努力做到“促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家庭放心”。

青蓝工程薪火相传。教研组扎实组织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教研组每年举行拜师仪式,签订协议书,规定师徒之间每周互相听课1-2节,师傅对徒弟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把关并听课、评课指导,徒弟主动虚心请教,经常进行思想汇报,总结教学心得,上好一节汇报课。在“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中,在孔祥田、崔国健、吴九国等老同志的帮助下,杨海凤、宋琦、李干、王茜等青年教师很快胜任高中教学,而且受到学生的爱戴。此外,教研组还支持青年教师外出业务进修,增广视野,开拓眼界。目前各年级备课组长大多由年轻教师担任,如朱红艳、杨晓白、孙文静等已经成为教学骨干。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都能胜任高初中的循环教学,学校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能力稳居市内同类学校前列。学校语文教研组,在1998年至2008年被淮安市教育局聘为淮安市高中语文学科基地,一大批青年教师借此机会得以快速成长为享誉市内外的名师。

关爱学生春风化雨。强烈的事业心,正确的学生观,促使着这些老师热爱和尊重学生。可以说,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是清中的一面旗帜。他们经常放弃休息时间,甚至带病为学生补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学校有很多父母离异、单亲或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问题学生”,对此,语文教研组开展“一助一”活动,每位教师至少帮助三名学生,以谈心、家访、资助等方式给予他们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由于教育教学工作显著,教研组连续15年被评为校先进教研组。

东方风来满眼春。团结而富有朝气的清江中学语文组在语文教学的前沿阵地上锐意进取,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研组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备课组长的定位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