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交通警示语的接受美学分析
——以衡阳市为例

2014-04-06 08:06王东山
关键词:警示语美学交通

王东山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交通警示语的接受美学分析
——以衡阳市为例

王东山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交通警示语不仅发挥着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作用,而且反映了管理者的文化素养、管理理念及城市的文明程度。本文分析了衡阳市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交通警示语特色,并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审美经验、空白召唤等视角剖析了部分案例。文章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交通警示语减少了严肃刻板的警示口吻,增加了亲民关怀的温馨措辞,迎合了管理对象的心理期待,能更有效地发挥交通管理作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交通警示语;语言特色;接受美学

一、引言

交通管理部门在公路两旁悬挂了很多交通警示语,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举措由来已久,然而当前的交通警示语呈现出诸多特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衡阳市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交通警示语,接着从接受美学视角对典型的交通警示语进行了评价。最后,本文指出交通警示语的创作既应体现维护交通安全的宗旨,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又应迎合管理对象的接受心理以及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研究对象及语料的收集

2003年,衡阳市委市政府发出创建文明雁城,构建和谐衡阳的号召。全市人民以满腔热情积参与这项活动中。交通安全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机动车辆特别是私家车急剧增多、司机驾车技能和个人素养参差不齐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酒后驾车屡见不鲜,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一方面,交通警示语无疑发挥着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促进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交通警示语无形中反映了管理者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及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如沈晓静所言(1999,6:52):“交通警示语能发映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社会成员的‘能力和习惯’,反映出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明程度,体现政府、管理层以及公民间的关系,以及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文内涵。它的变化是探索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奥秘的窗口。”交通警示语对于以旅游业和湖湘文化闻名的衡阳市而言则更为重要。

交通警示语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广义的交通警示语包括交通管理部门对司机、行人等话语受众的公开告示,也包括车主自己创作的警醒性言语,具有提示、指示和警示的功能。狭义的交通警示语主要指由交通管理部门创作的旨在维护交通安全的警示性话语。潘晶安等(2002:2)将其定义为“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配合交通安全、交通管理工作而制作的宣传警示句、标语和口号”。

国内外鲜有关于交通警示语的研究。潘晶安等(2002:2)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探讨了交通警示语的设计;宋颖桃(2008)从语言文字规范角度谈论了警示性言语存在的问题;任荣(2008)分析了交通警示语在社会语境中的特点和规范,评析了交通警示语的人际功能,及其与构建和谐社会语境的关联。此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汽车尾部警示语的特点及其翻译,如张宏(2007)指出警示语英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障警示语翻译质量的两种措施;钟晓红(2010)提出了关于警示语汉译英的几点思考和相应的翻译方法;王璐(2011)分析了交通警示语的特点,并从概念整合及关联理论角度研究了汽车尾部警示语的推理和解读等。然而这些研究都没有从接受美学、构建和谐社会及创建文明城市等角度展开。本文主要研究狭义的交通警示语,即由交通管理部门创作、体现其管理职能的交通警示语。作者实地调查搜集了衡阳市城区及周边主要交通干道两旁的交通警示语86条,加工并去除重复性的语料。

三、交通警示语的特点

交通警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示性文本,有简明扼要、严谨紧凑;讲究修辞、反衬明显等特点。由于时代主旋律以及管理理念不同,交通警示语今昔区别明显,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一)目标明确、“平安”为主

交通警示语的目的在于唤起公众(尤其是司机)的交通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超载,不违章驾驶,不酒后驾车等,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从而预防、减少甚至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平安”、“安全”是人们出行的基本追求,自然是交通管理部门创作交通警示语的初衷和宗旨。经过统计,在搜集到的86条交通警示语中,有67%,即58条交通警示语中含有“平安”、“安全”等字眼,如“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安全与守法同在、事故与违法相随”、“维护交通安全、关爱生命久远”、“驾车莫贪酒、平安幸福到永久”等。此类交通警示语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由交通警示语目的决定,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交通管理部门也正积极改变姿态。交通管理部门对司机和行人无论是提要求,还是讲道理,不再摆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姿态,而是将自己置于与被管理者平等的地位。把命令式的说教变成了关爱式的交流,与被管理者的心实现了“零距离的接触”。反观现实生活中,有些管理人员在群众面前总是居高临下,开口便用命令的语气训诫人,对待群众态度粗暴简单,管理方法生硬,非“吓”即“罚”。这样无形地拉开了干群间的距离,还容易引起矛盾激化,甚至诱发事故与案件。“平平安安是福”、“驾车莫贪酒、平安幸福到永久”等温馨、亲民关怀的措辞逐渐取代了以往“严禁疲劳驾驶”、“严禁酒后驾车”等严肃刻板的禁令性语言。这鲜明地反映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主旋律。

(三)简明扼要、严谨紧凑

交通警示语属于公示语的一种。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交通警示语具有结构经济、言简意赅的显著特征。设想在汽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加之司机赶路心切,他们能把一长串累赘的话语看完吗?从所搜集的交通警示语中,我们发现多以五言、七言句呈现,最长的一则也仅有八字对仗句。这符合汽车快速行驶的事实和驾驶员的焦躁心理。此外交通警示语还讲究结构严谨紧凑、整齐划一、简单明快、铿锵有力、富于声韵等特点,读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讲究修辞、柔中带刚

交通警示语大都讲究修辞,富有审美效果。常常使用双关、对偶、比喻、借代、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节奏分明、声韵和谐、富有乐感、给人以美的感观享受,进而达到移情效果,从而实现其语用呼唤功能。交通警示语讲究词句整齐对仗、音韵和谐。重视凝练概括,渲染烘托、喜用抽象、铺张的比喻、套语和诗词成语,大量使用均衡对称的并列结构,常有夸大、拔高、煽情的倾向。(潘立等,2009:466~468)其中交通警示语侧重采用对仗句式和尾韵风格,有优美的节奏感,如“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采用对仗的形式,产生明显的反衬效果。而“系上安全带、平安无意外”、“驾车莫贪酒、平安幸福到永久”等则注重尾韵,追求音美的效果,以温馨的方式委婉表达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刚性要求。

(五)幽默风趣、回味无穷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品位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停留在物质上的享受,更憧憬精神上的满足。诸如命令、严禁、罚款、警告的词汇越来越少见,含蓄、委婉、幽默等极富文采的交通警示语逐渐增多,这些特色正迎合了这一需求。它们具有人文色彩,语言得体,又有效地实现了警示功能。如果交通警示语老套、生硬,难以打动读者,起不到教育作用。倘若仍然使用“严禁酒后驾驶”、“严禁超速驾驶,违者罚款***元”、“禁止乱停车”等公式化、硬梆梆的交通警示语,这种命令式的口气容易引起司机的反感。合理设置交通警示语能在司机、行人中引起共鸣,使交通参与者做到“入眼、入脑、入心”。“时速超70公里请到医院休息”、“朋友请开慢点,附近没有医院”等交通警示语极具幽默,温柔体贴的语气渗透着人文关怀,让人记忆深刻。

四、交通警示语的接受美学分析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的德国康士坦茨大学,它以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布拉格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及德国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等为理论基础,是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其杰出代表有尧斯和伊塞尔。通过对以往文艺理论的考察和反思,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传统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割断了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读者能动参与的能力和作用。接受美学特别强调让读者参与到作品中来,充分发挥读者作为主体的能动性,读者绝不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因素。(石开斌,2010:124~127)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没有读者,文本永远只能是文本,永远不能成其为有意义的文学作品。接受美学的贡献在于反对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丁志斌,2008:66~68)

(二)交通警示语的接受美学分析

交通警示语属于一种感染性的公示文本。莱思指出,感染性文本旨在感染或者说服读者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以读者和效果为导向,其语言形式通常具有对话的性质,其关注点是信息的接受者,侧重于感染的作用。(文永超,2011:141~144)从接受美学视角看,作为感染性文本的交通警示语若要能达到其目的,就要考虑读者(司机与行人)的心理期待。交通警示语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作品,其读者是广大民众——司机和行人,它的创作既应以维护交通安全为宗旨,体现交通管理部门的文化素养执行其管理职能,也应迎合管理对象的心理期待。激活受话者的认知理解,留下空间让受话者进行认知推理。下文将从期待视野、审美经验、空白召唤等视角(石开斌,2010:124~127)分析部分交通警示语的魅力和瑕疵:

1.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没有它,任何作品的阅读都将不可能进行。从作品来看,它总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也即唤起一种期待。”(石开斌,2010:124~127)对于司机而言,驾驶是一种辛苦且带风险的活动。在外奔波忙碌、旅途疲劳,他们最基本的心理期待就是平安到达目的地。因而交通警示语在强调交通法规时,应迎合司机的心理期待。如“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驾车莫贪酒、平安幸福到永久”、“平平安安是福”等用 “平安”、“安全”激起司机的共鸣,送上温馨的祝福,让人听起来觉得亲切,具有语用移情作用,人们感受到交管部门倾注的爱心、关心和诚心,从而提高话语的可接受性与说服力。然而“严禁泊车,违者罚款”、“严禁酒后驾车,违者处以***元罚款或行政拘留”等运用 “严禁”、“禁止”、“不准”、“不得”等不顾受众心理的词汇,语气过于生硬,缺乏人文关怀,而且带有经济处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尽管使用“请”字,但警示的语气并未减弱或消失。(刘磊,2013:141~145)再如“酒是迷魂汤、醉驾必遭殃”、“疲劳驾驶酿事故”、”强灯耀眼遭祸殃”、“酒后驾驶活受罪、就算不死也残废”、“酒肉穿肠过,开车易闯祸”等包含“死伤”、“事故”、“灾难”、“祸殃”等不吉利的字眼,虽为警醒,却更似诅咒,容易引起司机反感。

2.“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石开斌,2010:124~127)交通警示语“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儿行千里母担忧,遵章驾驶无忧愁”、“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等巧妙地运用了尾韵、对偶等修辞格,产生语音美和形式美。考虑了读者的接受习惯、审美习惯,动之以情的同时,晓之以理,更能实现其感染、说服的功能。潘京安等(2002)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认为交通宣传语的设计需要彰显公众意识,体现服务宗旨;体现人文关怀,强调人本思想;注重修辞炼句,讲求审美情趣。“严禁泊车,违者罚款”、“严禁酒后驾车,违者处以***元罚款或行政拘留”等在表达警示或禁令时运用“严禁”、“禁止”等词汇,语言形式和内容往往过于刻板和教条,不适应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也与个性张扬的社会格格不入。

3.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是通过读者实现的,文本之所以能成为文学作品,是因为它具有结构上的“空白”。所谓空白,是指文本中隐而不露的部分,它们是文本中已实写出部分向读者暗示的东西。这种“空白”存在于文学文本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语言层面和情节结构上。“空白”是文本必备的特质,它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与作者共同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伊瑟尔说:“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城,结果将是当一切都被现成地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厌烦。”(朱立元,2004:70-71)交通警示语“朋友请开慢点,附近没有医院”表现形式委婉含蓄,在语言层面留下空白,能激活读者的认知推理。“喝酒就打的回家吧,咱不差钱”仿拟小品《不差钱》,使警示语气变得诙谐幽默,让篇章解读者更容易接受。而“朋友,开慢点,你爸不是李刚”在语言形式与内容上都没有留白美,而是调侃味过重,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可能挑起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文明城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甚至有损城市形象。

五、结语

交通警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形式,其目的是提醒和警示司机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从而保障交通安全。它们不仅发挥着劝诫功能,而且反映了交通管理者的文化素养、管理作风和管理水平以及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品味。交通警示语反映城市形象的一面镜,是城市的一张重要的名片。交通警示语因其警示目的,固然具有严肃性,但在当前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更应具有时代性,应注意语言文明,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和审美情趣,反映厚重的文化底蕴,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本文系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和谐衡阳背景下交通警示语的多维视角研究”,项目编号:2012D16)

[1]丁志斌.接受美学与中国菜肴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6-68.

[2]刘磊.中德警示语的篇章性对比研究[J].社科纵横,2013,(8):141-145.

[3]潘晶安,周毅.交通警示语设计的社会语言学思考[J].上海公安交通专科学校学报,2002,(2).

[4]潘立等.汉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语用翻译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5):466-468.

[5]任荣.交通警示语在和谐社会语境构建中的人际功能评析[J].语文学刊,2008,(5).

[6]沈晓静.警示语言的社会文化分析[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6):52-55.

[7]石开斌.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的大众文化之审美解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0,(7):124-127.

[8]王璐.汽车尾部警示语的认知语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3).

[9]文永超.文本类型理论与警示公示语的翻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41-144.

[10]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警示语美学交通
盘中的意式美学
繁忙的交通
外婆的美学
“直白”交通警示语不能失于“无度”
小小交通劝导员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警示语汉英翻译
提示语、警示语之辨析
阅读理解三则