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育学教学模型设计

2014-03-29 07:52李艳丽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育学自学交流

李艳丽

(长春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1)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育学教学模型设计

李艳丽

(长春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1)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而且对大学教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教育学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结合教育学的特点,提出教育学教学的基本流程,构建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教育学;教学模型

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未来小学教师的教育素质。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学一直秉承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存在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急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育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学是改革教育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通常也被译成“颠倒课堂”或者“反转课堂”,这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该校的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两位化学老师为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将带有讲解声音和 PPT 演示文稿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的广泛关注。

国外学者将翻转课堂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老师将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录成视频,并将其与相关的学习资料一起上传到网络,供学生自学。学生将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总结并归纳出指导要点。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自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协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翻转课堂是教学理念的深刻变革,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生本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课前自学和课堂探究构成。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是由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或者实践来完成的;而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是借助信息技术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学生的协助而完成,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讲授加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自学加课堂探究。

随着教学过程的翻转,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由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学生由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者。

二、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根据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教育学的教学实际,构建出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这个教学模型以任务驱动为手段,由课前自学、课内合作交流、课后拓展三个部分组成,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知识探究、互动交流、评价反思、拓展提高”六个环节。

(一)课前自学模块设计

翻转课堂的教学真正实现了“生本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作为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教学准备并组织学生自学。因此,课前自学模块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知识探究三个环节。

1.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习活动进行之前,教师要先确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并且要指导学生自觉地将学习目标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始终,保证最终获得学习效果。

学习目标主要包括学生要学会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要形成的基本教育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确定时,目标表述要简明扼要,并且要注意全面完整,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既要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发掘知识内容里面渗透的情感因素,指导学生自觉提高思想素质。

2.明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的学生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学生在了解学习目标之后,还要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使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会不断增强,逐步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

根据教育学内容性质的不同,可以确定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知识性的内容可以采用设计知识结构图、撰写小论文、开辩论会、组织知识竞赛等形式;技能或操作性的内容可以采用设计调查表、设计活动方案、进行案例分析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模拟教学或撰写教育(教学)方案、情景表演、制作教育活动的操作步骤图等形式。

3.知识探究

知识探究环节是指为学生提供课前基本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必要的理论解析及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库预习教育学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教学资源库可以包括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义、PPT演示文稿、视频资料等。这些教学资源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案例材料、实践资料等。学生自学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资源,比如利用互联网上的文本、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具有趣味性的资源来体现知识的运用。这些资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学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室、QQ群、讨论组等多种网络交流工具互相探究,互相解答疑难,实现互动交流。

课前,学生通过以上三个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内容,基本理解和掌握主要学习内容,为课内的知识内化和运用奠定基础。

(二)课内合作交流模块设计

翻转课堂的教育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互动交流为主,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充分体现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内合作交流模块包括互动交流和评价反思两个环节。

1.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是六个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占有和应用,进行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对于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究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为进一步合作交流扫除障碍。其次,学生合作互动,进行知识运用训练,完成学习任务。

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层层递进式的训练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拘泥于学习任务的桎梏,独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个过程包括以下五步:

第一,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学习任务,确定研究课题。在这个步骤中,要确定小组成员,明确成员分工,选定研究课题。第二,搜集相关资料,开展合作研讨。这个步骤要根据已经确定的研究课题,围绕研究内容和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第三,根据研讨结果,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给出与学习任务完成相关的提示或要求,对于比较难的任务,也可以提供参考实例。第四,成果交流。每组选派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相互评价。第五,参考同学提出的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学习成果。

2.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评价反思可以针对整节课的学习效果内进行整体反思,也可以针对学习内容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反思。通过评价反思的环节,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梳理,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掌握,巩固学习效果。

课内,学生通过以上两个环节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后拓展模块设计

课后,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在知识探究之外需要了解的知识领域,以拓展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个性化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拓展的环节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深入,把教学问题引向实践,使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三、结语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教育学的教学研究也产生重要影响,它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科性质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会不断修改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和完美。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 (1):58-64.

[3]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8-86.

[4]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Design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LI Yan-li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1, China)

The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mode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mode not only greatly promoted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t also for university teaching also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edagogy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verse of classroom teaching idea,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subje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basic flow of pedagogy teaching, and constructed pedagogy to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flipped classroom; pedagogy; the teaching model

2013-04-19

李艳丽(197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研究。

G40

A

2095-7602(2014)05-0182-03

猜你喜欢
教育学自学交流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