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护理措施及体会

2014-03-30 17:38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手法疗法小儿

刘 东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 100013)

小儿捏脊护理措施及体会

刘 东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 100013)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通过提、捏等操作组成的复合外治手法,可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疗效确切,绿色安全。通过观察我院小儿捏脊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患儿,发现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帮助捏脊过程顺利完成,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了小儿捏脊的护理经验、注意事项及心得体会。

小儿;捏脊疗法;护理措施;体会

捏脊疗法是一种采用捏、提为主要手法,作用于脊背部位,具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培本固元等功效的一种按摩手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该治法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文献报道其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85种疾病中被广泛使用[1-3]。本文从护理角度,总结我院小儿捏脊门诊护理经验及其注意事项,冀求抛砖引玉,为该法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总结并观察我院2012年4月-2012年10月期间,在小儿捏脊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患儿,男51例,女46例,年龄在4个月到14岁之间,平均年龄(7.5±1.3)岁。其中小儿厌食症61例,占62.9%;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2例,占12.4%;小儿腹泻8例,占8.2%;小儿遗尿4例,占4.1%;小儿夜啼3例,3.1%;正常儿童9例,占9.3%。

1.2 捏脊方法

1.2.1 操作步骤 在捏脊前,对患儿虚实情况进行一个准确判定,以确定手法程度。实证采用泻法,手法要求重,并且持续时间长;虚证主张补法,手法要求轻,持续时间短。所有患儿采用我院小儿捏脊门诊常规手法治疗如下:(1)做好准备工作,整理好按摩床,打开烤灯,准备捏脊油或滑石粉。(2)医者双手清洁并消毒,检查患者身上有无皮肤破损之处,在操作部位外抹润滑剂。(3)掌空拍打督脉及膀胱经3遍,推督脉及膀胱经9遍,持续时间约1 min。(4)采用“捏五提一”的手法捏脊6或9遍(对于初次捏积者3遍即可),以皮肤潮红为佳,持续时间约5 min。(5)选择性点按、掌揉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肾俞、命门俞、命门、中脘、气海、天枢、关元、中极等穴位,耗时约3 min。(6)推督脉及膀胱经3遍,按揉命门穴,约1 min。以7 d为1个疗程,7 d中连续5次捏脊,每天1次,于固定时间进行,5 d后休息2 d。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2.2 注意事项 (1)术者治疗前要注意自身卫生,洗手并修剪指甲,不要戴戒指一类的装饰物,以免擦伤患者皮肤,尤其是患儿皮肤娇嫩,更易受伤;(2)操作时尽量向上提拉皮肤,术者拇指和食、中指对捏皮下组织,根据年龄和患者的反应情况,尽量采用最佳的刺激强度;(3)捏脊时要用指面着力,不能以指端着力挤捏,更不能将皮肤拧转,或用指甲掐压肌肤,否则容易产生疼痛;(4)术者肩、肘关节要放松,腕指关节的活动要灵活、协调,捏脊手法要轻灵柔巧,切忌沉滞僵硬;(5)操作时既要有节律性,又要有连贯性;操作时间的长短和手法强度的轻重及挤捏面积的大小要适中,用力要均匀;捏脊时皮肤厚薄松紧要适中,捏的皮肤太厚过紧,患者感到疼痛而且不易向前推进,捏的皮肤太慢太松,皮肤易从手中滑脱,捏不起来,容易影响疗效;(6)捏脊手法的补泻是通过所捏皮肤的厚薄,指力的轻重以及捏脊速度的快慢来体现,捏的皮肤薄,指力轻,捏脊速度慢,捏的次数少,遍数又少,是为补,反之则为泻;(7)向前推进移动时需做直线运动,不得弯曲;(8)施术时当注意观察患儿全身情况,若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甚则大汗淋漓者应该立即停止操作,放平休息,给予患儿温开水饮用;(9)体质较差的患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

1.3 护理措施

1.3.1 心理护理 多数患儿为独生子女,溺爱、娇宠等使得患儿心理多不成熟,畏惧新环境,拒绝医护人员,少数患儿一见到穿白衣者便哭闹不止。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患儿稍有不适,甚至哭闹时,家长便无所适从。因此,诊室可以布置相关小贴画,使得诊室温馨、可爱,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并且在治疗前,医护人员应该做好医患沟通,明确跟家长及患儿就捏脊目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做好解释,告知该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捏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的与家长和小孩语言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对捏脊之前或之后良好配合捏脊者,适当给予语言褒奖及小奖品加以鼓励,以保证下次捏脊能够顺利进行。

1.3.2 一般护理 捏脊尽可能的放在上午空腹进行,防止小儿进食后因哭闹而发生呕吐现象。床位应避开室内的桌边、床角,以防孩子因哭闹而发生撞伤。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0℃,捏脊施术者手不能太凉,双手搓热后再实施手法。在冬天,应该开烤灯照射捏脊部位,避免患儿着凉。患儿在术前应腰带松解,露出整个背部,体位要求自然、舒适。捏脊前,应用温热毛巾擦背,在捏脊部位涂上捏脊油,以减轻捏脊时手对皮肤的摩擦,并用双手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捏脊时,用力适度,不要过重,注意患儿的呼吸,特别是婴幼儿更应加倍小心。捏脊以皮肤潮红者为佳,不追求在捏脊的过程中有响声,手法应该适中,过犹不及。

2 结果

97例患儿均良好完成所有捏脊疗程,无一出现皮肤红肿、溃破、惊吓、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患儿在接受捏脊治疗的第1、2次,过程中略有疼痛,之后缓解。多数家长及患儿能良好接受捏脊疗法,并在治疗过程中学习此手法,回家予以患儿治疗。在完成疗程后,经过前后症状评分比较,96.6%的患儿在食欲、睡眠、出汗、大小便及呼吸道感染等方面均有所改善。

3 体会

捏脊疗法是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的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刺激背部皮部,而传导于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等,进而与各经脉五脏六腑发生联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主要机制是通过调节经络,从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具有加强正气、治病求本、治疗未病、内病外治等作用特点。

捏脊疗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适用病症广泛,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当患儿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禁用:背部有破损、水肿、红肿、炎症感染、开放性创伤者;紫癜、出血性疾病者;严重心脏病者;高热惊厥者;严重肾脏病者;椎体肿瘤、结核、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者;急腹症需手术者;精神不正常不能与术者配合治疗者;感染者;3个月以下的婴儿等。捏脊过程中如遇有晕厥、皮破者均应该及时处理。患儿精神紧张,体质虚弱,或过度疲劳,饥饱过度,或者是患儿皮肤过于敏感均可以造成晕厥。表现为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出、心慌气促,甚至晕厥时,应该立即停止操作,迅速将患儿平卧,掐人中、十宣等穴,口服温糖水,一般可很快恢复。由于小儿皮肤娇嫩,易于抓破,可造成皮损或皮下出血,出现皮肤青紫、瘀点等现象,若皮肤抓破可局部消毒,外贴创可贴,愈后再继续治疗。

良好的捏脊手法很关键,但是精心的护理亦是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优质的护理是良好的开端,更是获得家长及患儿的信任的保证。确保无菌及温馨的环境,能够获取良好的心情,营造合适的氛围,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恰当的沟通,能够消除家属的疑虑,增进理解,缓解患儿的紧张,能够减少哭闹,防止患儿晕厥及拒绝引起的破皮等现象的发生。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爱心及耐心,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烦。应该换位思考,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活动,多沟通,多安慰。对于家长要强调捏脊的好处及安全性,对于患儿可以给予充分的鼓励及适当的奖励,或者说服家长给予患儿相应奖励。总之,优质而温馨的护理,能够获取患儿的喜欢,改善患儿的捏脊依从性,进而提高捏脊的临床疗效。

[1]梁忠培,崔 瑾,龙奉玺.捏脊疗法古代运用探析[J].光明中医,2011,26(5):983-985.

[2]冯燕华,姜晓兰,罗兴文.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现状分析[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0,31(5):71-72.

[3]柏莉娟,邰先桃,熊 磊.小儿捏脊疗法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导引,2009,25(12):42-43.

(本文编辑 匡静之)

Experience in Pediatric Chiropractic Care Measures

LIU Dong
(Beijing He Ping Li Hospital,Beijing 100013,China)

Pediatric chiropractictherapy is akind of compound treatmentmethod by extraction,pinch operation,which can treat the diseases of digestive system and respiratory system,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s exact,green and safe.In this paper,the data from the chiropractic clinic was summarized,and it proved that good nursing can help the chiropractic process completed successfully,and receive good curative effect.

children;pediatric chiropractic;nursing measures;experience of care

R473.72

B

10.3969/j.issn.1674-070X.2014.08.015.053.03

2014-04-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1]42;北京市金桥工程种子资金资助项目(20130531096);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项目。

刘 东,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小儿生长发育。

·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手法疗法小儿
层递手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七步洗手法
小儿涵之三事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