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施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之体会

2014-03-25 13:42汤晓美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莲都区茶厂鲜叶

汤晓美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 323000)

茶叶清洁化加工是提高茶产品安全质量的重要内容,当前各地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均高度重视,并纷纷设立项目开展技术攻关。丽水市莲都区自2012年设立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以来,通过对茶叶生产源头、加工环境、加工设备、加工能源、加工过程等开展一系列的清洁化工作,以及加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等,使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在该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该实施项目通过了市有关部门的审查验收。

1 茶叶清洁化加工工作实施效果

莲都区茶产业通过两年来的优化改造,到2013年底全区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共有12家;茶叶初制厂优化改造了15家,全区新购置各种茶叶加工机械450台(套);茶叶清洁化加工企业达到6家,其中丽水绿谷茶叶公司等3家茶厂已通过QS认证,绿谷茶叶公司取得了浙江省示范茶厂的称号。清洁化生产面积2.5万亩,规模2 000农户,增加经济收入1 500万元。

1.1 全面完成初制厂改造

至2013年全区累计投入茶厂改造资金1 100万元,优化改造茶厂累计15座,其中新建茶厂8家,完成项目计划的187.5%。

1.2 形成高标准化示范茶厂

绿谷茶叶公司等3家茶厂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技术改造,已取得QS认证,成为莲都区高标准示范茶厂,绿谷茶叶公司还通过了省示范茶厂验收。

1.3 组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龙头带动产业升级

在茶叶初制厂优化改造过程中,该区组建了丽水春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茶叶产业合作组织8个。加快了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使莲都区茶叶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 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路线

2.1 茶叶基地清洁化

2.1.1 茶叶基地环境清洁化

远离工业“三废”建设基地,禁止城市垃圾进入茶园;防止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对茶叶基地生态环境的污染,采取定期检查等措施,从源头上把好茶叶安全质量关。

2.1.2 茶叶病虫实行无害化治理

一是推广茶园生物综合防控病虫害新技术,防控茶树害虫改用农业措施为主。根据茶树几种主要害虫喜阴湿环境和集中在新叶背面与幼芽上产卵的习性,通过采摘、修剪与台刈相结合的方法,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害虫栖息环境。尤其是采用早春及时采摘茶青的方法,对降低一、二代小绿叶蝉、茶蚜等主要害虫的虫卵数量和虫口密度效果明显,从而有效减轻了此类害虫的危害程度。

二是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昆虫诱捕色板是含有昆虫性信息素的一种诱杀害虫新产品,具有引诱力强、粘捕率高、无毒、无害、无污染等优点。不仅节省农药成本,还能达到无害化治理的目的,让茶叶等农产品成为真正的绿色健康产品。近两年全区共计推广昆虫诱捕色板10万片以上,防治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面积在3 000亩以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并有效地保护了天敌资源与生态环境。

三是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我们与植保部门合作,在全区产茶重点乡村茶园及周边适宜害虫栖息的林地,安装了2 000盏(套)太阳能杀虫灯。该诱虫灯不论天晴下雨,一年四季的夜晚都能发光,诱杀害虫效果良好,茶园主要害虫虫口密度明显下降。

2.2 茶叶加工清洁化

2.2.1 加工环境清洁化

加快实施《食品加工制作许可证制度》,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的要求,对全区茶叶企业进行全面整改,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对条件差的坚定地淘汰,按高标准新建了一批,最终实现了全区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制作卫生条件的标准化。

2.2.2 加工设备清洁化

在重点茶厂引进振动集叶装置和理条、整形干燥机械,全面改造推广智能扁茶制茶机,全区改造旧茶机300台,新购置450台(套),极大地提高了全区制茶自动化水平。

重点增加盛叶摊叶工具竹匾、竹席等,保障鲜叶在阴雨天和盛产期都有足够的摊放工具,而无须摊放在地面上,提高鲜叶摊放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此外,还添置了相应的吸尘装置和洁净卫生制茶器具,提高了厂房的洁净程度。

2.2.3 加工能源清洁化

在全区名优茶制作过程中,现已基本取缔柴火、煤炭等旧能源,全面推广了电能、液化气、沼气等清洁化新能源,减少了煤烟、粉尘的污染。全区推广使用电热制茶的机械已超过800台(套)。

2.2.4 鲜叶采摘过程清洁化

要求采摘工采茶前洗净盛装鲜叶的篮、筐和双手,并保持衣冠整洁。采茶时尽量保持芽叶的新鲜、洁净与完整,不许夹带老叶、蒂头及其它非茶类杂物,严禁捋采与抓采,以免影响茶叶鲜叶的外观与卫生质量。

同时要求采茶运茶必须用干净透气的容器收集盛装鲜叶,一般都要求使用竹制的篓和筐;在此基础上,装运鲜叶做到轻放轻压,筐内鲜叶不许盛装过多、过于紧实,以及免受太阳直射等。实行验收制度,不同质量的鲜叶实行分别摊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2.5 茶叶加工过程清洁化

茶叶采摘前要求对加工车间进行彻底的打扫清洗与消毒,制茶车间的门窗都安装上防尘纱布,以防止煤灰、尘埃飘进车间,污染茶叶;制茶人员进入厂房前要求洗净双手,全面做好身上衣服鞋帽的卫生处理工作。

同时厂内电器一律使用电灯电源设施,杜绝使用煤油、柴油、蜡烛、蚊香之类易污染物品。禁止厂房内吸烟与随地吐痰,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制茶人员双手禁止触摸机械、门窗等不卫生物体。鲜叶不准掉落地面,如有不慎落地的茶叶,一律作脚茶处理。同时对次品、废品茶做好相应的标识,另行堆放,另作处理。

茶厂员工全部进行了加工制作卫生知识培训,持证上岗,按QS认证要求,还对茶叶制作过程进行了全程卫生质量监控管理。

2.3 茶叶包装清洁化

包装纸盒与标签等包装材料严格按照国标《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GB11680-1989),《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137718-1994)的规定进行生产和采购选用,彻底改变了以前用编织袋和布袋包装茶叶产品的习惯;并严格禁止使用杀虫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等化学物品,防止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污染。操作工包装时除保持好衣服鞋帽的整洁外,还一律都要求戴上口罩与手套,避免双手直接接触茶叶。

3 开展茶叶清洁化加工的工作措施

3.1 依据政策,扶持改造

依据《莲都区茶厂优化改造验收标准》,对建成后达标的清洁化茶厂,在创建、改造过程中厂房的维修、新茶机的购置等,制定了相关政策,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在推行茶叶清洁化加工过程中,莲都区茶厂共获上级有关部门的补助包括以奖代补等多达一百多万元。

3.2 提高素质,加强培训

为提高茶农素质和操作技能,结合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对照浙江省地方标准《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的有关内容,通过上技术课、开现场会、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将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传授给茶农。至2013年止,对列入茶叶清洁化加工的示范村(基地),合计培训80课时以上。并进行多次现场指导,全区共发放技术资料1 500份。

3.3 加强茶叶清洁化管理示范基地建设

重点选择了茶叶主产区大港头镇杨山村、肖山村等3个生态条件好、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村庄开展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建设,共计面积4 000亩。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和村级茶青交易市场的建设,在路面硬化、墙壁粉刷与水沟清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茶园与村庄周围环境全部达到清洁化要求。然后通过组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带动全区茶农开展清洁化生产加工。

3.4 抓好示范,以点带面

根据莲都区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目标,2012年以来在全区一些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茶叶重点企业,率先进行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在此基础上,全区又以春秋农产品示范茶厂为典型,通过参观学习,以点带面,推动和促进了全区茶厂优化改造工作的顺利完成。

3.5 加强农药监管

加强对村镇农药销售单位和个人的监督管理,严禁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机磷、有机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茶叶基地中的使用。实行源头控制和产地督查相结合,杜绝各类农业违禁物品进入茶叶基地。

4 存在问题与探讨

绿茶春茶早采可防雾霾,但对乌龙茶、普洱茶、红茶等采芽长度较长的茶类,防雾霾污染的措施还须另行探索和进一步加强。只有认真控制雾霾这一茶叶新污染源,才能更好地达到茶叶生产加工清洁化的目的。

茶叶清洁化加工效益目前大多数体现在名优品牌茶和QS认证中。在现实生产中,茶叶流通数量最大的大众茶如丽水香茶等,在茶叶市场上散装交易,无须品牌和认证,其较高的安全质量无法体现,长期以往会影响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在普通茶中的推广与应用。如何提高具有高安全质量普通茶的经济效益,还须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莲都区茶厂鲜叶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浅析莲都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莲都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云南中茶大事记
熟茶简史
浅谈莲都区乡镇广电站数字电视发展与管理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福海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