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4-03-22 10:55罗锐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罗锐

摘要:数学最能锻炼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通过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将创新落实到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要求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课堂教学要求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激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有效发挥,老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作为鲜活的创作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并针对老师讲解的内容积极进行思考,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论述。

一、通过数学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生是一个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群体,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已有的结论怀有质疑精神,并且高中生精力旺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老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效进行知识传授,又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四维空间得以有效扩展,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

老师还可以将小组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索的激情,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得以完善,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达到相互启迪的作用,使学生的散发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学生之间开展小组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使得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思考,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创新的前提在于有新的发现,较强的观察力是学生发现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的一种重要品质。如果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那么就很难有效进行创新。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观察能力,才能更好的认识事物,不管是任何领域的新发明,都与观察能力密不可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观察,通观全局,避免片面性。传统教学只有黑板和粉笔,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老师可以将先进的教学仪器等引进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好的开展。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耐心培养。高中数学较强的逻辑性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营造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

较之于古板的教学环境而言,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就是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學生的神经处于放松状态,大脑不受特定框架的束缚,思维定式对学生的影响就会变弱,给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老师的赞赏不仅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还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肯定,使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四、有效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制能力,但是毕竟还处于青春期,难免不能完成既定的学习计划。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借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步伐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四维空间就会变得狭窄,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被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不断发问,那么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为了及时完成任务,不得不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学生会有新的发现,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问题意识”,不断地进行思考与探索,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别,不管是个人特征还是智力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认识,因此,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各不相同。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培养措施。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在指导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情况下,注重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并有效进行创新。而对于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老师应该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在原来的思维基础上不断进步,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如果老师急于求成,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压力,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数学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产生重要作用,数学是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指导,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