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的写作素材,打开习作教学之门

2014-03-22 10:55李彩霞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树叶教学资源习作

李彩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我在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指导写作的方法,指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观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原材料,贴近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感悟,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从而找到写作的突破口和灵感,进行写作。

1.及时抓住并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不仅包括课本、教辅材料、案例、视频、图片、课件等,也包括学校教学中的教师资源、课堂教具、基础设施等,同时也包括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等。只要是跟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人、事、物都可以作为教师可利用、可转化的教学资源。

作为班主任,不仅参与教学活动,而且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所以遇到的教学问题和学生日常问题就多一些,我就不失时机地抓住这样的教学资源进行习作指导。从日常的一次班队会,到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只要能引起学生们共鸣,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2.注重对直观形象和事物的观察和感知。

虽然已是高年级,但作为小学生还是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比如,在进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三《秋天的树叶》的教学时,习作要求是组织学生秋游并观察秋天的树叶,因为条件所限,不能组织学生出去秋游,因此我提前做了布置,让学生中午回家路上或上学时收集树叶,以备下午写作课进行观察。上课的时候,我又领着学生在校园里收集树叶,边收集边给他们讲解树叶的名字,并让他们观察是从什么树上掉下来的。收集完回到班级,我又让他们把收集到的树叶摆在桌子上,先自己观察,我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从哪几方面观察,再在小组内观察交流,最后整理成一篇完整的习作。我发现有的学生写的很棒,如有的学生在习作中写到:假如你吹这片叶子,会吹奏出非常美妙动听的乐曲。这说明学生会观察,而且善于实践,善于动用多种感官观察、感受。还有的学生写到:如果把这片叶子转一转,会转出很美的弧线和轮廓。这说明这个孩子在观察时很会动脑思考,懂得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特征。所以我觉得这次习作指导得很成功,学生写的作文也很出色。

3.让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深刻思考。

有一句话说:创作源于生活。写作是一种最基本的创作,所以写作也是源于生活。任何类型的写作都离不开生活,所以应该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然后进行深刻地思考。

有一天中午,我在中央一套的“今日说法”栏目中看到播出的一期题为《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节目,我深有感触。下午上课时,我就把这期节目跟学生讲了,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强烈的反响。学生们都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同时有的同学也表示了自己的无奈,说出了一些值得人反思的话,并且列举了其他一些类似的事情。最后我进行了总结,告诉同学们道德不能缺失,良心不能缺失,并且把《老人跌倒该不该扶》作为作文题目布置下去。学生写的都很令人欣慰,说出了每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的心声,显示出了新时代小学生的道德风貌。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的习作练习,认为把教材中要求的几个习作写好就行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并不愿意在课堂上花时间动脑筋討论其他他们认为的与教学任务无关的话题内容,更不用说把这些内容作为习作教学训练的素材。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的思想背道而驰的。

4.教师示范习作,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是写作者真性情的流露,而学生作文中真性情的流露往往需要教师的亲自引领示范,也就是教师要写“下水文”。这样能更有效的指导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今年我教完了我的第一届毕业生,在离别之际确实是依依不舍,尤其到了最后的一两个月我几乎是在按天计算着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正好语文课本最后一次习作的要求是以书信形式写写毕业时的师生情、生生情,我想这是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和情感交流的好时机。于是我给学生写了一封信——写给我亲爱的可爱的孩子们。习作课开始了,课堂的气氛变得特别异常,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教室里一片沉寂,学生们好像也感到了离别的伤感,课堂好安静。我给孩子们读我写的信,可是刚一读完题目,我的声音就有些颤抖了,我停了停让自己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会儿,又继续读。读着读着,我听到了抽泣声,我看到有些同学趴在了桌子上,抹着止不住的眼泪,哭声越来越大,教室里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我也几次停了又读,读了又停,真的是太不舍了,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一起度过了四年难忘的时光啊!

离别的伤感依然弥漫,我对孩子们说:“离别之际,毕业之际,你想对老师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下面自己考虑着写一写,写一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写完了习作,我把他们的习作看了一遍,原来孩子们都是这么的优秀,写的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所以习作教学中,教师的动笔和练笔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学生倾听教师的文章时,表现出的是学生与教师的倾心交流和真诚对话,在这种心灵和精神的交流与对话中,学生流露的是真性情,释放的是真感情,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都得到了提升。

叶圣陶曾说:作文自然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下来。因此让学生走进生活,贴近身边的人和事,真实地感知体会,学生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素材,为自己所用,才会有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写出真实的、高水平的习作。

猜你喜欢
树叶教学资源习作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树叶的不同称呼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一片树叶
习作展示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