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络学视角探析络脉的内涵

2014-04-05 13:15英刘思聪
世界中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络病刺络络脉

海 英刘思聪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学科研究——络病学

以经络学视角探析络脉的内涵

海 英1刘思聪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络脉是经络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整理文献的角度,以针灸学为切入点探析络脉的内涵,明确其概念、结构分类、分布循行、络病病理变化及针灸治疗。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络病治疗疗效、推动络病发展。

络脉;针灸;刺络放血;缪刺

经络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说:“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及之,亦缺典也”,历代医家多重视经脉的研究,而对络脉的研究较少。随着络脉理论及络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关于络的内涵及外延的研究日趋进展,络的涵义应最早起源于针灸学,因此想从经络学角度进一步明晰络的含义和外延,从而丰富络病理论,指导临床络病的治疗。

1 络脉的概念

“络”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络者,絮也。”可理解为细小弥散之意。《广雅》中解释:“络者,缠也。”又有网络沟通的意义。在医学上,络脉的首次提出是在《黄帝内经》中,其络脉描述为经脉向外的分支。例如《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黄帝内经》中对络脉的概念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广义的络脉:是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内络脏腑、外联肢节,循行表里,沟通机体内外,保障脏腑气血灌注的功能性网络。狭义的络脉:是从经脉主干络穴处横别出的,较为粗大的十五络脉,包括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1]。

2 络脉的结构及分类

络脉的分布结构:《黄帝内经》中将络脉结构描述为从经脉横出之后逐渐逐层细化,呈树样网状分布,分为十五别络、浮络、孙络[2]。

2.1 十五别络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明确指出人体拥有十五条络脉,这是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的第一种层次。在《灵枢·经脉》中称为十五络脉为“大络”例如“脾之大络”“胃之大络”。而《灵枢·本输第二》中提到“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又将十五络脉称为“十五别络”。《针灸集成》提出:“十五络之络,乃阴经别走阳经,阳经别走阴经,而横贯两经之间,所谓支而横者为络是也。”认为十五别络是走行于阴经和阳经之间,也由此得出别络可沟通阴阳经气,调节脏腑阴阳。

2.2 浮络 《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中将络脉中浮行浅表的部位的称为浮络,吴崑注:“浮络,浮于皮部之络。”

2.3 孙络 络脉最细小的分支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王冰注:“孙络,小络也,谓络之支别者”。故孙络也称小络,小络一词出于《灵枢·四时气第十九》,小络与大络相对而言。张介宾所说:“凡人遍体细脉,即皆肤腠之孙络也。”

3 络脉的分类

《黄帝内经》中虽并未对络脉进行具体分类,但是对络脉结构、功能有形象细致的描述,现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络脉归纳为一下两种分类。

3.1 从表里分类 阴络、阳络:《素问·经络论》中提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明朝的张介宾在《类经·脉色类》中对此进行了解释“若单以络脉为言,则又有大络孙络,在内在外之别。深而在内者是为阴络,阴络近经,色则应之,故分五行以配五脏而色有常也。浅而在外者,是为阳络,阳络浮显。色不应经,故随四时之气以为进退,而变无常也。观《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其义可知。阴络是在内在里的,靠近经脉,所谓“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以此阴络颜色固定不变,当阴络伤时,其血向内溢,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便血》载有“阴络即脏腑隶下之络”;阳络为在外在表的络脉,因其靠近体表,可感受外界的影响,故颜色有变化不固定,当阳络伤时其血外溢。由此可知浮络属于阳络。

也有医家认为阴络阳络为阴跷、阳跷之络。如《八十一难经》:“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故终有十五焉。”

3.2 从气血功能分类 气络、血络:内经中提出了血络的概念,《黄帝内经·血络论》曰:“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后世很多医家对血络都有自己的诠释,以两种理论为主: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血络论》说:“血络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血气有所留积,则失其外内出入之机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虚实补泻》中对血络注解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病。(刺去血脉,遂无令恶血入经中,故无血邪微病也。)”在此理论基础上也推动了刺络放血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西医的理论进入中国,影响了中医家对中医概念的理解,清代叶霖的《难经正义》“若夫卫气,取卫护于外之义,经脉中之血气,由脉管之尾,出诸气街,入微丝血管(经谓孙络者是也).......散布遍体,渐并渐粗,而接入回血管(经谓络脉者是也)之尾,血入回血管,内而脏腑,外而经脉并脉管,交相逆顺而行”。总结上面医家的理论,血络,即皮肤浅表视而可见的络脉,此又指皮肤浅层有瘀血阻滞的络脉。到了清代将络脉比作血管,将孙络比作毛细血管,虽片面,确也是络脉研究上的一项创新。是古代中医与西医相借鉴相融合的的一次创新之举。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络与血络相伴而行,共同构成气血运行的载体。张介宾在《类经四卷·藏象类》提出“经脉深而属阴,络脉浅而属阳……血脉在中,气络在外。”提出了气络的概念,指明了气络是相对血脉而言运行外之阳络,与血络相辅相成完善其“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功能。

4 络脉的分布与循行

《黄帝内经》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而道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灵枢·经脉》曰:“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需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入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5 络脉病变的病理变化

络脉发生病变故称络病,《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是故虚邪之中入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病时痛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麇。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不去,息而成积。”此段论述虚邪由皮肤—孙络—络脉—经脉—输脉—伏冲之脉—肠胃—肠胃之募原的传变规律。《素问·举痛论第三十九篇》:“寒气克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论述了外邪侵袭络脉可致络脉绌急、络脉损伤、络脉瘀阻及络邪传经等病理改变。

6 络病的针灸治疗

因络的特殊的结构特征,其由无数细小分支遍布全身,可沟通脏腑,连接表里可知络病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络病的内涵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疾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络病的外延同时包括导致络脉病变的治病因素及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3]。络病的治疗也有其独特之处。叶天士提出“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尤其在针灸方面的治疗更应加以重视,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为刺络放血和缪刺。

6.1 刺络放血 刺络放血是用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此为针灸治疗疾病的总则,刺络放血则承袭针灸治疗原则。《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其出血,以见通之。”指出孙络病,尤其是孙络闭塞不通引起的疾病,可使用刺络放血法,选择患者体表的血络放血,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现代应用这些理论治疗皮肤病,如:丹毒、带状疱疹等等[4]。《灵枢·经脉》“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采用刺络放血法可行气活血,调节阴阳,防止疾病“发为痹”,说明刺络放血既可以治疗疾病,又可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体现了“治未病”的中医特色。《灵枢·寿夭刚柔》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对于久病入络,络道瘀滞者,刺之有祛其瘀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显效。以上都是关于刺络放血治疗疾病的记载。可见刺络放血经历了历史的选择而应用至今,确有其治疗上的独特之处。

6.2 缪刺 缪刺法是根据经络有左右交汇的循行流注原理,而采取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针刺方法,是关于络病的另一特色治疗。《素问·缪刺论》提出“何谓缪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其中指出疾病的传化规律是皮毛,到孙脉,到络脉,到脏腑。当邪客孙络导致孙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病时,称之为奇病,可采用缪刺方法。对于络病中缪刺的使用条件《素问·缪刺论》中也有说明:“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循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刺缪刺之数也。”《素问·调经论》:“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缪刺的两个条件即为:一是痛证,二是从切脉诊断无经脉疾病。现代临床将缪刺法广泛应用与于神经炎、肩手综合征[5]等等疾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综上所述,络脉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络病的治疗,对于现代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目前络病学说的针灸临床应用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故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分析络脉、刺络,发挥络脉对人体完整网络覆盖的优势,重视研究络病学说与针灸临床的联系,建立更完善的治疗方案。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及改善针灸发展上重经轻络的问题。

[1]刘春援,薛小虎,高丹,等.《内经》论络病[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9-11.

[2]李清,闫晓天,吴鸿洲.络病学说探析[J].河南中医,2008,28(11):12-14.

[3]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0.

[4]李树香.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述评[J].中医学报,2012,27(6):778-780.

[5]刘迪,翟佳丽,邱玲.缪刺的临床应用概述[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6):79-80.

(2014-02-26收稿 责任编辑:徐颖)

Exploration of Connotation of Collaterals from the Aspect of Meridian Theory

Haiying,Liu Sicong
(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to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China;2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China)

Collatera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ridian system.By reviewing literature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collater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upuncture to clearly indicate the collaterals' concept,structure categories,distribution on body,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acupuncture treatment field.It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teral pathology and meanwhile improve its clinical therapy standard accordingly.

Collaterals;Acupuncture;Bloodletting;Contralateral puncture

R224.1;R246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4.04.038

海英,主任医师,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

猜你喜欢
络病刺络络脉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络病理论”从瘀论治中风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结肠络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