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蚕区防病消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03-25 13:42王秋华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蚕病蚕座蚕室

王秋华

(安徽省泾县云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242500)

农村蚕区防病消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王秋华

(安徽省泾县云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242500)

云岭镇是泾县栽桑养蚕大镇,全镇现有桑园面积510hm2,年饲养蚕种7 760盒,产茧量350.72t,蚕茧及综合利用产值1 252.4万元。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对蚕桑这个劳动密集性产业冲击很大,出现了养蚕农户减少,桑园抛荒增多,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下降等问题。近几年来涌现出规模种桑养蚕大户,其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尤其突出的养蚕防病消毒,直接影响盒种产茧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大户的经济效益,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下面就防病消毒工作来谈谈体会。

1 存在的问题

1.1 习惯于“重治轻防”

蚕病的发生相对于多数蚕农来讲是偶然的,但就发病户来讲是必然的。而多数蚕农对家蚕的蚕病的综合防治认识还不够充分,农户的侥幸心理还比较强,忽视养蚕环境消毒,蚕室、蚕具、蚕座和蚕体的消毒也不彻底。蚕期中隔离保护蚕体又不得力,导致病原污染引起蚕病暴发,其结果是大剂量用药,但最终产量还是低下。

1.2 蚕期前后消毒不全面、不彻底

在前期消毒中,蚕室中蚕具很多,容易造成洗消的死角,而且各种蚕具和各个蚕具之间也不容易清洗彻底。农村养蚕泥土地面很多,消毒中陈土不能铲掉,新土没有起到隔离作用,特别是贮桑室的消毒,农户更是容易忽视;一般只拖地面,不清洗天花板、墙角。运输工具根本就不消毒,在回山消毒中不重视蚕沙、蚕蔟的消毒处理;有些农户把用过的草笼当柴火烧,有的就直接把草笼拉到桑园里做肥料,蚕沙在户外暴晒,风一吹,到处飞扬。

1.3 蚕期中消毒不科学,主次不明

在养蚕中,由于蚕桑技干的监督,消毒工作做得还是具有条理性的,但由于养蚕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而农户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消毒难以达到合理化、科学化。其主要表现在:①复配现象严重:经常有人自作主张,将各种蚕药放在一起混用,随意增减消毒药品剂量,使消毒效果适得其反;②不分理由,盲目用药:只要是药就盲目施用,不对症用药,不分时间和药效;③配制不讲科学。1包12.5g的“消特灵”能配5kg的水,而农户却5kg水可能会配上15g的“消特灵”,这不仅造成养蚕成本浪费,而且给家蚕的生理造成影响;④病蚕与健蚕不及时分离,增加了重复感染的机会,引起蚕病暴发。

2 建议

2.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蚕农的业务素质

各乡镇选有养蚕经验,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技干人员常年联系养蚕大户,进行常年培桑、养蚕、消毒等技术指导,利用蚕农空余时间进行短期技术培训,经常与蚕农交流,运用群众化语言把养蚕、防病等要领口语化、形象化。如:食下传染——病从口入,良桑饱食——吃好睡好等。通过通俗形象、雅而不俗的宣传方法让农民接受,以提高蚕农的业务素质和养蚕水平。抓好小蚕共育和小蚕标准化饲养,指导共育户蚕农养好小蚕,逐步引导蚕农向小蚕商品化方向发展。

2.2 确保蚕期前消毒,努力提高消毒效果

根据清洗要求,选择好消毒时间,对蚕室、贮桑室、上蔟室、蚕具等认真清洗,真正实行“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的原则,严防死角。就脓病的多角体为例:病毒多角体主要集中分布在室内地面和院内5m处,其次是门前3m和墙表。在消毒中如果只用1%的漂白粉消毒,只能对蚕室地表、墙表有作用,对土层以下5cm无作用,因此在消毒中必须将蚕室内的蚕具全部搬出洗净,将室内打扫干净,水泥地面要用清水冲刷,泥土地面要铲掉陈土,换上新土,搬进洗净的蚕具,再行消毒,消毒方法要对头,浓度要准确,消毒要全面彻底,保证质量。

2.3 重视蚕期中消毒,保证蚕期安全

2.3.1 定期做好室内消毒

每次除沙之后必须使用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室内地面和室内空间的消毒。蚕沙用废旧的塑料编织袋缝合成大蚕沙袋,经过10~15d高温腐熟,杀灭病原之后,然后作为肥料,以防病原扩散。贮桑室每隔一天要用漂白粉液拖一次地面,运叶工具每天消毒一次。

2.3.2 定期做好蚕座消毒

在收蚁后饷食前均需进行一次蚕体蚕座消毒,薄撒一层“防病一号”,消毒10min后再给桑。发现僵病,应立即拾出病蚕,消毁。蚕座内连续隔回使用防僵粉,早晚使用新鲜石灰粉等干燥材料。蚕室内于中午使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进行喷雾。发现脓病(血液型居多)应尽早拾出病蚕,消毁。如果已流出脓汁、血液,则应用漂白粉液认真清洗,蚕座每天早晚连续使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晴天午间添食1 000单位防细菌病的药液,直至蚕病控制。

2.3.3 规范养蚕操作技术,防止蚕儿中毒

在农村养蚕区,农户的住居区和养蚕区是在一起的,夏天用灭蚊剂、蚊香的机会很多,蚕儿中毒的风险增大。另外,农民给桑叶喷施药剂的喷雾器也是一机多用的,往往也会造成蚕儿中毒。

2.4 强调蚕期后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扩散

2.4.1 蔟具消毒

在农村目前用蔟草笼居多,方格蔟少数。对于草笼使用后一定要消除、烧毁,以防病原传播。对于方格蔟等连续使用的蔟具应该去丝除杂,经认真消毒后,妥善保管。

2.4.2 做好残余物的集中收缴和蚕具毛消

养蚕点的残余茧壳、死蚕应一起集中挖坑深埋,稻草及残余物应烧毁。采茧结束后的蚕具、蚕座等应清洗、曝晒、毛消一次。

猜你喜欢
蚕病蚕座蚕室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夏秋养蚕有三早
沼气养蚕的技术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