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环境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及教学对策

2014-03-22 10:55张朝磊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言环境个性写作

张朝磊

摘要:环境影响人,环境也塑造人。不良的语言环境对学生写作的影响非常大:专制的语言环境,会让学生写出苍白的作文;虚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写出虚假的作文;“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写出平庸的作文。针对这种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只有从课堂入手,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写个性作文,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厚积薄发”,才能取得良好的写作效果。

关键词:语言环境;写作;影响;作文;个性

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昔日就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之说。同样,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对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良的语言环境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专制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写出苍白的作文

留心观察当今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不难发现,他们的话语权已几乎被剥夺,他们已是一个“弱势群体”。你常常可以听见这样一句话:“小孩子别乱讲话。”谈到国家大事,小孩的嘴马上被大人封住,警告不准到外面乱讲,否则要吃大亏;谈到学校,家长只有一句话:“要听老师的”,即使教师的言行有失误,家长也暗示孩子不要议论,否则要吃眼前亏。而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事无巨细大小,一切听众老师。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明明老师有错也不容许学生辩解,就连课堂,也已变成了老师的话永远是正确的“一言堂”。

这样的环境给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提出异议,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逐渐被扼杀。其次,学生从现实的语言环境中感悟到,少说为好,言多必失。所以学生没有强烈的说话愿望,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思维懒惰和阻塞,导致思想贫乏,面对纷繁的世界,只能不知所云,或只能人云亦云。再次,现实让学生得出经验,多讲老师长辈都喜欢听的话语,常常能从中得到实惠,因而学会了讨巧,变成了少年老成。别人要求他讲什么他就讲什么,别人不要他讲什么他就不讲什么。这种现状反映在学生作文中,就是学生动笔前,先要揣摩老师的好恶,尽量找老师喜欢的写,而不是调动自己的积累,通过想象、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虚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写出虚假的作文

我们都生活在虚假的语言环境中。当我们走进商店买东西付钱时,营业员总是怀疑的眼光反复辨别你的钱的真假,而我们也是用同样的眼光检查商品的真假伪劣时,我们深深感到在生活中人们已缺少了信任,处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中。我们已被谎言所包围:有的人向亲戚朋友说谎、向老人小孩说谎,只为谋取自己的利益;有的人以人格尊严担保说谎,只是为了掩盖更大的谎言;有的人打着崇高的幌子说谎,只为了私下卑鄙的交易;有的人扯弥天大谎,明明是亏损,却谎报是赢利;明明是减产却要吹成大丰收,明明是豆腐渣工程,却说成是优质工程……

这样的语言环境,对学生的人格和道德的影响、危害是极大的。

三、“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写出平庸的作文

“多彩”的语言环境主要表现在:其一,用金钱买来快乐。现在的学生已远离了大自然,他们不知道捉知了,打土仗,更不知道用自制的风筝放飞自己的快乐,用自制的手枪别在腰间想象自己当将军的神勇,至于捏泥人,过家家的游戏,对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相反,只要有钱,肯花钱,就可以买到形形色色的高科技玩具,简直唾手可得,而且花样不断翻新,快乐也来的简单和容易了;其二,快餐文化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要想获得知识,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阅读各种书籍,而现在,电影、电视、电脑,VCD、DVD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屏幕前,寻求着感官刺激,不再追求阅读时的想象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更严峻的是,随着通俗文学的泛滥,人们读纯文学作品的时间和机率就更少了;其三,盲目追求时尚,滥用“新生词”。随着网络用语的增多,外来音译词的增多,加上“新人类作家”、“80后作家”的作品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中陡增了许多“新生词”,如“酷”(cool,表示有个性),886(再見了,拜拜),“美眉”(漂亮的女生)等等,还有“帅呆了”“什么东东”,简直满天飞,有不少中学生在作文中东施效颦,并乐此不疲。

不难发现,上述语言环境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弊端,用金钱买来的快乐,不会在学生的身上持续很长时间,他们的体验不深,在种种的玩具背后,只是玩新鲜玩好奇而已。而快餐文化中,电影、电视等媒体给人的影响和书本是不同的,前者直观、形象,具有随意性、即时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可文学作品不同,它潜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在文字提供的情景中,留有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想象,更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文学作品中的优越,正如文学评论家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和电影、电视文化的比较中,更加能显示出来。所以,现在有不少学者表示出这种担忧,影视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人和想象和思维,呼吁人们,尤其是学生要多读书本,特别是多阅读名著。而通俗文学文字的浅显、故事的曲折离奇,则是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在消遣的同时,降低了阅读品位,把人引向平庸。而对“新生词”的追求,是学生赶时髦、思想不成熟的表现,并且有的学生还用在写作当中,不仅词不达义,更影响了作文的整体性的文学美感,表现出一种浮躁浅薄的心态,常常使文章显得幼稚肤浅,文章语言仅有华丽的辞藻,缺少深刻的内涵。

以上这些语言环境给学生写作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是消极的,而要改变这样的大环境,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但作为语文教师在小范围内付出一定努力,这种现状是可以有所改变的,主要的教学对策有:

参考文献:

[1] 陈钱林著《新理念作文》

[2] 何更生著《作文教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语言环境个性写作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