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高中信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3-22 10:55蓝利利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信息

蓝利利

摘要:新課改要求高中信息课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轨道上来,不断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教学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是21世纪信息化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认真分析高中信息课教学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全面提高高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中信息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课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之前的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少高中信息课教师仍秉承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认为信息教师的作用就是对各种常用的办公软件进行介绍,喜欢用 “说明书”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信息课教学。同时,他们认为,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不少学生已经能够使用这些软件了,上课随意讲讲,应付一下就行了。于是,不少教师形成不备课的习惯,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课堂教学实际上处与一种无目标、无定位的混乱状态。

二、原因分析

出现如上问题,主要原因是目前高中信息课不是高考科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多数学校都停留在应付信息会考层面上,有少数学校的学生象征性地参加了信息奥赛等活动。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约束不大,便利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新课改目标的落实成了一句空话。

三、对策

(一)明确教学定位。教育行政职能部门要明确高中信息课教学定位,改变现实教学中高中信息课可能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正综杂科的现状。把信息课列入高考科目,以十分计以高考总分里,达到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中信息课堂教学效果低的现象,改变学校教学随意性大的现实,不断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配合新课标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总目标,在高考相关学科的录取上增加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改变教学的重心只停留在讲解技术上,而是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使教学在课堂教学上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

(二)改进学生评价方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要注意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把评价重点放在于有限的时间内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和想象力上。同时,鼓励学生的同伴、家长参与到课程教学评价之中来,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可以运用电子档案袋对学生进行评价,即为每个学生在服务器上建立文件夹,以学生学号命名,学生通过FTP访问自己的文件夹,将作品、评价、反思放入相关的章节中,从而促使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三)遵循教学规律,上好高中信息课。高中信息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需要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就高中信息课而言,要特别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课要开好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就当前高中生普遍对信息课兴趣不高的现状,导入新课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至关重要。为此,高中信息课教师必须身心长期沉入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善于积累和虚心学习,不断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准与专业素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则说明新课教学的引入工作做到位,课堂教学效果因而有保证。

2.精讲巧练多练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在课堂上,信息课与其他课程一样,也应遵循精讲巧练多练的原则,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时间,对于那些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内容更应如此。“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教师授予学生一定的方法和技能之后,要留适当多的时间给学生去实践提高。

3.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教学完相应的知识单元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相应内容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新教材相对于原教材一个很突出的变化是,几乎每个章节尤其是重点章节的“自我检测”中,都会出现“画概念图”这个新题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概念图促进学生进入自主的高效率知识管理状态,便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用“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方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效果。把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融入信息课教学之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操作、实验、参观等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参与式的学习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信息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效果。

3.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因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使学生学从书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并让使之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并在其中获得快乐,不断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立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9期

[2] 重庆开县临江中学 陈实;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思考[N];学知报;2011年

猜你喜欢
高中新课改信息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订阅信息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